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炸药!

我是炸药!

作者:[英]苏·普里多

出版社: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年:2023-1

评分:8.7

ISBN:9787305259425

所属分类:行业好书

书刊介绍

内容简介

弗里德里希•尼采的作品摧毁了西方思想的基石。上帝之死、超人和奴隶道德或多或少地渗透进我们的文化当中,而他也是历史上被误解最深的哲学家之一。

尼采本人认为,所有的哲学都是自传性的,而在这本祛除神话的书中,苏•普里多引领读者进入了一个才华横溢、怪异非凡且厄运缠身的人的世界,并照见了那些塑造其生命及作品的人物与事件。

从他早年平静虔诚而又笼罩在其父亲的神秘死亡之下的基督教成长经历,到他在高山之上孤独的哲学沉思,再到他最终陷入疯狂的恐怖与悲怆,普里多以其洞察力和敏感性探索了尼采的心智、情感和精神生活。

本书深深勾勒出尼采生命中那些重要人物的肖像,令人难忘:理查德•瓦格纳和科西玛•瓦格纳,露•莎乐美——让他心碎神伤的蛇蝎美人,以及伊丽莎白,他那位狂信民族主义和反犹主义的妹妹,她背叛他,篡改他的文本,任由纳粹肆意滥用。

今时今日,尼采的思想仍然同时为左派和右派所采纳。要了解这位预见了我们所处的这个动荡时代,并为之寻求解决方案的哲学家,《我是炸药!——尼采的一生》绝对是一部无法绕开的传记。

*********************

“此书对于尼采生平的鲜活描述,既是对这位哲学家的探究性侧写,也是对其作品的敏锐评价……尼采常常担心自己会被误读和误用,事实上,误读和误用在过去与现在都从未停止,而这更凸显了如此书般明晰解读的价值。”

——《纽约客》

“一部杰出的传记,其知识的深度与广度都令人印象深刻。”

——约翰•凯里(John Carey),《星期日泰晤士报》

“典范性的传记作品……尼采被生动地唤醒,并走出了混乱与流言的迷雾……一帧细腻严谨的肖像。”

——帕鲁尔•塞加尔(Parul Seghal),《纽约时报》

“自1889年弗里德里希•尼采在都灵广场上抱住一匹马并失去理智的那一天起,他就一直在呼唤这样一部传记。普里多向这位最炽烈的哲学家-诗人投以平静而安宁的光束,并产生了极富启发性的效果。”

——约翰•班维尔(John Banville),《卫报》

作品目录

致谢/1
第一章 音乐之夜/1
第二章 我们德国的雅典/25
第三章 成为你之所是/43
第四章 纳克索斯岛/65
第五章 悲剧的诞生/94
第六章 毒屋/119
第七章 观念地震/133
第八章 最终的门徒,最初的门徒/151
第九章 自由又没那么自由的精灵/165
第十章 人性的,太人性的/180
第十一章 漫游者和他的影子/192
第十二章 哲学与爱欲/210
第十三章 哲学家的门徒223
第十四章 我父瓦格纳已死。我子查拉图斯特拉降生。/241
第十五章 有坟墓之处始有重生/254
第十六章 他偷袭我!/271
第十七章 向虚空宣告/284
第十八章 羊驼之地/300
第十九章 我是炸药!/310
第二十章 都灵的黄昏/328
第二十一章 洞中弥诺陶/354
第二十二章 精致的房间,茫然的住客/370
格言录/409
生平年表/427
参考文献选录/435
引文致谢/439
译名对照表/441
· · · · · ·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

苏•普里多(Sue Prideaux,1946— ),英国小说家、传记作者。代表作有《爱德华•蒙克:呐喊背后》(2005年获“詹姆斯•泰特•布莱克纪念奖”传记奖)、《斯特林堡:一生》(2012年获“达夫•库珀奖”,并入围“塞缪尔•约翰逊奖”的候选名单)、《我是炸药!——尼采的一生》(2019年获“霍桑登文学奖”)等。

译者简介

刘翔(1982— ),女,四川成都人,哲学博士,现任职于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学院。主要研究领域为消费社会理论、法国哲学、后现代主义思潮。

精彩摘录

尼采5岁时他的母亲就教他读书写字。男孩的教育始于6岁,1850年,他被送进一所供穷人的孩子就读的市立学校。他那位颇具身份意识的妹妹伊丽莎白在为其兄长所写的传记中指出,这是因为埃德穆特祖母有一套理论,即“在8岁或10岁之前,所有的孩子,即使社会地位天差地远,都应该一道接受教育,这样,来自上流社会的孩子就能更好地理解下层社会所特有的心态”。不过,根据他们母亲的说法,这完全是无稽之谈。尼采去那里读书无非是因为他们穷。尼采的早熟、严肃及其思想和话语的精确性,再加上他那双在聚焦客观物体时不断出现问题的高度近视的眼睛,这一切都使得他很不合群。他被戏称为“小牧师”,还被人取笑。

——引自章节:第一章音乐之夜/1


有关尼采的作品中往往出现这样的句子“兄妹俩过分亲密”或是“兄妹情太深”,这些描述是在为哗众取宠的文学骗局之猖獗添砖加瓦。直到2000年,在1951年初版的近50年后,也是尼采逝世整整一个世纪后,一本据称是尼采写的书《我和我妹妹》仍在重印。“在满屋子没有男人的女性中长大的男孩”,该书的广告写道。“尼采和他妹妹之间被压抑了50年的古怪关系,终于在这位哲学家的自白中得以吐露。这是一个声名卓著的哥哥和一个野心勃勃的妹妹的故事,他们自幼就有肉体之爱,成年后依然如此一而其他所有男性和女性都被排除在外。读者只消略读几页这本令人室息的书,就会明白为什么它被迫尘封至今。这位19世纪最伟大的哲学家,以可怕的诚挚讲述了他如何逐渐陷入一个极其危险的爱情陷阱,这个陷阱令他无法结婚,并导致他妹妹唯一的丈夫自杀。《我和我妹妹》成书于耶拿的一家精神病院。毫无疑问,这是他针对其家人的精心策划的报复,因为他们拒绝让他发布一份更早且更温和的自白书一《看哪这人》,该书直到他死后10年才得以问世。《我和我妹妹》不得不等待50年以上,因为必须等这出伟大戏剧中所有演员全数离世,才能公之于众。”这是一个从开头就令人作呕的故事,在他们的弟弟约瑟夫死去的那个夜晚,伊丽莎白爬到他的床上,发生了第一次“她那胖乎乎的手指的施为”。有鉴于当时伊丽莎白年仅两岁,而尼采也不过4岁,逻辑和理性一开始就被抛到了九霄云外。然而,一旦丑闻传开,良好的判断力就往往会被轰动效应所压制。大学者沃尔特·考夫曼以高超的语言学技巧解析了这本书,但直到多年后,该书才被揭穿为伪作——它是造假者和惯犯塞缪尔·罗斯笔耕不辍的产物。罗斯的匿名或假名出版物包括《查泰莱夫人的丈夫》(1931)、《弗兰克·哈里斯的私生活》(1931)、《布玛拉普:一个处男的故事》(1947)、《我曾是希特勒的医生》(1951),以及《儿时的玛丽莲·梦露遭到其精...

——引自章节:第七章观念地震/133

相关推荐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