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吕弗: 我生命中的电影

特吕弗: 我生命中的电影

作者:[法]弗朗索瓦·特吕弗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出版年:2023-4

评分:8.5

ISBN:9787521752915

所属分类:行业好书

书刊介绍

内容简介

【编辑推荐】

★殿堂级导演特吕弗亲自编选百余篇影评结集

★回溯大师眼中的影史与经典,展示电影发展的珍贵资料,畅谈电影美学的基础与核心,向诸多电影英雄致敬

★犀利,厚重,深刻,展示特吕弗如何从一个犀利乃至有些刻薄的影评人,转变成一个成熟但又不拘泥于传统条条框框的导演。

【 内容简介】

弗朗索瓦·特吕弗的电影以一种无关陈词滥调、与任性的虚无主义截然不同的顺从感记录了生活的灰暗和平淡,叩响了无数人的心门。而在作为新浪潮电影大师成名前,特吕弗已是著名电影评论家,他的影评内容丰富、个性鲜明、不拘一格,展示着他对电影的独特见解。

《我生命中的电影》是特吕弗亲自编选的影评集,囊括了百余篇文章,向自默片以来的诸多电影英雄致敬。见证了特吕弗在拍摄电影的同时从事的写作活动,展示着他对电影的巨大热情与其磅礴的生命力,为电影爱好者进一步了解这位伟大的法国新浪潮电影大师的创作和思维提供了第一手的翔实资料。

【媒体推荐】

弗朗索瓦·特吕弗的去世使电影失去了一个伟人,一个无法替代的伟人。——《电影手册》

特吕弗是一位安静的革命者,以传统的方式拍摄最不传统的电影。——《纽约时报》

我非常喜欢特吕弗的电影,他是一个才华横溢、富有魅力的导演。——伍迪·艾伦

欧洲的电影大概在特吕弗那一辈之后开始就往下走了。——蔡明亮

作者简介

弗朗索瓦·特吕弗

François Truffaut

新浪潮电影的领军人物,法国有史以来最受欢迎、最成功的电影导演,也是电影史上最重要的导演之一。特吕弗从小酷爱文学和电影,15岁在巴黎发起电影俱乐部,后在《电影手册》和《艺术》杂志任编辑和撰稿人,成为著名影评家。他的电影名作有《四百击》《日以继夜》《阿黛尔·雨果的故事》等。

黄渊

毕业于上海外国语大学法语专业,译有《陆上行舟:赫尔佐格谈电影》《我生命中的电影》《与奥逊·威尔斯共进午餐》《我写不下去了。我要写下去!:编剧的诞生》等。

精彩摘录

靠着一定数量的陈词滥调,电影幸存下来并且/或者杀死它自己,这些陈词滥调令编剧的工作变得复杂,他们总是一开始便已被钉死在框框之中。现在的电影里,小偷没法成为可爱的人物,除非他是出于英雄主义和慷慨气概而去抢劫的……同样的,一个通奸的女人也必须得是个让人厌恶的家伙,除非她丈夫是个真正的垃圾或没用的东西,或者她的情人是片中享有声望的主人公。如果说有那么多电影从一开始就差劲得令人生气,那是因为它们奴性地服从于按观众习惯所假定出来的那些规则。但事实上,观众不必具有颠覆性,只要有文化,就能产生反作用,对创作者希望我们觉得可憎的人物产生同情,而那些所谓值得同情的角色却是如此的矫揉造作。

——引自第201页


当我还是影评人的那个时代,电影虽然不像今天那么“聪明”和“个人化”,但却往往更有活力。我之所以为这两个词加引号,是因为我相信,其实当时并不缺少聪明的导演,但他们为保持电影的普及性,将自己的个性掩盖了起来。聪明被留在了摄影机的背后,无需将它全都摆在银幕上。同时,我们必须承认,更重要、更深邃的话语都是在现实生活中,在饭桌上说出来的,而非从人工制造的电影对白中传达出来;而更大胆的事也尽在卧室或别处发生,而非出电影的爱情戏中。

——引自第5页

相关推荐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