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打骂、不宠溺、刚刚好的教养力

不打骂、不宠溺、刚刚好的教养力

作者:郑多多

出版社:天津人民

出版年:2022年2月

ISBN:9787201145792

所属分类:网络科技

书刊介绍

《不打骂、不宠溺、刚刚好的教养力》内容简介

本书通过平和教养与孩子联结,杜绝粗暴教育与过度养育,以情感引导帮助孩子发展自律力、合作力、学习力以及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书中列举了各种现实场景,指导父母将“教养难题”转化为培养技能的机会,将声色俱厉转化为有意义的干预。巧妙地引导家长尊重孩子的感受、设定限制、减少冲突,培养终生受用的能力。
郑多多,本名郑洁婉,从事教育工作十余年,中西结合治疗师、心理咨询师。近年从事教育及健康产业,在全国各地举办了近千场的义务演讲。对家庭教育研究颇深,既有独特的理论指导,实践更有独到的实践经验和见解。

作品目录

前言
辑一
教养,在生活的细节里
孩子的个性,取决于家庭环境
家里硝烟不断,孩子心理凌乱
父母应尽量达成同步的教养认知
大人有矛盾,别在孩子面前解决
谨防“隔代娇惯”把孩子宠坏
理解并倾听孩子,跨越亲子代沟
辑二
培养自己,和培养孩子一样重要
你给了坏影响,自己却不知道
喊破嗓子,不如做个样子
注意!孩子一直在看着你
做孩子心中值得骄傲的父母
用真实的自己与孩子坦诚交往
孩子犯错时,试试反省你自己
小心!你对孩子无意间的心理污染
辑三
孩子成长关键期,放下手中的遥控器
不要做“君主型”家长
逼孩子服从,后患无穷
要孩子“听话”,也许是害他
别用你的期望“绑架”孩子
你越施压,孩子的问题越激化
孩子的事情尽量让孩子做主
不一定上大学才算有出息
孩子的梦想让他自己编织
辑四
用“服之以理”,淘汰棍棒教育
爱孩子,就放下手中的棍子
不放弃斥责,但也别过度斥责
责备孩子,合理把握“严、冷、热”
孩子有不满,让他说出来
孩子有意见,允许他争辩
孩子任性,因势利导才有效
孩子犯了错,用温和的态度点拨
辑五
赏识教育,把爱的信息传递给孩子
你懂赏识,孩子就可能成为天才
得到欣赏,“坏孩子”也能大变样
爱“难看”的孩子才是真正的爱
让孩子感到,他是最幸运的人
就算进步很小,也要及时表扬
赏识教育,也要有规则和原则
别让“物质奖励”使奖励变了味道
辑六
别把孩子当祖宗,敢对孩子说“不”字
过度养育,说是爱,却是害
你越妥协,孩子越得寸进尺
温和不是姑息,小错不能轻视
家里再富,也别“腐败”孩子
挫折教育是孩子不可少的经历
“狠点心”,别给孩子依赖的机会
适当放手,打造孩子的自理能力
辑七
这样跟孩子定规矩,叛逆的孩子也不抗逆
孩子叛逆背后的“小秘密”
解决青春期问题,应以引导为主
不理性责备,只会让孩子更极端
平复孩子的浮躁,要对症下药
你不知道却很有效的“代币法”
灌输契约精神,让孩子懂得规矩
引导反省,让孩子真正知错改错
辑八
了解拖延真因,祛除孩子拖沓的病根
孩子拖延,病根到底在哪儿?
慢孩子从父母的看不惯开始
你说他拖沓,他就拖沓给你看
催促不断,孩子就会心忙手乱
带孩子走出“完美主义”的误区
让孩子懂得,没必要被琐事耽搁
教性格散漫的孩子学会自我管理
训练计划性,让孩子做事有条理
辑九
把孩子放养出去,从小栽培孩子的社交力
指导孩子社交,而不是限制社交
为什么你家的孩子不太受欢迎?
孩子胆小,有社交退缩症怎么办?
爸妈怎么做,不合群的孩子才合群?
别放过孩子的“人际关系敏感期”
言传身教,给孩子融入集体的能力
教会合作力,别让孩子做“独行侠”
辑十
自然学习法,给孩子的未来脑计划
厌学,是不是都是孩子的问题?
为啥孩子会偏科,孩子偏科怎么办
引导孩子努力,也要允许孩子休息
培养学习力,让孩子自己“会学习”
激发学习兴趣,孩子才能坚持学习
别让古板教育,扼杀孩子的好奇心
允许异想天开,培养孩子的创造性思维

相关推荐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