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与非遗保护:文化遗产传承人的日常实践研究

乡村振兴与非遗保护:文化遗产传承人的日常实践研究

作者:陈爱国

出版社:上海交通大学

出版年:2022年9月

ISBN:9787313226150

所属分类:网络科技

书刊介绍

《乡村振兴与非遗保护:文化遗产传承人的日常实践研究》内容简介

本书通过民俗学、人类学的田野调查和理论分析,以“皮影戏传承人”为案例,探讨乡村振兴与非遗保护的内生动力。重点考察非遗传承人的社会身份、生活现状、传承机制与创新模式等问题,以此强调我们可以通过对传承人“日常实践”的关注与诠释来推动地域社会的内驱力发挥功效,从而实现乡村社会与文化遗产的内生式可持续发展。
陈爱国,毕业于名古屋大学,获学术博士学位。现任教于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曾入选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研究方向为民俗学、人类学,主要从事社区自然、文化资源的利用与管理等研究。曾主持我国人文社科项目等省部级课题,撰写、翻译学术论文二十余篇。

作品目录

前言
绪论
一、研究问题
二、理论视角
1)关注传承人个体视角
2)关注新生语境视角
三、研究方法
四、分析框架
1.主张跨越“文化消亡论”
2.强调乡村的“内生动力”与民众的“日常实践”
第一章乡村振兴与非遗保护的共性:“内生动力”
一、共同理念:内生式发展
二、共同路径:内生式共治机制
三、小结
第二章乡村社会的非遗传承人:多重身份与创生能力
一、“日常实践”的理论考察
二、遭受弱化或否认的传承人创造力
三、依然“健在”的民俗
四、传承人的日常实践:创生能力
五、小结
第三章乡村社会的非遗传承人的日常实践
一、传承人A的个人生活史:华县
二、传承人B的个人生活史:环县
三、传承人C的个人生活史:唐山
四、小结
第四章迈向城市的非遗传承人的日常实践
一、传承人D的个人生活史:北京
二、传承人E的个人生活史:北京
三、传承人F的个人生活史:唐山
四、小结
第五章非遗保护与“文化消亡话语”
一、两种不同的话语
二、“文化消亡话语”的角色担当
〈事例1、皮影戏在A市的重构〉
〈事例2、A市后继人员身体属性的展示〉
三、“文化消亡话语”的反思
〈事例3、B县传统社区艺人的文化创造能力〉
四、小结
第六章乡村振兴与文化遗产的公共性话题
一、问题的提出
二、乡村社会的民俗文化:共同性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公共性
四、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五、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中文文献] [西文文献] [日文文献] 后记

相关推荐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