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学家的修养和技艺

历史学家的修养和技艺

作者:李剑鸣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出版年:2023-6

ISBN:9787100214735

所属分类:行业好书

书刊介绍

内容简介

李剑鸣,湖南常德人,曾执教于湘潭大学、南开大学和北京大学,现为复旦大学历史学系教授。曾任中国美国史研究会理事长,兼任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国家社科基金评审委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著有《大转折的年代:美国进步主义运动研究》(1992年)、《文化的边疆:美国印第安人与白人文化关系史论》(1994年)、《美国的奠基时代(1585—1775)》(2001年)、《“克罗齐命题”的当代回响:中美两国美国史研究的趋向》(2016年)、《美国社会和政治史管窥》(2021年)、《美国建国时期政治文化的主流》(2023年)等。

作者简介

李剑鸣,湖南常德人,曾执教于湘潭大学、南开大学和北京大学,现为复旦大学历史学系教授。曾任中国美国史研究会理事长,兼任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国家社科基金评审委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著有《大转折的年代:美国进步主义运动研究》(1992年)、《文化的边疆:美国印第安人与白人文化关系史论》(1994年)、《美国的奠基时代(1585—1775)》(2001年)、《“克罗齐命题”的当代回响:中美两国美国史研究的趋向》(2016年)、《美国社会和政治史管窥》(2021年)、《美国建国时期政治文化的主流》(2023年)等。

精彩摘录

在当代中国,社会群体干预历史写作的现象并不常见,现实政治往往以另外的方式作用于历史编纂。20世纪30年代,历史学家蒋廷黻写成《中国近代史大纲》,最后一节题为“蒋总裁贯彻总理的遗教”,不免使人联想到他与国民党政权的特殊关系;近60年后,大陆重印这本书,则以这一节“所论有失公允”为由,毫不留情地予以删去。蒋廷黻当年写这一节,就有“蛇足”意味;而重版时的删削,则有“不尊重历史”之嫌。已经写成的史书尚且可以在现实力量的作用下任意删改,而在写作过程中依据现实要求来取舍和诠释,就更不足为怪了。

——引自第107页


针对目前的社会氛围和学术风气,提倡"为己之学",可能与强调"学以致用"具有同等重要的意义。中国学术所面临的最深刻的危机,可能是学者的"株儒化'气而学者所急需的最大自由,应当是从容读书和优游治学的自由,是纯粹求知的自由。

——引自第165页

相关推荐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