纯然理性界限内的宗教(注释本)

纯然理性界限内的宗教(注释本)

作者:[德] 康德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

出版年:2022年2月

ISBN:9787300149479

所属分类:人生哲学

书刊介绍

《纯然理性界限内的宗教(注释本)》内容简介

本书由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教授李秋零主编、主译的《康德著作全集》(9卷本),以普鲁士王家科学院本(通称“科学院版”)为底本,全部直接从德文译出,原文为拉丁文的则直接从拉丁文译出。科学院版《全集》包含了康德生前公开发表的所有著作和文章,并且经过了德文编辑者的详细校勘。中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参考了已有的各种译本,同时也对一些名词、术语提出了自己的独到见解。中译者以其在西方哲学、宗教学、语言学方面的深厚学养,以及十年如一日的苦心孤诣,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可信、可读的康德著作文本,对康德翻译与研究作出了不朽的贡献。
伊曼努尔middot;康德(Immanuel Kant,17241804),启蒙运动时期最重要的思想家之一,德国古典哲学创始人,同时也是一位杰出的天文学家。其前期的自然科学研究成果主要是《一般自然史与天体理论》(1755),其中提出了著名的关于太阳系起源的星云假说。后期的哲学研究成果主要是《纯粹理性批判》(1781)、《实践理性批判》(1788)和《判断力批判》(1790)。>构成了一个完整而严密的先验唯心论体系,给哲学界带来了一场天翻地覆的>(又称>)。李秋零,河南唐河人,1957年生,哲学博士。现任中国人民大学佛教与宗教学理论研究所专职研究员,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香港汉语基督教文化研究所特邀研究员等。主要研究领域为基督教哲学、德国古典哲学。著有《上帝middot;宇宙middot;人》、《德国哲人视野中的历史》、《神光沐浴下的文化再生》等多部专著。译有《康德著作全集》(9卷本),《康德书信百封》、《世界历史与救赎历史》、《社会科学方法论》、《从黑格尔到尼采》、《不合时宜的沉思》、《神学与哲学》等三十余部西方学术名著。在中外学刊发表《中世纪神秘主义神学的难题与出路》、《基督教神秘主义哲学与中国老庄哲学》、《康德论人性根本恶及人的改恶向善》、《康德何以步安瑟尔谟的后尘?》、《神学与文化的互动》、《古希腊哲学解神话的过程及其结果》、《基督教理论化的起因及其结果》、《汉语神学的历史反思》等数十篇论文。

作品目录

科学院版编者导言
第一版序言
第二版序言
第一篇
论恶的原则与善的原则的共居或论人性中的根本恶
第一章:论人的本性中向善的原初禀赋
第二章:论人的本性中趋恶的倾向
第三章:人天生是恶的
第四章:论人的本性中恶的起源
总的附释:论重建向善的原初禀赋的力量
第二篇
论善的原则与恶的原则围绕对人类的统治权所进行的斗争
第一章:论善的原则关于对人的统治权的律法要求
一、善的原则的拟人化了的理念
二、这一理念的客观实在性
三、这一理念的实在性方面的困难及其解决
第二章:论恶的原则在对人类的统治权上
的律法要求和两种原则彼此之间的斗争
总的附释
第三篇
善的原则对恶的原则的胜利与上帝的国在地上的建立
第一章:关于善的原则在尘世建立上帝的国时取得胜利的哲学观念
一、论伦理的自然状态
二、人应该走出伦理的自然状态,以便成为伦理共同体的一个成员
三、一个伦理共同体的概念是关于遵循伦理法则的上帝子民的概念
四、一种上帝子民的理念只能(由人主持而)以一个教会的形式来实行
五、每一个教会的宪章都是从一种历史性的(启示)信仰出发的,这种信仰可以称之为教会信仰,它最好是建立在一部《圣经》的基础之上
六、教会信仰以纯粹的宗教信仰为最高的诠释者
七、教会信仰逐渐地过渡到纯粹的宗教信仰的独自统治,就是接近上帝的国
第二章:关于在地上逐步建立善的原则的统治的历史观念
总的附释
第四篇
论善的原则统治下的事奉和伪事奉,或论宗教与教权制
第一章:论在一般的宗教中事奉上帝
一、作为自然宗教的基督教
二、作为博学的宗教的基督教
第二章:论在一种规章性的宗教中对上帝的伪事奉
一、论宗教妄想的普遍主观根据
二、与宗教妄想相对立的宗教的道德原则
四、宗教事务中良知的引导
总的附释
后记

相关推荐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