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大学寄托了万千家庭改变命运的梦想,如今一系列专项招生计划也为更多学子打开了机会之门。然而,金榜题名之后,学子是否如想象那般顺遂?不同社会经济背景的学生在毕业出路和职业前景上的差距是如何拉开的?通过对位于京沪的两所重点高校毕业班学生的深度访谈,本书揭示了大学生在上大学 过程中遭遇的一种隐性的挑战:是否洞察大学场域的“游戏规则”,掌握其中“默认”为常规的一系列认知和实践模式。本书指出,家庭背景优势不仅带来了雄厚的物质支持,更意味一整套关于“上大学”的文化技艺的传承,这使得出身优渥的大学生得以在白热化的出路竞争中抢占先机,而家境平平者却更容易与机会失之交臂。本书也关注了意义感在出路获得中的重要作用,指出了在当前的制度背景下,内化主流价值信念、扩充“文化工具箱”有助于帮助大学生走出生涯目标迷失的困境,从而更高效地利用大学资源,获得生涯出彩机会。
自中国教育社会学重建与高校扩招以来,探究大学入学公平问题的研究在不断增长。郑雅君往前迈了一步,将重点从入学转到了学生经历大学生活与“探寻出路”的过程。她从国际知名的社会学家那里汲取了有力的概念工具,深入到中国的具体情境中去理解农村贫困学生的大学经历,探究了价值话语、机会结构与个人动力如何在家庭主义传统与市场经济交织着的社会转型期塑造他们的观念和决策。这本书是对中国教育社会学的重要贡献。
—Gerard A. Postiglione(香港大学教育学院荣誉教授)
从文化社会学视角切入受教育者的分类,是书作者提供给学界的一个知识亮点;无论人们是否同意它的结论,它将给教育学和社会学提供更多有用的思考。
—周怡(复旦大学社会学系教授)
很多人把考上大学作为衡量教育公平的结果变量,雅君则打开了高等教育过程的黑箱,指出“上大学”是一种“技艺”,经过层层选拔而胜出的相对弱势家庭孩子,可能因为文化障碍而经受更深刻的困扰。这本书不仅能让大家更好地理解大学中这些困难学生的迷茫与苦痛,更促使我们去反思大学教育,以寻求更加包容与公平的大学社区。
—余秀兰(南京大学教育研究院教授)
当社会舆论还在争辩不同背景的青年如何才能公平地走向社会的时候,雅君的这份教育与文化社会学专著已经深化了这场争论,不仅打开了高等教育过程的“黑匣子”,而且呈现了其中的异质性。相信这本书的文化关怀和深刻意义,不仅适合学术工作者阅读,更适合广大的学生、教师和家长一起思考。
—孙宇凡(爱丁堡大学社会学系博士生、微信公众号“社会学理论大缸”创办人)
我在上大学之后,长久地困惑于两个问题:我与其他同学高考分数都差不多,为什么我们之间的差异如此巨大?是不是有某种东西是高考试卷分数所反映不出来的?直到我读完本书,我才恍然大悟—“‘上大学’如今已经不再是一个无差别的传送带,而是高等教育阶段的又一重隐秘的筛选过程,一种与家庭背景紧密相连的、难以在课堂上学到的技艺”。本书直接洞穿了大学生所面临的窘境。所幸的是,雅君学姐提出了应对之法,这对于读者来说无疑是避免走弯路的金玉良言。
—陈建建(华中师范大学历史学系硕士生)
阅读完这本书,我之所以感到慰藉并受到鼓舞,是因为我终于明白,学生生活中出现文化障碍的现象是个有规律可循的社会事实,我们每个人无论是经历过哪种文化障碍的状态,都不是孤单、羞耻的。我真诚地推荐和希望更多的人去阅读这本书。
—孙露(兰州大学公共管理系硕士生)
作者郑雅君,1990年生,甘肃张掖人。毕业于复旦大学社会学系(2009-2014)、复旦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2014-2017),分别获得法学学士、教育学硕士学位。现为香港大学教育学院在读博士研究生(2017-)。主要研究方向为文化社会学视角下的教育公平与学生发展。曾两度获得中国社会学会颁发的“学术年会优秀论文二等奖”(2014、2015),首届全国教育实证研究论坛“优秀学位论文奖”(2017),北京大学“高校学生发展与就业”博士生论坛优秀论文二等奖(2018), “复旦大学优秀毕业生”(2014),“上海市优秀毕业生”(2017)等荣誉,博士论文获得香港田家炳教育基金资助(2017-2021)。
对学生来说真正重要的,不是学校在多大程度上平等,而是他们离开学校时是否能不受自己社会出身的影响,在平等的原则下去迎接同辈的竞争……换句话说,学校只有使学生的前景尽可能免受其社会出身的制约,才算完成了它的使命。
——引自章节:导论
所有这些振奋人心的事实,似乎足以令人确信:任何一个学生,不论其家庭经济背景如何,只要靠勤奋学习考上一所大学(特别是一所重点大学),他/她便可以挣脱原生家庭的限制、迈入阶层向上流动的光明未来。
——引自章节:导论
【编辑推荐】-★万众瞩目的天才少女,如何成为了为自由而战的民谣女王?琼•贝兹的成长之旅与回望之书。作为出道即成名的灵魂歌者,作为美国乐坛至关重要的人物,是她复兴...
风能技术 本书特色 热点性:就当今热点话题风力发电展开叙述先进性:反映风力发电领域的全新研究成果系统性:详细具体地介绍风力发电相关技术实用性:指导读者进行风电应...
验方新编-经典医学名著 内容简介 《验方新编》是一部博载民间习用奇验良方为主而兼收医家精论治验的方书。本次整理出版的是清代梅启照增辑的二十四卷本。本书按人体从头...
从1973年至2018年大量的照片,见证中国的发展变迁少见的彩色,记录中国的时代记忆·玛格南图片社前主席、法兰西学院院士、著名摄影师布鲁诺·巴贝摄影生涯中,有关...
梁文道,生于香港,长于台湾,毕业于香港中文大学哲学系。现为凤凰卫视《开卷八分钟》主持人,凤凰卫视评论员,中国内地、香港及马来西亚多家报刊杂志专栏作家,同时也在多...
克利斯提昂·约里波瓦(Christian JOLIBOIS),作家、演员、导演。1948年生于伊夫林省的小村庄。早年即被著名导演发掘其优美的嗓音具备戏剧演员潜质...
肾脏病验方妙用 本书特色 系统总结整理中医药防治慢性肾脏病的有效方剂,反映中医药在防治慢性肾脏病领域的*新研究进展和水平,为广大临床医生提供借鉴,开拓思路,提高...
木原音濑(このはら なりせKonohara Narise),日本高知县人,生于1971年10月27日,女性。她是日本现今首屈一指的耽美大家。属于多产型作家。其中...
单士元集-明代建筑大事年表-全二册 本书特色 《明代建筑大事年表(单士元集)(第2卷)(套装共2册)》是由紫禁城出版社出版的。单士元集-明代建筑大事年表-全二册...
渡边淳一(1933-2014)日本著名文学大师、国民作家。1933年出生于北海道。毕业于札幌医科大学,一度曾任骨科医生,后弃医从文,从事专业文学创作。以小说《光...
我叫彼得·海斯勒,是《纽约客》驻北京记者。这本书讲述了我驾车漫游中国大陆的经历。2001年夏天,我考取了中国驾照,在此后的七年中,我驾车漫游于中国的乡村与城市。...
郭应录传 本书特色 郭应禄,中国工程院院士,我国泌尿外科和男科学学科带头人,著名医学科学家、教育家。现任北京大学**医院名誉院长,北京大学泌尿外科研究所名誉所长...
六里庄,是唐时国都长安以东六里许的普通村庄。《六里庄遗事》凡十二卷,包括近600则片断文字,大多是对六里庄内人物及相关人等事迹的钩沉杂忆。本书是作者东东枪酝酿十...
作者孔令伟,现任中国美术学院艺术人文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著有《风尚与思潮:清末民初中国美术史中的流行观念》;编著有《中国现当代美术史文献选编》(与...
“本书主要从建筑设计创新和建筑设计方法论的角度来分析建筑外表面材料及其构造,通过对材料的特性及形式,具体实例、具体构造的分析,使建筑师对建筑饰面材料能够有清晰,...
重构诉讼体制-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 本书特色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的决议提出,要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是司法改革的重...
王 爽 著名计算机科学教育家,哲学家,在高等教育、计算机科学与技术、IT产业等诸多领域都有所成就。1975年出生于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1997年毕业于宁夏大学计...
来自北欧的神奇之书,爱过的人都会看我的前任是个极品微博推荐本书豆瓣网英文版瞬间想读人数高达1287人北欧,瑞典,两个年轻人相爱了。焦急地等待电话,收集好每一片对...
富兰克林读书俱乐部,简称富书,快速崛起的百万新中产读书社群,新锐网红作者IP孵化平台,新媒体作家经纪,新榜500强;一年原创文章上千篇,上百篇文章刷爆朋友圈,全...
精彩摘录做人靠自己争气,我若背不起生活包袱,我就不敢活着。——引自第50页我只珍惜我所有的,我得不到的,管它呢——引自第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