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个生存不稳定、看不见未来而只能活在当下的人,都正在滑落为朝不保夕的人。
他们是谁?为何如此?我们该如何避免成为他们?
——————
★ 《不稳定的无产者》简体中文版迟到12年终于面世
★ 让全球打工人无比共情的劳动研究力作
★ 理解全球化市场中劳动者悲歌的必读之书
★ 2011年英文原版出版至今,重印近40次
★ 全民基本收入倡导者、英国社会科学院院士盖伊·斯坦丁代表作
——————
◌ 如果你的收入来源和金额不确定
◌ 如果你正在从事兼职工作或打零工,工作临时化
◌ 如果你在工作中很难培养和提高一定的工作技能
◌ 如果你的工时过长,工作内容或地点经常变动且不受自己控制
◌ 如果你担心自己随时被炒鱿鱼,只好在办公室听话且上进
◌ 如果你在肉眼可见的未来无法升职,也无法预期收入的增长
◌ 如果你对工作或老板不满,也很难通过发声渠道表达不满
◌ 如果你遇上疾病、事故等意外,家庭和公司都无法给你补偿或支持
一旦你符合越多以上的描述,你就越可能成为盖伊·斯坦丁所定义的“朝不保夕的人”。
——————
20世纪70年代以来,新自由主义推动全球资本主义扩张,一些国家的政府强调通过增加劳动力市场的弹性,将风险转嫁给劳动者,让企业得以提高效率、适应国际竞争。在这股浪潮中,传统工人阶级在20世纪60年代争取而来的稳定就业和社会福利被不断侵蚀,劳动者的工时、薪资、工作地点,甚至工作内容都可以被轻易变更。
非正式工或临时工、兼职工作者、自雇职业者、实习生、老年工人、移民工人,甚至高技能的知识或创意劳动者等,都正在沦为朝不保夕的人。他们低薪、收入不稳定、工作临时化、岗位可替代性高、身兼数职、难以提升工作技能,时刻面临失业和就业不足的风险,缺乏稳定的雇佣关系和社会保障,更遑论就劳动者身份建立归属感和集体认同。
本书以朝不保夕群体的恐惧和欲望作为经济思考的核心,剖析该群体崛起的缘由和组成分子的样貌,反思他们为何会听信政治谗言而堕入民粹主义的深渊,并提出要获得应有的自由与安全,基本收入方案可取且必要。
——————
※ 盖伊·斯坦丁常年研究“朝不保夕的人”(precariat,也译为“不稳定的无产者”“岌岌可危阶级”“危难工人”“危产阶级”“流众”等,是劳工研究领域的重要概念)。本书汇集了他的研究精华,是他首次深入剖析该群体的著作,初版于2011年,正值2008年全球经济危机后。而此次引进的是2021年新冠疫情特别版,斯坦丁撰写了长达上万字的新版序言。
※ 本书初版以来,学界围绕“precariat”的概念争论不休,将“precariat”称作一个“阶级”或许仍有待商榷,但斯坦丁早在2011年就概述的现象和趋势,至今仍能带来启示。当劳动力弹性机制被极大地鼓励和引导,政府和企业为创造就业岗位、释放经济潜能而兴奋的同时,却选择性无视了劳动者社会收入下降、社会福利缺失的现实。
※ 如今,少数“食利者”除外,包含底层劳动者甚至是普通白领的所有人都被不稳定的劳动和“工作”紧紧束缚着,不敢病、不敢勇、不敢杠、不敢停下来,极度缺乏基本安全感。每个人都可能沦为朝不保夕的人,正是出于这份忧虑,阅读本书时,我们会产生一种惊心动魄的、不断带入自身处境的体验。
※ 占领华尔街运动、特朗普当选美国总统、英国脱欧、欧洲国家拒斥移民工人的排外浪潮等事件,反映了相对剥夺感蕞深、蕞弱势的朝不保夕群体在饱受愤怒、焦虑、异化等情绪折磨后而陷入绝望、变得机会主义,转而点燃民粹主义火苗的现实,并助推了更深层的政治和社会危机。斯坦丁提出,必须正视朝不保夕群体的诉求,警惕社会戾气和民粹主义造成的不良影响,并为打造一个更公平的社会提供了指引。
盖伊·斯坦丁(Guy Standing),英国伦敦大学亚非学院经济学家,“基本收入地球网络”(BIEN)联合创始人、现任名誉联合主席。曾任巴斯大学经济安全教授,莫纳什大学劳动经济学教授,世界银行、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和欧洲委员会等国际组织的顾问。著有《基本收入》等。
乔治·曼恩(George Mann)英国作家及编辑,《星期日泰晤士报》上榜畅销小说作者。主要致力于类型小说的创作,如《纽伯里与霍布斯》系列、夏洛克·福尔摩斯的新...
《Effective UI:软件用户体验艺术》主要内容简介:在体验经济时代,越来越多的公司都意识到这一点:用户期望能与桌面和网络应用轻松、流畅的交互,从而获得愉...
Inthisrichlyarguedandprovocativebook,DavidDavieselaboratesanddefendsabroadconcep...
《从企业级开发到云原生微服务:Spring Boot实战》内容简介:本书以Spring 5.2和Spring Boot 2.2为基础,系统地讲解了在日常企业级
【英】奈杰尔·麦克雷里(Nigel McCrery)奈杰尔·麦克雷里是BBC电视编剧,1990年加入BBC公司之前是一名警官,对法医学有着浓厚的兴趣。加入BBC...
罗伯特・斯莱特,赚写企业传记的高手。他曾是惟一能深入到通用电气内部了解实际运作的媒体记者,所写的《杰克・韦尔奇与通用之道》更是名噪一时的畅销书。他为《时代周刊》...
德国心理学经典畅销作品第6版,整合想象力疗法与资源取向,激活应对创伤的自愈力,建立内在的安全岛。29幅彩色绘画作品,展示陷入悲伤的人无法用言语表达的心境。要一直...
北京时代华文书局死亡的视线:医学.谋杀指控与临终抉择争议 本书特色 瑞士是世界上*可以协助外籍公民实施安乐死的国家;在意大利,选择安乐死的天主教徒会被拒绝举行天...
建筑艺术与文化系列读本.第一辑:建筑意 本书特色 建筑同绘画、音乐等其他艺术形式一样,是一种更具实体感和空间感的艺术形式,其中自蕴有深意,就如同“诗意”、“画意...
沈醉(1914—1996),原国民党陆军中将,深得军统特务头子戴笠的信任,28岁任军统局总务处少将处长。在军统局素以年纪小、资格老著称。1949年12月被卢汉扣...
作者简介松本大洋,日本漫画家,1967年出生于东京,曾就读于和光大学文学部艺术学科,大二退学,专注漫画创作。他的漫画多以运动和斗争为题材,以独特的笔触表现男性化...
庄圆法师,1959年出生于中国台北,自幼即表现出深厚的佛缘,38岁时顿悟佛缘。多年来在台湾开设讲座,引起极为热烈的反响,被誉为最受欢迎的心灵法师。其畅销的精讲佛...
作品目录前言第一节 地理环境与历史概况第二节 发掘经过一 宣化辽墓的发现和首次发掘二 1989年M2和M3的清理三 1990年M4的清
本书是“林汉达通俗历史经典”之一,从周平王迁都洛邑写起,到秦始皇统一中原为止,以《左传》《史记》等正史所载为基础,一百八十个故事按时间顺序编排,既独立成篇.又相...
威廉·莎士比亚(1564-1616)出生于埃文河畔斯特拉特福并在那里长大。25岁时,莎士比亚离开斯特拉特福的妻儿,搬到伦敦,开始在环球剧院做演员并开始写作。莎士...
林栢濬先后就读于韩国首尔大学数学专业和美国印第安纳州立大学计算机科学专业。曾在三星SDS、新泽西朗讯科技公司工作,现在华尔街利用Java、C#、Scala等语言...
秘传眼科七十二症全书-古医籍稀见版本影印存真文库 本书特色 《秘传眼科七十二症全书》共六卷。卷一、卷二收集《内经》以下有关论述,如目睛生理、五轮八廓理论、目疾致...
年轻人的生活,没有容易二字一部写尽年轻人的迷茫和坠落的小说让百万年轻人惊呼:“这本书简直在窥视我的生活!”年轻时有着最多的梦想,口袋里的钱却少得可怜。这个故事会...
在这本名为《玉米》的书中,我们看到的首先是“人”,令人难忘的人。姐姐玉米是宽阔的,她像鹰,她是王者,她属于白天,她的体内有浩浩荡荡的长风;而玉秀和玉秧属于夜晚,...
中国的抗日战争、战后欧洲的经济复兴和政治博弈、六七十年代的美国总统竞选和肯尼迪家族的悲剧——美国传奇记者白修德的回忆录不仅记录了自己跌宕起伏的一生,还将20世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