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塞书信集

黑塞书信集

作者:[德]赫尔曼·黑塞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年:2023-4

评分:9.1

ISBN:9787208181618

所属分类:行业好书

书刊介绍

内容简介

☆ 人人都爱黑塞!全球青年的心灵挚友,永远属于年轻一代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 “不要随波逐流,我们在世间最重要的事是成为自己!”聆听黑塞,成为自己

☆ 278封书信中文版重磅呈现,全景展现一代大师的生平历程和精神蜕变

☆ 经历三次婚姻、克服创作危机、穷困潦倒时还不忘救济朋友、失去祖国……关于黑塞的一切细节都在这里

☆ 了解黑塞的中国情缘:倾心禅宗,热爱中国文化,对傅聪的音乐才华赞赏有加

译者从黑塞自1892年到1962年长达70年的书信中挑选了有代表性的信件,主要包括黑塞个人的成长与发展,家庭与思想的变化,追求、奋斗、创作的历程,与父母、妻儿、姐妹的日常信件,参加社会公共活动,与同时代大家如茨威格、罗曼•罗兰、托马斯•曼等人的交往,对个体与集体、写作、文学、时事、战争、社会的观察和见解等,这些书信见证了黑塞从少年到老年的生平与经历,也呈现出半个多世纪历史交替与文化变迁的轨迹。

在这些信件中,黑塞有时谈论对文学艺术作品的看法,有时发表对社会问题的意见,有时则以散文的语言描绘自然风景、抒发人生感悟,娓娓道来,流畅生动。这些信件将黑塞还原放置于他所处的时代,立体呈现其与同时代人交错的精神世界。

黑塞的作品启迪人心,具有遒劲的气势和洞察力,也为崇高的人道主义理想和高尚的风格提供了范例。

——诺贝尔文学奖授奖词

黑塞代表了一个古老的、真正的、纯粹的、精神上的德国。他的写作充满了人道主义精神和对人类的爱心。

——德国作家 托马斯·曼

在我这一代人的数十年前,赫尔曼·黑塞已然感受到我们那种内心的骚动、那种青春时代自寻其路的固有需求——我们每个人都必须索取天经地义属于我们自己的东西:我们自己的生命。

——巴西作家 保罗·科艾略

黑塞是永远属于年轻一代的作家……读黑塞的著作时往往让人感觉好像在写我们自己,好像我们自己写下了这一切。

——黑塞作品集编者、研究者福尔克尔·米歇尔斯

作品目录

译者序:书信中的黑塞 谢莹莹
书信正文
附录一:黑塞生平及创作年表
附录二:收信人译名对照表
· · · · · ·

作者简介

赫尔曼·黑塞(Hermann Hesse,1877—1962),德国作家、诗人、评论家,20世纪最伟大的文学家之一。以《德米安:彷徨少年时》《荒原狼》《悉达多》《玻璃球游戏》等作品享誉世界文坛。1923年入瑞士籍。1946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译者简介:谢莹莹教授生于广东汕头,长于台湾,1976年辞去德国教职回国,任教于北京外国语大学德语系,1990年患脊髓恶性肿瘤,手术后卧病多年,但她凭借坚强的毅力重新投入教学和研究工作,培养了一代代优秀学子。谢莹莹多年笔耕不辍,学术成果卓著,译作包括《德米安》《盖特露德》《罗斯哈尔德》《流放的老国王》等。

王滨滨,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大学德语系,德国哥廷根大学硕士,复旦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教授(退休)。

巩婕,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大学德语系,高等教育出版社德语编辑。

精彩摘录

而我从我的立场出发,我要像席勒那样说:“我是人,‘有个性有人格的人’。”大自然是我唯一的母亲,她从未、从未对我不好过。我是人,在大自然面前,我以严肃认真和庄严虔诚的态度提出要求,要求一般的人权,然后还要特殊的人权。我坚持认为,没有什么功绩可以让我们获取真正的权利,权利来自自然,她选定我们成为这样或那样的人。即使在我自己听来也是奇异的,我还是要说:“自然完全没有赋予我这种生活在低能儿和癫痫儿之中的权利。”

——引自第15页


我不喜欢读哲学书,已经完全放弃了。一个敏感的人在兴奋地寻求真理和幸福时一定会疯掉的,人世的痛苦经常不期而至,我自己的经验是以有活力的武器,亦即美学,或者其他比哲学更有效的武器去与之对抗。

——引自第21页

相关推荐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