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所论科学发展观问题,对于我国目前的小康社会建设有重要的参考意义。如何保持协调、和谐、科学的发展,是我国乃至所有发展中国家所面临的一个共同的问题。作者从发展理论的科学性、发展道路的独特性、发展问题的重大性、发展过程的阶段性、发展目的的人民性、发展内容的全面性、发展机制的协调性和发展条件的持续性等八个方面诠释了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理论贡献和实践价值,并且从理论创新、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等方面探讨了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选择。
在现代化的过程中,如何保持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是中国乃至所有发展中国家所面临的一个共同的问题。
作者全面诠释了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理论贡献和实践价值,并且从理论创新、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等方面探讨了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选择。
本书所论科学发展观问题,对于中国目前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践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前言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刻,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审时度势、高屋建瓴地提出了科学发展观。那么,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我们为什么要提出科学发展观呢?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含义和要求是什么呢?我们应该如何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进程呢?这些就是本书试图回答的问题。**,关于本书的主要内容。科学发展观*基本的含义和要求就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人为本,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为此,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必须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统筹区域协调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对内搞活和对外开放。围绕着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含义和要求,本书分八章展示了科学发展观的深刻的理论内涵和重大的实践价值。**章为“发展理论的科学性”,主要介绍科学发展观形成的现实根据、理论背景、思想基础和形成过程等问题。第二章为“发展道路的独特性”,主要说明我们要走的现代化道路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道路,探讨的问题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形成的依据、过程、特征和哲学意义等问题。第三章为“发展问题的重大性”,主要说明科学发展观是用来指导发展的,发展是我国的主题,发展就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主要探讨的问题有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依据、要求和落实措施等问题。第四章为“发展过程的阶段性”,主要是探讨作为我国现代化承上启下发展阶段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的质、量等方面的规定和战略举措。第五章为“发展目的的人民性”,主要说明作为我国社会发展目的的“以人为本”的含义和价值,阐述人的全面发展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意义,探讨贯彻和落实人才强国战略的具体途径。第六章为“发展内容的全面性”,主要说明社会主义社会是全面发展的社会,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一个包括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等方面的规定在内的整体的社会发展过程,探讨的问题包括科技进步和创新对于科学发展观的支撑作用、作为系统工程的全面改革对于全面发展的支持作用。第七章为“发展机制的协调性”,主要说明搞好以“五个统筹”为核心的协调发展对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性,探讨促进和实现协调发展的要求、原则和途径等问题。第八章为“发展条件的持续性”,主要说明可持续发展、生态文明和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在思想实质上是一致的,探讨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要求、原则和途径等。显然,科学发展观标志着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的规律、社会主义建设的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的科学高度。第二,关于本书的研究方法。科学发展观是立足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际,在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尤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下,在借鉴国外社会发展经验和社会发展理论的过程中,在认识“三大规律”方面形成的*新科学成果,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科学指南。因此,在本书对每一个问题的考察过程中,我们都力求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说明问题:一是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践经验出发,来理解科学发展观的实践基础和实践价值,突出强调科学发展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科学指南。二是从考察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尤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基本观点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来理解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基础和与时俱进的理论创新品格,突出强调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在中国的*新科学成果。三是从考察国外社会发展经验和社会发展理论的学术成果中,来理解科学发展观的开放性、超越性、科学性和创新性,突出强调科学发展观是一个科学的理论体系。总之,历史从哪里开始,思想的进程也应该从哪里开始。逻辑与历史的一致是辩证思维的基本原则,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理论特色,也是我们学习和研究科学发展观的基本方法。第三,关于本书的主要思路。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同样,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也需要创新。在科学发展观这一中国马克思主义*新理论成果的指导下,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将成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支撑和具体选择。因此,本书在阐述每个具体问题的过程中,总是力求从理论创新、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等方面,探讨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举措和具体途径。我们深信,只要我们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注重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我们就可以顺利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终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富强(经济)民主(政治)文明(文化)和谐(生态)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科学发展观是一个博大精深的科学理论体系和一种持续强劲的社会实践动力。由于笔者的能力和时间所限,这里的探讨只是一种挂一漏万的考察,也很可能错误百出,恳切希望学界前辈、同仁和广大读者给予批评指正!
张云飞,1963年8月生,内蒙古丰镇。1996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获哲学博士学位。2001-2002学年,为韩国高等教育财团国际学术交流项目当选学者,韩国成均馆大学韩国哲学系招聘研究教授(高级访问学者)。现为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社会发展理论和生态伦理学。已出版专著6部、合著1部、副主编2部、参编著作11部,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获省级科研成果奖5项。主要专著有《跨越“峡谷”——马克思晚年思想与当代社会发展理论》、《天人合人(儒学与生态环境)》等。
孙子兵法十讲 内容简介 《孙子兵法》不仅是一部总结战争规律的军事学杰作,而且是一部包含政治、外交、经济、文学、历史、地理、管理等内容的综合性著作。近年来,对《孙...
论说党建 本书特色 《论说党建》分党建理论、党建实践、党建探索和党校建设四篇,精选了作者杨皓的部分党建教学科研成果。该书内容丰富、涉猎广泛、结构严谨、文风朴实,...
指路的明灯-长征标语口号 本书特色 标语口号因言简意赅、高度凝练,宣传鼓动作用明显,成为长征文化内涵重要的构成要素和中国革命史上独特的文化现象。这些镌刻在木板、...
热点话题谈心录2014 内容简介 怎样化解我省发展难题?加速推进我省在中部地区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的总抓手是什么?我省如何放大“一带一部”新优势,积极主动融入长江经...
哲人与文士 本书特色 近代中国的百年期间,社会发生急遽而重大的变化,产生过许多哲人(思想家)和文士(作家)。他们纷纷探求救国、救亡之道,在不同程度上接受西方先进...
作品目录前言第一部 性政治第一章 性政治例证第二章 性政治理论第二部 历史背景第三章 性革命(第一阶段:1830-1930)一、政治背
《绝对武器》主要阐述了相互威慑理论的原则。后来,这一理论曾一度被作为美国的核战略原则。该书认为,核武器是一种无法防御的;
《回顾展的回顾》内容简介:美国东岸最重要的美术馆,例如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等,每年会推出二十项左右专题展或
今天,这个星球的居民中,平均每60位成年人就占有一支卡拉什尼科夫自动步枪。每当问到对俄罗斯的印象时,人们最先想到的通常都是
转型的中亚和中国 内容简介 中亚位于欧亚大陆中部,自古以来就是东西交流的要冲民族迁徙,文化变异,多种政治力量冲突,多种文化融合,使中亚在历史上形成了独特的政治文...
《社会学》内容简介:本书是安东尼·吉登斯撰写的有关重建社会学理论体系的重要专著,意在提供一个反映社会学当前发展的导论。全书
列宁政治伦理思想研究 本书特色 列宁在创建无产阶级政党和社会主义国家的伟大实践中形成了丰富的理论和深邃的思想,这些理论和思想中蕴含着丰富的伦理思想,特别是关于政...
权力运行的轨迹-17-18世纪中国的官僚政治 本书特色 本书以“权力运行的轨迹”命名,是想就清代前期权力实施的过程进行综合考察。在封建社会,权力运行本身是...
马克思主义哲学十讲-(党员干部读本) 本书特色 该书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讲话精神,结合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分...
《秦怡传》内容简介:她用“惊人的苦难”认识平凡的人生,用“惊人的美丽”演绎德艺双馨。她使寻常人知道,磨难是坚强与柔韧的结合
无政府主义思潮史话 本书特色 由汤庭芬编著的《无政府主义思潮史话》内容介绍:无政府主义是国际工人运动中的一股小资产阶级社会政治思潮,产生于资本主义矛盾开...
《创新模式十二宫》内容简介:如果你有以下痛点,应该阅读此书传统企业家的痛点创业者的痛点业绩增长遇到瓶颈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
太平洋战争(美日对决) 内容简介 太平洋战争,第二次世界大战主战场之一,是民主力量与法西斯势力在全球*广阔海域的大冲撞,其惊天动地的气势堪称战争史上的绝笔。参战...
中国共产党建国思想研究 内容简介 中国共产党的思想应该包括已经形成理论体系的正确的指导思想即毛泽东,这是中国共产党思想的主体部分;包括尚未形成理论体系的正确的指...
为人民服务-读.党史-第11辑 本书特色 这套丛书的宗旨是“有用、好看、精炼”,围绕书名核心词,选编近年来各个方面*有价值的阐述文章,有古有今,有中有西,有党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