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艺术家与杀人犯和恐怖主义者是否彼此需要?艺术创造与暴力犯罪是否一体双生?
✔直击9·11事件,消费社会、大众媒体与爱国行为如何勾连?
✔炸弹客与艺术家互为镜像,颠覆经济与文化秩序?
✔从陀氏的《罪与罚》到科波拉的《现代启示录》,文学与电影中潜藏了怎样的越界欲望?
-----------------------------------------
★切中要害的社会调查 X 细思极恐的深度揭秘 X 自由大胆的跨文化研究
-----------------------------------------
★以尖锐的诘问打开潘多拉魔盒,如同飓风席卷世界。
-----------------------------------------
★美国杰出学者文化研究力作首译中文,知名学者陆建德、知名作家小白联袂推荐。
-----------------------------------------
★装帧由屡获“中国最美的书”殊荣的知名设计师周伟伟精心打造,完美呈现艺术与恐怖的阴郁诡谲。
=======================
【内容简介】
杀人犯、艺术家和恐怖主义者是否彼此需要?
本书探索了文学创造力与暴力,甚至与政治恐怖之间令人不安的紧密联系。作者从9·11事件谈起,论及作曲家斯托克豪森将世贸大厦遇袭称为伟大艺术这一事件,进一步揭示出,潜藏在许多浪漫主义文学幻想之下的欲望,是一种将要颠覆世界经济与文化秩序的力量。当然,这也是我们所谓的恐怖主义的欲望。作者提出,在作家和艺术家的力量逐渐消退之时,是罪犯和恐怖主义者继承了这种浪漫而又颇具毁灭性的传统。
作者在高雅和通俗艺术、虚构和真实罪案之间自由穿行,游刃有余,编织出一张冲动之网,网住人们不安的精神。
=======================
【名人推荐】
艺术的活力有赖于接连不断的“越界”,挑战陈规与传统的艺术家也是某种程度上的路西法。作者以罪与罚为主题,揭示先锋文学艺术和电影如何重塑人的意识,颠覆“存在的统一性”(叶芝语)。这本书像侦探小说一样引人入胜。
——陆建德(知名学者)
-----------------------------------------
将艺术家对越界和颠覆的渴望,与真实世界令人恐惧的暴力行为并置,不仅仅是某种隐喻。话语本身即是行动,写作,以及其他诸种艺术创造,都是一次心智事件,在艺术想象与真实行动之间,存在着某种心理同构。本书试图由此重新考虑艺术之于世界的位置:对于他们制造的破坏,越界艺术家们天然具有豁免权吗?或者,艺术家是不是应该退回其边缘一隅,不要去妄想改变世界?
——小白(知名作家)
【作者简介】
弗兰克·兰特里夏(Frank Lentricchia),杜克大学三一艺术与科学学院教授,已出版《现代主义四重奏》等十余部评论性作品。
乔迪·麦考利夫(Jody McAuliffe),杜克大学戏剧研究系和斯拉夫语言文学系副教授,导演、小说家、戏剧影视评论家。
【译者简介】
刘洋,南京大学英语系牛津大学英语系联合培养博士,现任南京大学英语系助理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早期现代英国文学和现实主义文学。
康拉德是否成功成为帝国主义种族歧视文化内部的破坏者?他是否写出了一种新的、对抗性的言论?或者,《黑暗的心》是否展示出了要做帝国秩序的发言人是多么艰难?在小说的叙事结构中,作为旁白者和甲板上马洛的倾听者的“康拉德”,以及马洛本人,似乎都在同等程度上被吸引、被震惊。在该书的最后一句话中,“康拉德”眼中的泰晤士河不是一条河,而是一条“水路”,一条帝国侵略之路,一条“光明”之路,永远通向欧洲之外——用《黑暗的心》的最后一句话来说,“通往无尽黑暗的中心”。无论如何,正是没有引号的康拉德(非马洛的听众,非小说人物,而是写出这本小说的亚里士多德式的最终讲述者)那样的人使得以下阐释成为可能,而这一点“康拉德”和马洛都不可能做到一对文明的任何一份记录同时都是对野蛮的记录。没有引号的康拉德彻底的悲观情绪正体现在他给我们的结论中,即:所有的选择都无法避免地成为噩梦,所有地方都是黑暗的中心,野蛮必定存在于文明内部,非洲和大不列颠皆是如此。在开头的几页中,“康拉德”把伦敦描述成一个野蛮之城,一个在本质上阴暗的地方。换句话说,《黑暗的心》中所描述的帝国主义只是对人之为人的野蛮性——所有文化中自带的贪婪性——的文明表达。只要有人在,就会有秩序;只要有秩序在,就会有针对反抗秩序的人的暴力:这就是康拉德这本书的论点。文明与野蛮的对立是个伪命题——库尔茨即是两者的结合,是一个令人感到尴尬的证据;而约瑟夫·康拉德则失去了希望。这也就是说:没有引号的康拉德告诉我们,实际上在帝国主义不知满足的血盆大口之外去思考和写作是不可能的——“不知满足”是因为它尊崇的价值是物质主义的——并且到了最后,不管他对现状如何不满,不管他有多么不愿意,他作为一个反物质主义的作家无法避免地会成为主流文化的传声筒,而非冒犯它的破坏者。康拉德和“康拉德”融合成了一个人物,就像马洛一样被他朋友和轮船主人(公司经理)邀...
——引自章节:第四章越界
“洪水般泛滥的”流行文化使人的意识疲于应付;我们实在太过疲于应付了,自己已变成万物秩序下的迟钝公民。越界艺术家觉得自己是这个已变成尸骸的世界的敌人——除自己作品的原创性外别无其他武器:他们是仅存的与文化作对的人类,他们若失败,则真正的武力必须登场了。
——引自章节:第二章文学恐怖主义者
20世纪西方艺术家辞典·绘画·雕塑·摄影·建筑 本书特色 ★ 16开布面精装,辽宁教育出版社1993年1版1印★ 本书所收录的艺术家,来自35个国家,主要集中在...
《媒介·权力·性别》内容简介:本书以《中国妇女》杂志60年(1949~2008年)的人物报道和封面图片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三个不同时期
楠溪江建筑没有皖南民居的精致,没有晋中大院的豪华,也没有闽西土楼的壮观,但它们把楠溪江姑娘的清纯灵秀、老农的朴实坦诚和在
世界品牌创建艺术指导手册 本书特色 感觉,尤其是视觉,是引发人们决策的主要因素。神经科学家认为,人们超过百分之九十的决定受情感因素支配,是无意识作用的结果。基于...
元赵孟頫书胆巴碑-(修订版) 本书特色 赵孟頫(1254-1322年),字子昂,号松雪道人,吴兴(今浙江湖州)人。《胆巴碑》又称《帝师胆巴碑》,为赵孟頫奉元仁宗...
匋雅 本书特色 《匋雅》:不曰“瓷”而曰“匋”者,从其朔也。命之曰“雅”,盖有志而未逮也。是编综其大凡,不名一物,乃空谈名理之作。顾又以薄书鞅掌之故,思想所届,...
顾善夫书金刚经 内容简介 顾善夫,是活跃在元代大德年间的本个书家,名信,字善夫,晚号乐善处士,昆山(今江苏昆山)人。元大德初备浙江军器提举。明李日华《六研斋笔记...
1、国际安徒生奖短名单入围艺术家、陈伯吹国际儿童绘本奖得主 熊亮 主编的首部童诗诗集。2、著名诗人蓝蓝、树才倾心推荐,既适合亲子共读,也适合中小学教师用作诗歌启...
柳公权玄秘塔碑 本书特色全称《唐故左街僧录内供奉三教谈论引驾大德安国寺上座赐紫大达法师玄秘塔碑铭并序》,简称《大达法师玄秘塔碑》,唐裴休撰文,柳公权书并篆额。由...
米芾传世书法赏析 内容简介 米芾传世书法赏析 目录 行书大师米芾米芾生平简介米芾身世之谜米芾的仕途生涯米癫米芾米芾拜石米芾爱砚酷嗜书画米芾的洁癖米芾的艺术成就米...
启功给你讲书法 本书特色 《启功给你讲书法》讲的是有关书法的问题。书法书上有许多的词,有修养的人,读过许多古书的人,对于所用的词汇,所用的解释都可以体会得出来,...
中国的都市化进程已成眼前之事实。按照现有的速度来看,不远的未来将在沿海与内地出现20多个大都市圈。高度集约的方式必然会在极
宝相庄严-五百罗汉集释 本书特色 ★ 8开精装,上海文化出版社2011年3月1版1印★ 采用图文并列方式,一个页面一位罗汉像,配一文解释,并在需要的尊者条目下,...
中华人民共和国编年邮票鉴赏图典 本书特色 1992—19 中国现代科学家(三)(J)熊庆来(1893 ~ 1969), 云南弥勒人,早年留学比利时、...
范林庆书法作品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 唐白居易诗、苏轼《赤壁怀古》、毛泽东《水调歌头, 重上井冈山》、游黄山杂诗、范仲淹《岳阳楼记》、横幅临苏轼《寒食诗...
《人类的起源》每一个人类学家都梦想能发掘出人类远古祖先的一副完整的骨架,以重建人类史前时代的故事。令人兴奋的是,理查德·
《陶器生产、聚落形态与社会变迁:新石器至早期青铜时代的垣曲盆地》共包括八章:分别有,绪论,社公进化与聚落形态:相关的理论和
本书为北京大学古代文明研究中心学术丛书之一种。通过对东周时期北方系青铜文化遗存的研究,将整个文化区划分了三个阶段,反映了
电影有内涵-唯有电影.不可辜负 本书特色 《电影有内涵》是腾讯娱乐一档聚焦电影的策划报道栏目。它以现象级电影为蓝本,对它们的大卖或者高话题度做出足够理性又足够感...
云南民族民间艺术的伦理观研究 本书特色 刘红所著的《云南民族民间艺术的伦理观研究》将立足于前辈学者调查所得的丰富资料,综合考察舞蹈、美术与文学这些云南民族民间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