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

图像

作者:[意] 里卡尔多·法尔奇内利

出版社:贵州人民出版社

出版年:2023-5-10

评分:9.6

ISBN:9787221176257

所属分类:行业好书

书刊介绍

内容简介

图像无处不在。

然而,为何有些图片能得到成千上万个赞,甚至成为视觉文化的标志,有些则不会?图像是如何俘获、惊艳、催眠我们的?

里卡尔多·法尔奇内利采用了完全不同于以往艺术书籍的范式,将文艺复兴的绘画与库布里克的电影放在一起,将抽象艺术与当代广告对比,解释了图像是如何被设计、创造的。

阅读这本书,仿佛进入了一流画家、导演、摄影师的工作室,深刻了解图像创作背后的秘密。

————

编辑推荐:

★图像、视频创作者不可错过的宝典 焦点、构图、光线、大小、比例、色调……是什么决定了一个画面的成败。大量经典图像的对比案例,揭开图像创作的秘密。

★纵览千年图像史,寻找变与不变的创作规律 从洞穴壁画、油画、素描到照片、电影,再到广告、自拍,是什么造就了如今流行的图像和我们的视觉审美。当你拿起手机拍照时,你的心理和15世纪的人并无不同。

★进入现实中不可能存在的大师课 凡·高、塞尚、小津安二郎、斯皮尔伯格……阅读本书,仿佛进入古往今来一流艺术家的工作室,在对经典作品的分析中,学习大师的创作技巧。

★500张跨时代跨媒体的代表性图片,开启奇妙的艺术之旅 从提香的画作到杜嘉班纳的广告,从《最后的晚餐》到库布里克的《闪灵》,作者从绵延数千年的图像史中精选500张图片,引导读者在图像的历史中巡游,享受极致的视觉盛宴。

————

读者评论:

伟大是唯一能想到的词。我发现多年来研究的概念与当代图像的使用有关。具体和超级有趣的相似之处,让我们能够更批判性地解读我们在社交网络上不断看到的图像。法尔奇内利是当代意大利最好的作家之一,文章清晰而不晦涩,有具体的例子,甚至有点讽刺意味。

一本激发想象力和创造力的书,在瞬息万变的世界里展示了一幅图像的方方面面,从艺术作品到Instagram上的自拍。这是一部关于图像的历史及其多重意义的杰作。

如果你对艺术、摄影、设计感兴趣或者只是有点好奇,这本书就是为你准备的。它的信息非常丰富,作者所举的例子都在书上,这样即使是新手也能跟着理解作者所表达的概念。我认为这本书绝对不能错过。

——亚马逊读者评论

一种凝视的简史,所有的视觉表达形式都在一起:壁画、油画、素描、照片、漫画、instagrams、剪报。里卡多·法尔奇内利知道如何使用准确的语言,插入有趣的历史轶事,并通过技术概念来完成他的写作。他是这个时代最优秀的写作者。

——GOODREADS读者评论

作品目录

一 空间
正中央的力量
外围的吸引力
二 形
矩形的胜利
黄金矩形与工业比例
金色心理边框
深渊迷雾
三 感知
印象派的手臂
门与肖像画
意外访客
四 机制
路、布、刀、枪
树的推力
焦点的发现
五 拓扑结构
重力来自观看者的眼睛
天使与恶魔的方向
关于对角线的许多争论
六 构图
盆盆罐罐的形而上学
总体观感理论
地平线规则
希区柯克的天平
小鹿需要空间
记者的膝盖
七 媒介
面孔的尺寸
剪刀的审美感知
斗牛士的命运
如何构建“天堂”
注释说明
图片索引
参考书目
人名索引
· · · · · ·

作者简介

里卡尔多·法尔奇内利(Riccardo Falcinelli)

1973年出生

平面设计师,设计理论家

在伦敦中央圣马丁艺术与设计学院学习后,毕业于罗马大学意大利文学专业。曾为意大利多家出版社策划和设计书籍。自2012 年起,在罗马工艺美术高等学院教授感知心理学。

其著 作《视觉设计的便携式批判》令人将其视为对当今设计最具独特理念的人物之一。另著有《色彩:颜色如何改变我们的视觉》(未读出版)一书,亦收获大量好评。

精彩摘录

稍微研究一下裸体画就会发现,大多数男性裸体画采用站姿,而女性裸体画则多为卧姿。因此,男性裸体画大多为竖向,女性则大多为横向。在历史层面上,可以从委托人一方找到原因。多个世纪以来,委托人主要是男性。于是,他们在委托绘制男性裸体画的时候,会要求展现力量感、英雄主义,也就是委托人本人认同的价值观;在委托绘制女性裸体画的时候,则会将画中人视为猎物,视为可以享用的性欲对象。画中人因站姿而主动,因卧姿而被动,这里的主动和被动,既有其表面含义,也有引申比喻。画中的女人通常在睡觉,或者望向别处,这个细节也并非偶然。她们并不知道正在被人观视。而能够主宰局势的,恰恰是偷看的人。偶尔画中也会出现卧姿男性裸体。此时,他要么死了,要么暗含同性恋含义。

——引自章节:黄金矩形与工业比例


“正中央”是特定历史时期的一种习惯,不过其基础则是一种心理倾向。例如,在研究儿童画时,人们发现,孩子往往从纸张中间开始涂画,很少在纸边上画画。事实上,在纸边上画画的情形,可以被当作心理问题的征兆;选择外围区域这一行为,似乎象征了内心世界的边缘化倾向。但这样一刀切的做法也有危险:要知道,大多数孩子的确会从中间开始画,但他们也是在精确规则的引导下才产生了空间这一概念。A4纸并不是大自然的产物,当我们将一张纸放到孩子面前时,已经是在把他往文化束栏里推。想象一下,如果没有纸张、没有桌子,孩子会怎样画画?在沙滩或地面上涂画时,他还怎么去找正中央?他还会去找正中央吗?实际上,有一点相当值得思考:第一次给孩子纸的时候(通常在一岁以内),孩子会把蜡笔画得到处都是,纸上、桌上、手上;尽管有纸在,但孩子并没有感受到纸张边界的重要性。几个月大的孩子还不知道什么是视野,也不知道什么是边框。

——引自章节:正中央的力量

相关推荐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