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艺术家与杀人犯和恐怖主义者是否彼此需要?艺术创造与暴力犯罪是否一体双生?
✔直击9·11事件,消费社会、大众媒体与爱国行为如何勾连?
✔炸弹客与艺术家互为镜像,颠覆经济与文化秩序?
✔从陀氏的《罪与罚》到科波拉的《现代启示录》,文学与电影中潜藏了怎样的越界欲望?
-----------------------------------------
★切中要害的社会调查 X 细思极恐的深度揭秘 X 自由大胆的跨文化研究
-----------------------------------------
★以尖锐的诘问打开潘多拉魔盒,如同飓风席卷世界。
-----------------------------------------
★美国杰出学者文化研究力作首译中文,知名学者陆建德、知名作家小白联袂推荐。
-----------------------------------------
★装帧由屡获“中国最美的书”殊荣的知名设计师周伟伟精心打造,完美呈现艺术与恐怖的阴郁诡谲。
=======================
【内容简介】
杀人犯、艺术家和恐怖主义者是否彼此需要?
本书探索了文学创造力与暴力,甚至与政治恐怖之间令人不安的紧密联系。作者从9·11事件谈起,论及作曲家斯托克豪森将世贸大厦遇袭称为伟大艺术这一事件,进一步揭示出,潜藏在许多浪漫主义文学幻想之下的欲望,是一种将要颠覆世界经济与文化秩序的力量。当然,这也是我们所谓的恐怖主义的欲望。作者提出,在作家和艺术家的力量逐渐消退之时,是罪犯和恐怖主义者继承了这种浪漫而又颇具毁灭性的传统。
作者在高雅和通俗艺术、虚构和真实罪案之间自由穿行,游刃有余,编织出一张冲动之网,网住人们不安的精神。
=======================
【名人推荐】
艺术的活力有赖于接连不断的“越界”,挑战陈规与传统的艺术家也是某种程度上的路西法。作者以罪与罚为主题,揭示先锋文学艺术和电影如何重塑人的意识,颠覆“存在的统一性”(叶芝语)。这本书像侦探小说一样引人入胜。
——陆建德(知名学者)
-----------------------------------------
将艺术家对越界和颠覆的渴望,与真实世界令人恐惧的暴力行为并置,不仅仅是某种隐喻。话语本身即是行动,写作,以及其他诸种艺术创造,都是一次心智事件,在艺术想象与真实行动之间,存在着某种心理同构。本书试图由此重新考虑艺术之于世界的位置:对于他们制造的破坏,越界艺术家们天然具有豁免权吗?或者,艺术家是不是应该退回其边缘一隅,不要去妄想改变世界?
——小白(知名作家)
【作者简介】
弗兰克·兰特里夏(Frank Lentricchia),杜克大学三一艺术与科学学院教授,已出版《现代主义四重奏》等十余部评论性作品。
乔迪·麦考利夫(Jody McAuliffe),杜克大学戏剧研究系和斯拉夫语言文学系副教授,导演、小说家、戏剧影视评论家。
【译者简介】
刘洋,南京大学英语系牛津大学英语系联合培养博士,现任南京大学英语系助理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早期现代英国文学和现实主义文学。
康拉德是否成功成为帝国主义种族歧视文化内部的破坏者?他是否写出了一种新的、对抗性的言论?或者,《黑暗的心》是否展示出了要做帝国秩序的发言人是多么艰难?在小说的叙事结构中,作为旁白者和甲板上马洛的倾听者的“康拉德”,以及马洛本人,似乎都在同等程度上被吸引、被震惊。在该书的最后一句话中,“康拉德”眼中的泰晤士河不是一条河,而是一条“水路”,一条帝国侵略之路,一条“光明”之路,永远通向欧洲之外——用《黑暗的心》的最后一句话来说,“通往无尽黑暗的中心”。无论如何,正是没有引号的康拉德(非马洛的听众,非小说人物,而是写出这本小说的亚里士多德式的最终讲述者)那样的人使得以下阐释成为可能,而这一点“康拉德”和马洛都不可能做到一对文明的任何一份记录同时都是对野蛮的记录。没有引号的康拉德彻底的悲观情绪正体现在他给我们的结论中,即:所有的选择都无法避免地成为噩梦,所有地方都是黑暗的中心,野蛮必定存在于文明内部,非洲和大不列颠皆是如此。在开头的几页中,“康拉德”把伦敦描述成一个野蛮之城,一个在本质上阴暗的地方。换句话说,《黑暗的心》中所描述的帝国主义只是对人之为人的野蛮性——所有文化中自带的贪婪性——的文明表达。只要有人在,就会有秩序;只要有秩序在,就会有针对反抗秩序的人的暴力:这就是康拉德这本书的论点。文明与野蛮的对立是个伪命题——库尔茨即是两者的结合,是一个令人感到尴尬的证据;而约瑟夫·康拉德则失去了希望。这也就是说:没有引号的康拉德告诉我们,实际上在帝国主义不知满足的血盆大口之外去思考和写作是不可能的——“不知满足”是因为它尊崇的价值是物质主义的——并且到了最后,不管他对现状如何不满,不管他有多么不愿意,他作为一个反物质主义的作家无法避免地会成为主流文化的传声筒,而非冒犯它的破坏者。康拉德和“康拉德”融合成了一个人物,就像马洛一样被他朋友和轮船主人(公司经理)邀...
——引自章节:第四章越界
“洪水般泛滥的”流行文化使人的意识疲于应付;我们实在太过疲于应付了,自己已变成万物秩序下的迟钝公民。越界艺术家觉得自己是这个已变成尸骸的世界的敌人——除自己作品的原创性外别无其他武器:他们是仅存的与文化作对的人类,他们若失败,则真正的武力必须登场了。
——引自章节:第二章文学恐怖主义者
朱子家训-吴茂长小楷书国学经典 本书特色 本丛书选择适合少年儿童国学启蒙的10篇内容。《朱子家训》又名《朱子治家格言》、《朱柏庐治家格言》,是以家庭道德为主的启...
本书是著名作家夏衍先生介绍电影剧本写作常识的入门性读物,内容涉及人物、结构、对话、艺术技巧等诸多最基本的常识性问题。作者
隋元公墓志铭 本书特色 我国书法艺术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风格,书家辈出,书法宝库十分丰富。为了适应广大初学者特别是中等学校学生临习传统书法的迫切需要,以及书法...
草诀歌 内容简介 该书揭示了草书笔画写法、结字规律、应用技巧等内容。书中根据其木刻本作了技术处理,并附加标准汉字释文。草诀歌 节选 书法五体真、草、隶、篆、行中...
◆句句有梗,一口气读完10000年中国艺术史◆2020年热门艺术书籍《大话西方艺术史》姐妹篇,这本句句有梗的极简艺术史又来了!◆作者多次预告,读者翘首以盼,全网...
《谈医论症话健康(第三辑)》内容简介:本书汇编整理了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从事临床工作多年、临床经验丰富的专家
元.鲜于枢行草真迹册-中国书法名碑名帖原色放大本 本书特色 鲜于枢的书法功力扎实,悬腕作字,线条圆浑、笔力遒劲,同时代的书家尝言:『困学老人善回腕,故其书圆劲,...
《中国商法体系研究》内容简介:该书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全书立足于中国的实际,对于目前国内法学界比较敏感的问题,诸如关于商法
在这个以激情爱着她的怪人的最令人惊异的需求与矛盾中,在那有可能发展为他与第一个妻子之间发生的那样激烈的争吵的不耐烦的爆发
《一片阳光(经典悦读)》内容简介:《一片阳光》为林徽因作品的选集,精选出适合青少年学生阅读的经典作品,包括散文、小说和书信
本书主要着眼于西周至汉晋时期与中西文化交流有关的珠饰种类,通过它们各自不同情况的具体梳理和分析,追溯其意匠源头;在此基础
刘有成黄山日出精品 本书特色 此书内容为刘有成先生精心绘制的以黄山日出题材的作品,刘先生主攻国画山水,甚爱黄山,其笔下的黄山气势磅礴、云雾缭绕、劲松盘绕,此书收...
TravelwithaslavefamilyastheyseekfreedominCanada,andexperienceslaveryinTheJourney...
中国艺术的生命精神 内容简介 本书内容包括:生生之源——中国艺术生命精神的根源、生生为艺——生命精神在若干艺术部类的体现、体证生生——中国艺术的生命体验理论等。...
好莱坞模式-美国电影产业研究-(第2版) 本书特色 第2版新增2016年新产业数据,以及对影视数字媒体与美国奈飞公司的深入解读美国好莱坞电影产业**手资料,学术...
《新媒体文案策划与写作(微课版 第2版)》内容简介:在信息高速传播的新媒体时代,新媒体文案只有被广泛传播才有意义,那些具有传
这是一本由英国经济学家约翰·凯所著的策略方法类作品,作者认为,在这个复杂且充满不确定性的世界中,没有所谓完全的直接。处理各类事情、实现各种复杂目标,最好方法都是...
兰花名品故事 本书特色 王者之香的中国兰花,其清雅秀丽的姿态、高洁凛然的风骨,使古往今来多少人为之倾慕,一个个兰花名品如娇女、如德人,让爱兰人趋之若鹜。围绕兰...
从壹到1000-花卉方圆纹饰设计1000例 内容简介 中国的传统装饰艺术如同中国文明史的发展,有十分悠久的历史,从北京人的出现到黄河流域的仰韶文化,人们应探索着...
虽然编剧生涯如同掷骰子一般不可预知,但这本书至少会告诉你游戏规则是什么。本书是一本实用的编剧入门教材,系统地向编剧初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