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意义远不止在科学领域——走近爱因斯坦
傅国涌
爱因斯坦在祝贺印度“圣雄”甘地70岁生日时说过一句话:“后世的人可能不会相信,世界上曾经走过这样一个人。”随着时光的不断流逝,以后的人们或许也越来越难以相信,上个世纪曾有过一个叫做爱因斯坦的巨人,一个开创了物理学新纪元的伟大科学家,一个热切关怀人类事务的“世界公民”。
1905年被誉为“爱因斯坦奇迹年”绝不是偶然的,26岁的瑞士籍犹太青年爱因斯坦在短短6个月间连续发表多篇物理学论文,在三个不同领域作出了四个有划时代意义的贡献,而他当时同任何学术研究机构都毫无关系,只不过是专利局的一个小技术员。加上他后来在物理学上取得的成就,如果按照公认的诺贝尔奖评奖标准,他一生至少应该得8个诺贝尔物理学奖。与其科学贡献可以相提并论的是他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他生当两次世界大战之际,一生都在为世界和平、为捍卫人权奔走呼号,他发表的社会政治方面的言论甚至比科学论文还要多,如果将诺贝尔和平奖这一荣誉授予他,那也完全是当之无愧的。不过他仅仅获得过一次诺贝尔物理学奖,而且不是因为相对论。
去年,联合国就通过决议宣布2005年为“国际物理年”,德国政府干脆把2005年命名为“爱因斯坦年”,而且决定把爱因斯坦的名言“国家是为人而建立的,人却不是为国家而生存的”镌刻在政府大楼上。在遥远的中国,为了纪念爱因斯坦而出版的各类书籍琳琅满目。85岁高龄的许良英先生专门新编了一本《走近爱因斯坦》,分“心路历程”、“人生信念”、“正气歌”、“个人与社会、国家”、“反对纳粹暴行”、“犹太人”、“哲学思考”等12个主题,精选了爱因斯坦在物理学论文之外*有代表性的文章、言论,同时挑选了大量他各个时期的照片,着重展现这位人类之子的人格魅力。的确,与其科学成就同样重要、甚至影响更为深远的无疑是他的人格魅力,这正是《走近爱因斯坦》的主旨所在。
爱因斯坦的意义远不止是科学上的。在他漫长的一生中,在埋头于探索宇宙奥秘,致力科学研究,发挥出无与伦比的创造力同时,他对许多不合理的黑暗的人类现象都表示了自己的意见。1914年他义无反顾地反对德国发动世界大战,哪怕被整个知识界孤立也不屈服。他不停地为世界和平奔走呼号,反对希特勒灭绝人性的法西斯主义。在他看来,这只是一个科学家的道义责任,他决不向强权屈服。1933年5月,他的挚友冯·劳厄劝他不要对政治问题发言,以免招来不测,他回信说:“我不同意您的看法,以为科学家对政治问题———在较广泛的意义上来说就是人类事务———应当默不作声。……”
他摆脱了个人的狭隘利益,超越了一切斤斤计较的得失计算,他曾说过,“就‘知识分子’这个词的*广泛的意义来说,他则负有更大的责任,因为,由于他受过特殊的训练,他对舆论的形成能够发挥特别强大的影响。这就可以解释为什么那些力求把我们引向独裁政治的人特别热衷于要恫吓知识分子,并封住他们的嘴。因此,在当前这样的环境下,知识分子认识到自己对社会所负的特殊责任,也就更加重要了。这应当包括拒绝同侵犯个人权利的任何措施合作。”
从布鲁诺、伽利略、斯宾诺莎到爱因斯坦,他们都是真正的知识分子。然而,这位20世纪*伟大的科学巨人,无论当他抬头仰望浩瀚的星空时,还是凝视人间时,从来都是那么谦卑,在他身上我们找不到任何的傲慢和骄矜,他把自己看做是一个普通人,身后不留骨灰,不要坟墓和任何纪念标志,住了20年的房子也坚决不同意作为故居存在。他一而再地强调:“让每一个人都作为个人而受到尊重,而不让任何人成为崇拜的偶像。”
在时间的河流中,他的科学成就或许会被后来的人所超越,但他无与伦比的人格魅力、坚定的道义担当、对做人理想矢志不渝的追求,这一切将长存于世上,激励着人类继续前行。“**流人物对于时代和历史进程的意义,在其道德品质方面,也许比单纯的才智成就方面还要大。”这是他在悼念居里夫人时充满深情地写下的一句话,也正是他本人*好的写照。
爱因斯坦是牛顿之后*伟大的科学家,同时又是一位具有深邃洞察力和独立批判精神的思想家,一个关心人类命运、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的真正意义上的人。
本书选录了爱因斯坦一生中*有代表性的文章和言论(不包括一般读者不易读懂的物理学论文),以及反映他一生各个时期活动的图片。他的闪耀着理性之光而又有震撼力的文章,他的坦荡淳朴和平易可亲的形象,对于每个以真善美作为人生追求的读者,都会是一种精神享受。
爱因斯坦的思想使人开了眼界,也开了心窍,在70年代末和整个80年代,在中国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中间产生了很大的影响,80年代中期,报上曾公布当时大学生爱读书籍的调查,《爱因斯坦文集》名列其中。时过境迁,当今青年人关注的热点已经转移。尽管如此,我们还是应该看到,真善美是人生的永恒的追求,爱因斯坦的思想和品格对后人必然有永恒的价值。纪念“爱因斯坦奇迹年”,可望唤起人们对作为一个人的爱因斯坦的关注。这本小书就是希望能在这方面贡献一份力量。
《颜氏家训》内容简介:颜之推在《颜氏家训·序志》篇里阐明了自己写这本《家训》的目的,即将自己一生的经验和心得系统地整理出
焦波,著名摄影家、纪录片导演。纪录片《俺爹俺娘》获央视评委会大奖等多项大奖。电影作品有《乡村里的中国》《出山记》《进城记》《淘宝村》《川流不息》等。《乡村里的中...
《爱是一种好得不得了的“病毒”》内容简介:蔡澜见识广博,懂的很多,人情通达而善于为人着想。琴棋书画、酒色财气、吃喝嫖赌、文
脱腔-阿城文集-之七 本书特色 散文随笔、谈话集。分为三个部分:**部分为作者任《华夏人文地理》主编期间为其所写文字的集结;第二部分主题为阅读,内容为阿城先生读...
此生-肉身觉醒 本书特色 蒋勋首次呈现苦闷的肉身与文明的相遇这是蒋勋因急性心肌梗塞被送入急诊室做心导管手术、之后又进行长达半年的复健,死里逃生之后,他讲述并录制...
虚拟的往事 本书特色 子川所著的《虚拟的往事》收入的诗作主要是2008年以来写作发表的作品。为添加一些景深,第三辑也酌选少量此前的诗作做参照。《虚拟的往事》是其...
作品目录目录:词源注前言原序制曲句法字面虚字清空意趣用事??物节序赋情离情令曲杂论乐府指迷笺释引言论词四标准清真词所以冠绝
周国平经典作品随感系列--碎句与短章(蓝) 内容简介 大学里都流传一句话:“男生不可不读王小波,女生不可不读周国平。”在新书《碎句与短章》中,周国平老师对平常生...
熬至滴水成珠 本书特色 《熬至滴水成珠》全书可谓是池莉人生经验的提炼和感悟。全书分为两个部分:如是我闻及我闻如是。**部分纪录的是作为普通女人、母亲的池莉在衣食...
松雪斋文集 本书特色 ①名家文献,赵孟頫是元代著名书画家;②整理规范,收罗完备,此书为目前较全面的赵孟頫文集整理本。《元史》:“诗文清邃奇逸,读之使人有飘飘出尘...
华兹华斯诗歌精选 本书特色 《华兹华斯诗歌精选》:诗人的签名,诗人的肖像,无限的遐思,永远的珍藏。华兹华斯诗歌精选 目录 序言序诗有关童年的诗(部分)无题(我一...
人间食粮 内容简介 本书是纪德的《人间食粮》 (1897) 与《新食粮》 (1935) 两部散文作品的合辑, 是一部散文式作品, 包括8卷正文、一篇“颂歌”以及...
海上花列传(上下) 内容简介 我国文学史上,自元代以后,白话通俗小说作为一种新的文学体裁异军突起。由于其方便贴切地演义历史风云,描摩人情世态,歌颂传奇英雄的内容...
忧郁的土地-俄罗斯文学笔记 本书特色 这本《忧郁的土地--俄罗斯文学笔记》收录了陈占敏创作的散文作品。 《忧郁的土地--俄罗斯文学笔记》收录了《...
《Java语言程序设计与实现:微课版》内容简介:本书将Java的精髓知识分解为14个项目,划分成三部分:项目一~项目七为第一部分,围绕
珠穆朗玛的眸子 本书特色 巍峨耸立的珠穆朗玛目睹了那场战争的炮火硝烟见证了那些士兵的家国情怀珠穆朗玛的眸子 内容简介 书中讲述的战争鲜为人知,书中的历史雪藏高原...
《企业文化落地》内容简介: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曾说:“对于企业文化来说,战略是早餐,技术是午餐,产品是晚餐。企业文化会吃掉
我们都不是完美的人 本书特色 生活的平淡,日子的庸常,细碎的事物,身处其中的我们往往会有迷茫、困惑,需要找人倾述。《我们都不是完美的人》以女性独有的细腻与温暖、...
韩愈文 本书特色《民国国学文库》丛书原名《学生国学文库》,为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商务印书馆王云五主编《万有文库》之子系,为突显其时代印记现易名为《民国国学文库》,...
《大数投资(第3版)》内容简介:大数投资是借助概率统计中蕴含的不确定性可转化为确定性的原理构建的投资方法,即遵循大数定律及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