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制度分析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制度分析

作者:黄新华 著

出版社:中国文史出版社

出版年:2005-06-01

评分:5分

ISBN:7503416386

所属分类:经济金融

书刊介绍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制度分析 目录

绪论
一、选题意义与研究综述
二、研究方法与基本假设
三、研究主线与框架结构
四、分析结论与观点概述
**章制度安排:关于经济体制的理论分析
**节作为分析前提的制度理论
一、制度的定义与内涵
二、制度的构成与功能
第二节作为制度安排的经济体制
一、什么是经济体制
二、经济体制的制度要素分析
三、经济体制的功能分析
第二章制度低效: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动因分析
**节经典作家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思想与实践
一、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社会主义经济本质特征的设想
二、列宁、斯大林的计划经济体制思想与实践
第二节中国计划经济体制的制度安排
一、国家所有制的产权制度
二、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制度
三、计划生产的企业制度
四、计划配置的就业制度
五、农产品的统购统销制度
六、集中统一的金融制度
七、统收统支的财政制度
八、国家统制型的对外贸易制度
第三节中国计划经济体制的内在缺陷
一、计划经济体制难以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
二、计划经济体制无法实现供求平衡
三、计划经济体制的运行存在信息难题
四、计划经济体制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
五、计划经济体制缺乏技术进步和技术创新机制
第三章制度变迁: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演进分析
**节关于制度变迁的一般理论
一、制度变迁的动因:外部利润内在化
二、制度变迁的过程:制度不均衡趋向制度均衡
三、制度变迁的方式:诱致性变迁与强制性变迁
四、制度变迁的轨迹:路径依赖
五、制度变迁的作用:决定经济增长
第二节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时期制度变迁的特征
一、制度变迁需求的内生性
二、制度变迁供给的滞后性
三、制度变迁目标的动态性
四、制度变迁过程的渐进性
五、制度变迁轨迹的路径依赖性
六、从单项制度变迁向制度结构变迁演进
七、强制性制度变迁与诱致性制度变迁相结合
八、宏观经济制度变迁与微观经济制度变迁同步进行
第三节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时期制度变迁的内容
一、农村经济制度的变迁
二、城市经济制度的变迁
三、宏观经济制度的变迁
四、非正式制度安排的变迁
第四节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时期制度变迁的成本
一、制度变迁成本的理论分析
二、渐进改革下的制度变迁成本的特征
三、降低制度变迁成本的路径选择
第四章制度转型: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成就分析
**节制度转型理论的基本内容
一、制度转型的本质要点
二、制度转型中政府的作用
三、制度转型的方式
四、制度转型理论评析
第二节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实现制度转型的表现
一、初步形成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二、初步形成了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三、初步形成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宏观控体系
四、初步形成了全方位对外开放的经济格局
第三节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实现制度转型的原因
一、正确处理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奠定了制度转型的基础
二、渐进改革策略的实施促进了制度转型的实现
三、体制内改革与体制外推动的结合加快了制度转型的进程
四、强制性改革与诱致性改革的结合确保了制度转型的完成
五、政府作用的有效发挥缩短了制度转型的过程
六、改革的意识形态提供了制度转型的思想保证
第五章制度缺失: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足分析
**节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制度缺失的原因分析
一、制度供给滞后导致制度缺失
二、制度需求不足导致制度缺失
三、路径依赖导致制度缺失
四、制度刚性导致制度缺失
五、制度博弈导致制度缺失
第二节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制度缺失的现实表现
一、市场制度发育不成熟
二、法律制度有待完善
三、产权制度不健全
四、社会保障制度建设不到位
五、政府制度改革滞后
六、非正式制度构建尚未完成
第三节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制度缺失的绩效损失
一、失业问题凸现造成绩效损失
二、财富分配不公造成绩效损失
三、国有资产流失造成绩效损失
第六章制度创新: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分析
**节制度创新的经济学理论
一、制度创新的需求和供给
二、政治企业家与制度创新
三、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的关系
四、国家的制度创新职能
五、制度创新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第二节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制度创新的必要性
一、制度绩效递减决定了制度创新的必要性
二、经济发展中的制度障碍决定了制度创新的必要性
三、增量改革的局限性决定了制度创新的必要性
第三节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制度创新面临的困难
一、制度创新供给者的供给不力
二、制度需求者的需求动力不足
三、技术创新迟缓
四、非正式制度的隐性制约
第四节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制度创新的推进策略
一、坚持市场化的制度创新方向
二、进一步发挥国家的制度创新职能
三、着力于体制内制度创新
四、强化技术创新激发制度创新
五、构建支持制度创新的意识形态
第七章制度框架: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分析
**节建立市场化的农村经济制度
一、重构农地产权制度
二、规范农村税费制度
三、创新农村组织制度
四、重塑农村就业制度
五、构造农村社会保障制度
第二节构建有效率的微观经济制度
一、变革民营企业制度
二、完善三资企业制度
三、重组乡镇企业制度
四、改造集体企业制度
五、创新国有企业制度
第三节创建稳健的宏观经济制度
一、完善指导性的计划制度
二、建立多元化的投资制度
三、构建规范的公共财政制度
四、构造市场化的金融制度
五、建立开放型的对外贸易制度
六、健全多层次的社会保障制度
第四节培育适应市场经济的非正式制度
一、非正式制度存在的合理性
二、非正式制度对市场秩序建立的影响
三、确立和完善符合市场经济的非正式制度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制度分析 内容简介

本书探讨了关于社会阶级阶层的主要理论、当代我国现阶段社会阶级阶层变动的原因、我国社会阶层分化的特点及其影响、当代中国农民的分化等内容。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制度分析 作者简介

黄新华,1968年8月27日生,2002年7月毕业于厦门大学经济学系,现为厦门大学公共管理教育中心副教授,经济学博士。迄今为止,已在《政治学研究》,《马克思主义研究》、《财经问题研究》,《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等国家级和省级以上学术刊物发表论文40余篇,出版专著《政府经济学》(23万字,福建人民出版社2000年9月版,获华东地区2000年度优秀教育图书二等奖),编著《公共部门经济学》(46万字,福建人民出版社2003年6月版)。曾参与过多项国家级、省级课题的研究。现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当代西方新政治经济研究”(批准号:04CJL015)、福建省委宣传部社科项目,厦门大学社会科学育题项目等课题研究。

相关推荐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