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室里的自画像

工作室里的自画像

作者:[意]吉奥乔·阿甘本

出版社:长江文艺出版社

出版年:2023-4

评分:9.2

ISBN:9787570230259

所属分类:行业好书

书刊介绍

内容简介

○● 一本源于工作室的回忆录,一部关乎生与死、爱与信的个人思想史 ○●

-编辑推荐-

★ 当代深具世界影响力的哲学家吉奥乔·阿甘本的晚年回忆录

★ 特别收录98幅私人图像,披露封存于工作室的生与死、爱与信、记忆与秘密

★ 马丁·海德格尔、汉娜·阿伦特、居伊·德波、英格褒·巴赫曼、让-吕克·南希、伊塔洛·卡尔维诺、皮埃尔·保罗·帕索里尼……一首友谊的回响曲,一幅精神星丛的系谱

★ 潜能、剩余、语言、姿势、敞开、幼年……一场概念的考古之旅,一部个人的思想阅读史

★ “与一种诗意的实践保持联系的生命形式,不论是什么,总在工作室里,总在他的工作室里。”

-内容简介-

“我正在这本书中做什么?”

“我难道不是冒险把我的工作室变成一间小博物馆,并亲自给读者们当导游吗?”

这本书是一幅阿甘本的自画像。

借用艺术史上耳熟能详的图像主题,哲学家吉奥乔·阿甘本向自己发起一项挑战——不书写一部常规的回忆录,而是绘制一幅“工作室里的自画像”。

从工作室出发,以栖居其间的照片、手迹、书籍、摆件等珍贵物品的图像作为绘制的起点,阿甘本的每一道笔触描绘的都是他生命中的人与物——从哲学家到艺术家,从诗歌到音乐,从法国研讨班期间对海德格尔的切近,到他对本雅明手稿和踪迹的追寻,从薇依的伦敦文稿、对阿伦特的致信、麦尔维尔的神学,到夜空中星辰所发出的关乎正义的质询——一切塑形其生命的思想,一切滋养其写作的相遇。

由此,阿甘本完成了这项自我挑战:通过仅仅谈论他人来谈论自己,通过工作室里的图像与优雅的散文式写作的并置,重绘了自己与生命中亲历的人与物的紧密联系,进而对自己作为哲学家的生命历程,展开了繁复而致密的回忆、反思……

作品目录

总序|重拾拜德雅之学
工作室里的自画像
译注
图片说明
· · · · · ·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

吉奥乔·阿甘本(Giorgio Agamben,1942— ),意大利哲学家,当代具有世界影响力的思想家之一。代表作为“神圣人”系列。拜德雅已出阿甘本著作:《语言的圣礼:誓言考古学》、《宁芙》、《奇遇》、《普尔奇内拉或献给孩童的嬉游曲》、《品味》、《什么是哲学?》、《什么是真实?物理天才马约拉纳的失踪》、《业:简论行动、过错和姿势》、《工作室里的自画像》。

-译者简介-

尉光吉,中国人民大学哲学博士,南京大学艺术学院助理研究员。出版有《不可言明的共通体》(与夏可君合译)、《艺术与诸众:论艺术的九封信》、《奇遇》、《普尔奇内拉或献给孩童的嬉游曲》、《不可能》、《爱情发明家》等译著,编有《对诗歌的反叛:安托南·阿尔托文集》。

精彩摘录

对于人们喜爱的一位作者,发觉其局限的难题已由柯勒律治(Coleridge)(在谈及阅读柏拉图的困难时)以一种解释学原则的形式表达了出来,我曾试着尽可能地追随这一原则:“除非你理解作者的无知,不然就假定你对作者的理解无所知。”稍加修改,它还可以这样表述:“如果你以为自己理解一位作者理解的内容,那么别因此确定自己理解其不理解的内容。”当我们觉得自己看出一位作者的局限或不一致时,我们最好怀疑一下自己对其无知的理解。这就是为什么,与其揭发其被假定矛盾之处,我更愿探寻那些矛盾背后仍未说出的东西,这才是对作者的理解和深化。

——引自第55页


“如人所能地,也就是,根据一种至今无法破解其法则,却能在其发生的同时予以经历的必然性,也就是,出于偶然,日复一日、年复年度过的生活,剩下了什么?”回答是,剩下了,如果有剩下的,“人之所是,人曾经之所是:对‘美’的记忆,就像普罗提诺会说的,以及让此记忆保持鲜活的能力。剩下了爱,如果人认得爱,剩下了对高尚行为的热情,对在生命碎屑里留痕的高贵和价值的热情。剩下了,如果有剩下的,让善保持为善、让恶保持为恶、绝对不变的能力。剩下了曾经之所是,值得继续和延续的东西,是者(cichesta)”。

——引自第29页

相关推荐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