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地球2电影制作手记

流浪地球2电影制作手记

作者:朔方 等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出版年:2023-4-25

评分:9.3

ISBN:9787521749724

所属分类:行业好书

书刊介绍

内容简介

朔方,电影监制、策划、制片人、专栏作者,参与策划、制作超20部院线电影,全球票房超30亿美元;专注内容产品行业发展研究和电影工业化流程管理,并不断发掘创意人才和创意内容。主要参与电影作品有《流浪地球》《中国合伙人2》 等,图书作品有 《流浪地球电影制作手记》《流浪地球2电影制作手记》。

作品目录

寄语 刘慈欣/傅若清/吴京
编者序 因为山就在那里
第一幕 再次冒险
无知无畏再出发
世界观:十万字之求索
剧本:视觉化升级
第二幕跨越极限
美术:没想到是从零开始
摄影:多往河里扔些石头
演员:每个人都是主人公
导演组:超额迭代
第三幕 试炼之路
剪辑:前所未有的危险
视效:从未有过的挑战
声音:无声,不是没声
工业化:一直在路上
欢迎加入流浪地球世界
电影《流浪地球》世界观
电影《流浪地球》编年史
结语
主创名单
· · · · · ·

作者简介

朔方,电影监制、策划、制片人、专栏作者,参与策划、制作超20部院线电影,全球票房超30亿美元;专注内容产品行业发展研究和电影工业化流程管理,并不断发掘创意人才和创意内容。主要参与电影作品有《流浪地球》《中国合伙人2》 等,图书作品有 《流浪地球电影制作手记》《流浪地球2电影制作手记》。

精彩摘录

郭帆:一部电影是有时长限制的,所有人都不会同意我们做一部四小时的电影。如果讲故事的同时,还要呈现这个世界的丰富细节,电影肯定会有更高的信息密度;也就是说,要在每一帧画面中,呈现出与人物、叙事、场景、道具,还有背后所蕴含的世界观相关的巨大信息量。我的感觉是,越年轻的观众可能对信息吸收得越快、接受度越高?我姥爷九十五岁了,看新闻的时候会问我,他们说话怎么这么快?但我听就是正常语速,甚至觉得有点慢;比我们更年轻的观众,特别是00后,吸收信息的速度极其之快。看视频的同时别说看弹幕了,还可以打弹幕,还都用1.5倍速、2倍速看。所以我们也敢于积极地呈现高信息密度来匹配观众对画面的理解效率。但又发现什么新问题呢?这回可能做过头了。现在的信息量极大,在视觉、听觉、故事情节、人物方面都是。第一版剪辑出来的时候我们才发现,可能触碰到了某种极限,那是一个电影所能承载的内容的极限。也许在单场戏里,观众来得及去消化这些信息,看完还能琢磨一下,但如果十场戏都是这样就不行了。长时间被高密度信息轰炸,观众会疲惫。所以我们需要做简化的工作。

——引自章节:第一幕再次冒险


美术制作统筹冉昕:这次的视觉设计工作,是在流浪地球世界里贯穿了一条访客路线。你可以从加蓬UEG(联合政府)基地出发,坐着太空电梯,在九个G的重力“压迫”下前往空间站,如果中间没有晕倒,你会看到还在建设当中的巨大的行星发动机;到了空间站,可以坐摆渡船去到月球基地,当你坐着月球车抵达“逐月”卫星发动机,你能看到巨大的蔚蓝地球就在你眼前,而地球不是一个孤零零的远景,在它和你所站的地方之间,你刚才搭乘的各种装置、载具实现了可见的物理连接。回到地球,你还可以到纽约的联合政府大会现场、在44街的热狗摊买上一顿午餐,再回到北京航天中心找MOSS聊天,坐着战斗机飞到上海韩朵朵家阳台……

——引自章节:第二幕跨越极限

相关推荐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