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从英国语言文学这门学科的起源开始,以自由人文主义为开端,指明了英国文学批评发展的过程中存在两条“轨迹”:一条轨迹可称之为“实用批评”,往往围绕具体作家作品做深入分析,由此产生出“细读”传统;另一条轨迹在方法上更多是理念先行,倾向于思考有关文学的一般问题。之后,以自由人文主义为背景,解读了结构主义、后结构主义和解构、后现代主义、精神分析批评、女性主义批评、同性恋批评、马克思主义批评、新历史主义、文化唯物主义、后殖民批评、文体学、叙事学和生态批评等方面的内容。
作者在文学理论课程和本书中提倡一种“理论阅读结合文本阅读”的模式,选出一些重要问题、例证,或关键性文章,供读者做更细致入微的研读,讲解明晰、例证确凿。“各流派在做什么”板块简明扼要地总结了各派理论,“读一读,想一想”给读者一些“贴身”经验,去了解何谓文学理论,它又产生出哪些问题,使读者亲身参与其中。最后,作者还列出来了文献选读,供读者做延伸阅读。巴里认为,各派理论并不难懂,只是过往的叙述语言过于艰涩,因此他的讲解通俗易懂,适合文学理论和文化理论入门级读者阅读。
★编辑推荐
1.本书1995年首版,作者彼得·巴里是阿伯里斯特威斯大学英语系教授,自1981年开始,常年教授文学理论课程,他在南安普顿的LSU高等教育学院开设的文学理论课是英国教育史上最初为本科生开设的文学理论课。
2.本书是作者多年研究和经验的总结,经过三 次修订和增补,已经成为英美文学理论方面的经典入门教材,累计销量超过35万册,被誉为“在塑造英国和北美的理论教学方面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第三版豆瓣评分9.1。
3.结构主义、后结构主义和解构、后现代主义、精神分析批评、女性主义批评、同性恋批评、马克思主义批评、新历史主义、文化唯物主义、后殖民批评、文体学、叙事学和生态批评等重要文学理论全覆盖。
4.新版增补修订了关于“人类世”“融通性”和“后人类主义”等新理论的章节,文献选读部分也得到了更新。
5.清晰而专业地阐明了各种令人眼花缭乱的理论方法、各家各派理论家,以及各种技术术语。许多书籍对理论家和他们所代表的理论都带有特定立场,本书与之不同,让读者先掌握基本原理和概念,然后再发展自己的观点。
6.作者认为,文学理论并不晦涩难懂,提倡一种“理论阅读结合文本阅读”的模式,选出一些重要问题、例证,或关键性文章,供读者做更细致入微的研读,讲解明晰、例证确凿。
7.对于文学相关专业的新生、考研的学生、高校开设文学理论课程老师和有自学文学理论需求的学生来说,本书是一本完整的教科书,编排科学、简练、内容深入浅出。
彼得·巴里 (Peter Barry),阿伯里斯特威斯大学英语系名誉教授,擅长研究当代诗歌和文学理论。他担任编辑在《英语协会期刊》工作了20年,是阿伯里斯特威斯大学诗歌工作坊的活跃成员。他在南安普顿的 LSU 高等教育学院开设的文学理论课是英国教育史上最初为本科生开设的文学理论课。巴里几乎每年都会在牛津大学雷利学院(Rewley House,Oxford)的文学理论日上一节课,将三种到四种理论应用到不同的短篇文学文本阐释中,他的《理论入门》一书,已经出版到第四版,累计销量已经超过35万册,本书被誉为“在塑造英国和北美的理论教学方面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今日之女性文学批评是20世纪60年代“妇女运动”的直接产物那是一次从一开始就带有浓厚文学色彩的运动,因为它意识到了文学塑造妇女形象所产生的作用,进而将挑战妇女在文学中的传统形象,质疑其权威性和连贯性视为自身的核心任务。从这一意义上说,妇女运动从根本上同图书和文学相关,因此不能把女性主义批评视为女性主义的子系或旁,前者可能已经偏离了妇女运动的终极目标,而是其影响人们的日常行为和态度的实践方式之一。女性主义批评在做什么?1。重新思考正典,希望重新发掘女性作家的文本。2。重新评价女性体验。3。审视文学中女性和男性作家对女性的表征。4。挑战视女性为“他者”、“匮乏”为“自然的一部分”之类的观点5。审视文本和生活中的权力关系,希望能够打破这种关系,视阅读为政治,因为它能够揭示父权的范围。6。认识到在将社会性、建构性的事物改造成透明的“自然”时,语言所起到的作用。7。提出质疑,男性和女性的区别究竟在于生理,或在于社会建构。8。探索是否存在着女性语言,如果它存在,是否也能为男性所使用。9。“重读”心理分析,进一步探讨男性和女性的身份问题。10。质疑流行的“作者之死”的观点,提出这样一个问题:是否仅仅存在着“构建于话语中的主体位置”,或者,与之相反,体验(例如,黑人女性、同性恋女性)オ是一切的核心11。弄清所谓“中性”或“主流”批评的意识形态基础。男性成长小说:自我发现女性成长小说:焦虑和自我否定(社会阉割:为了被环境所接受,成为公认的“女性“,女主人公必须放弃那些男性习以为常的掌握自己命运的权利。),而这恰恰是“女性教育的最结果“。
——引自章节:女性主义批评在做什么?
我们感到,仿佛自己在做出抉择,可实际上根本就没有抉择的余地。阿尔都塞称此种“伎俩”为质询(interpellation)。阿尔都塞说,资本主义正是因此种“伎俩”而繁荣,它让你感自己是个自由的个体(你可以选你喜欢的任何颜色),可实际上却不给你任何选择的余地(只要是黑色就行)。民主让我们觉得自己在选择政府,可实际上无论什么政党,一且当政,它们之间的差别远比政治辞令要小得多。阿尔都塞用质询这个术语表示,个体受鼓励,视自己为自由实体,不受各种社会力量的控制,它解释了无须暴力维持的控制结构,因而也延续了财富和权力集中于少数人中的社会构成。意识形态力量最终要超出物质性力量。葛兰西对比了统治和霸权两个概念,前者指直接政治控制,必要时可诉诸暴力;后者则是“全部生活过程,由特定、主导的意志、价值、信念加以组织,可抽象统称为世界观或阶级观”。威廉斯将霸权同文化在一般意义上相联系,在特定意义上同意识形态相联系,它如内置的社会控制形式,某些观点显得“出于自然”,或干脆彻底隐形,仿佛事物“原本就是如此”。
——引自章节:当前:阿尔都塞的影响
主编 赵清 国际平面设计联盟( AGI )会员,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书籍设计艺术委员会副主任,深圳平面设计师协会 (GDC) 会员,南京平面设计师联盟创始人。 2...
精彩摘录一只雄鸡忽然啼起来,并且急忙拍着翅膀,响应它的是一头拴着的牛犊不急不忙的哞哞声。“哎呀,多好的燕麦啊!”传来我的
作品目录引言第一章 佛教与印度固有文化的关系第一节:印度文化的发展第二节:各派哲学的兴趣第二章 教主释迦牟尼的事迹第一节:
实用电工控制线路及应用 本书特色 本书是为了很好地满足想要学习电工技术的人员编写的。本书由浅入深地介绍了电工控制线路及应用。内容包括:电气图形符号、常用器件的结...
2009年,在酒池和药堆里打滚了近40年后,奥兹•奥斯本决心远离毒品,于是去一位医生那儿寻求帮助。“我骑四轮摩托摔断脖子和八根肋骨,昏迷期间两次险些挂掉……我在...
高木直子,1974年出生于日本三重县。插画家。小时候也和许多女孩一样,说“想开花店”“想开面包店”一类的话。但上了初中之后,开始觉得自己还蛮喜欢画画的。高中时代...
作品目录群仙拜寿王母图 / 4道行十四像/ 6道家长生不死梦/ 8编者序:道教是中国的根柢/ 10本书内容导航/ 18第1章 盛衰不息 道教
三十八年來《歷史與思想》不斷重印,是我的著作中流傳最廣而且持續最久的一部,在我個人的學術生命中具有極不尋常的意義。──余英時(中央研究院院士、2006年克魯格獎...
这本书涵盖了Web开发的方方面面,可以分为如下部分:1. 使用最新的Flask 0.11进行Web开发,学习Jinja2、Flask-Script、Flask-...
Sheldon M. Ross 世界著名的应用概率专家和统计学家,现为南加州大学工业与系统工程系Epstein讲座教授。他于1968年在斯坦福大学获得统计学博士...
作品目录何谓托尔特克引子:不怕雾的镜子教化与现世梦境第一约——不妄作评判第二约——不受别人影响第三约——不作假设第四约—
文言文之外,明清间在华耶稣会士也常以白话文著译,而其集大成者,非属乾嘉年间法国耶稣会士贺清泰(Louis de Poirot, 1735-1814)中译的《古新...
马丁·巴蒂尔达,波兰作家,为《巫师的世界》《巫师之昆特牌设定集》等多部游戏设定集主笔。
FramedinthedoorwayofPoirotsbedroomstoodanuninvitedguest,coatedfromheadtofootindu...
该书系田海博士论文的改进本,也是近年出版的非常重要的关于中国教派的西方作品。田海写这本书有三个目的:1.重新建构中国教派运动的社会历史;2.研究“白莲社”及“白...
莱行乐1971年出生。历任FAE(应用工程师)、营销企划、业务以及产品开发主管等职务。他是人文科技产业教育协会创始会员,拥有PMP国际项目管理师资格,也从事iP...
弘扬传承与超越-中国智慧生态城市规划建设的理论与实践 本书特色 一般来说,大多数人会认为:生态城市、低碳城市、智慧城市等新概念一般都来自发达国家,是西方先进文明...
通过《别让朋友害了你》这本书,作者简·杨格想帮助人们了解遭遇背叛的原因,进而帮助他们扭转整个局面,为他们找出应对措施。同
作品目录http://www.mh.sinica.edu.tw/PGPublication_Detail.aspx?tmid=3&mid=62&...
大萌原名,李伟,一个对世界上瘾的90后大男孩。青年作家、掌阅签约旅行作者、纪实公益摄影师、民宿体验师、资深沙发客。一个背包,一部相机,走过108个中国城市,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