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自毁文学中不可错过的作品。”(乔治·帕克,《下沉年代》作者)
·
十余年追踪!「全美最优秀记者」挑战「全球互联网巨头」
> 贝索斯的巨富从何而来?
> 科技和资本的共谋如何加速不平等?
> 互联网巨头如何吸干一个国家的血液?
认识亚马逊,就等于认识美国,认识资本垄断、官商勾结、房价暴涨、城乡差异、就业困境、新闻之死。
·
☆ 罗宾·托纳政治报导奖 × 乔治·波尔克新闻奖 双奖记者 重磅非虚构
始于2008经济大衰退,终于2020瘟疫大流行
双线剖析亚马逊崛起和美国分裂,展现科技加速的社会如多米诺骨牌倒下
☆ 关乎所有人的警世之作,我们活在无所不有的时代,我们陷入一无所有的生活
> 得到三十分钟后的外卖,次日送达的商品,七天无理由退货的便利
> 失去劳动的尊严,选择的自由,公共参与的权利,和曾经存在于附近的连结和人情
☆ 全景俯瞰互联网产业上下游,一本书展现资本如何侵入你我的日常
> 实体经济持续衰退 > 中小型零售商倒闭 > 本地经济活力丧失 > 附近的消失
亚马逊是我们选择围绕在其周围的篝火,麦吉利斯的书广泛审视了篝火如何燎起一场风暴,而受到这种吞噬文化的温暖光芒吸引的工人、消费者和社区,悉数焚毁在其灰烬之中。——《匹兹堡邮报》
☆ 非虚构写法 & 社会学视角 & 数据剖析,揭示科技寡头阴影下的众生相
就像HBO连续剧《火线》一样,它展示了经济、政治和社会系统如何影响个人的故事。只有纯熟的记者才能将数据和轶事如此高效地编织在一起。——《洛杉矶时报》
————
短短二十余年间,亚马逊崛起为全球最大的互联网公司、美国第二大私营雇主,其负责仓储和运输的“履单中心”散布全世界,重塑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在长达十年的调查中,美国资深记者亚历克·麦吉利斯见证了这家曾代表技术进步的公司,如何发展成架空国家的资本巨兽。它带来“一键下单”的便利,也引起一系列连锁反应:实体经济持续衰退,传统社区纷纷凋敝;在垄断的挤压下,中小型零售商苟延残喘;劳工被困在高压的效率系统中,失去作为劳动者的尊严。
以亚马逊为透镜,亚历克·麦吉利斯捕捉了科技寡头阴影下的众生相,展现了一个在地理与阶层上被资本分裂的美国。通过全景的俯瞰视角,本书也展现电商行业的上下游,从产业工人到普通买家,无一不陷入监控资本主义的奴役陷阱——
我们活在无所不有的时代,却陷入一无所有的生活;我们一键得到三十分钟后的外卖、次日送达的数码产品、七天无理由退货的便利,却失去劳动的尊严、选择的自由、公共参与的权利,以及曾经存在于附近的连结和人情。
————
麦吉利斯是美国最杰出的记者之一。他总是独树一帜,寻访他人避之不及的故事和真相。本书描绘了亚马逊带来的毁灭性图景,也为经济与社会不平等的宏大叙事赋予了人性化的声音。《履单》是美国自毁文学中不可错过的作品。——乔治·帕克,《下沉年代》作者
《履单》扎实而广泛地考察了美国的经济鸿沟,它不仅仅关乎零售,也关乎房地产,关乎游说、数据中心和中央情报局。就像HBO连续剧《火线》一样,它展示了经济、政治和社会系统如何影响个人的故事。只有纯熟的记者才能将数据和轶事如此高效地编织在一起。——《洛杉矶时报》
麦吉利斯巧妙地揭示了亚马逊对美国的强大控制力,以深刻的人性化笔触描绘了受亚马逊影响的社区,展示了一幅摇摇欲坠的当代美国图景。——《纽约时报书评》
本书由记者操刀,以个人故事为切入点,在麦吉利斯看来,相互交织的不平等是现代美国经济的决定性特征。而亚马逊既是这个故事的关键动力,也是其恶果的典型案例。——《雅各宾》
麦吉利斯在本书中的重要贡献,在于指出了分歧的关键所在:赢家通吃型城市中的一小部分专业管理精英与其他所有人走向了对立。如果你对经济民粹主义背后的驱动力感兴趣,这是一本必读书。——《泰晤士报文学增刊》
在这一历史时刻,本书的价值毋庸置疑。麦吉利斯的丰富报道极具启发性,它不仅描述了一家公司,更描述了它所帮助重塑的国家。本书带给读者一种感觉,大流行只不过终结了这个故事的一个章节,另一章节旋即开启。——《金融时报》
麦吉利斯所做的工作与众不同。亚马逊既是现实的成因,也是隐喻。它是地区不平等背后的实际引擎,这种不平等使不同地区间“彼此无法理解”,阻碍了美国的团结意识。它令一些美国人欣欣向荣,而另一些人岌岌可危。麦吉利斯认为,一键式的满足感令我们抓不住重心、看不清大局,而只有保持耐心、设身处地,才能辨别出更大的图景。——《纽约时报》
透过司机、送货员、分拣员、瓦楞纸板制造商、政客、说客、活动家、艺术家等人的眼睛,记录了亚马逊王国的生活。认识亚马逊就等于认识贸易政策、去工业化、工会的崩溃、反垄断执法的消亡、报纸的死亡、竞选财务法、游说史、房产价格、地区不平等和税收政策。——《美国展望》杂志
本书是最优秀的新闻报道:强而有力地全面描述了美国人民和地区间日渐严重的不平等现象。麦吉利斯利用宏观的经济学与自己的精彩报道,讲述了亚马逊的飞速崛起、从中获利的经济和政治精英,以及常常承担其代价的普通公民的动人故事。——雅各布·哈克,耶鲁大学教授
在麦吉利斯的新书中,亚马逊无处不在,其规模好比荷马史诗《奥德赛》。书中的故事既具感性又具分析——他探访了受亚马逊影响的人物和行业,一次又一次地证明,这个帝国正不可挽回地从方方面面改变着我们所熟知的美国生活。如此平常,以至于很难发现,而麦吉利斯令我们得以窥见其中的真相。——《波士顿环球报》
缜密到难以置信,综合城市史、报告文学、心理侧写,以及对受影响的人与地方的研究。麦吉利斯生动描绘了经济形势,呈献了一部大大小小的悲剧汇编。——《旧金山纪事报》
这是一部美国经济史,零距离描绘了生活和工作在亚马逊阴影下的人,他们的故事广泛而深远。麦吉利斯通过诸多细节,揭示了亚马逊是如何有条不紊地确立地位的。——美国公共广播电台
亚马逊是我们选择围绕在其周围的篝火,而麦吉利斯的书广泛审视了篝火如何燎起一场风暴,而受到这种吞噬文化的温暖光芒吸引的工人、消费者和社区,悉数焚毁在其灰烬之中。麦吉利斯邀请我们认真思考,在大流行期间大发其财之际,亚马逊究竟为这个国家带来了什么。本书启示相当清醒:“这家公司和它所在国家的命运完全背离。”——《匹兹堡邮报》
一次亚马逊合众国地面巡礼。本书中的个人故事让人不寒而栗,同时还讲述了一个受蛊惑的政治体系的故事,它相信凡是对亚马逊有利,对美国也有利。——《华盛顿邮报》
一次包罗万象、印象深刻的旅程,这个国家的公民生活与一家公司交织在一起。麦吉利斯是最早开始记录社会经济剧变的记者之一,这种剧变帮助乡村锈带由蓝转红。当富有的公司及其高级雇员在屈指可数的富裕沿海城市定居时,美国其他地区的机会则被尽数榨干。——《大西洋月刊》
麦吉利斯干练地记录了亚马逊的快速扩张如何从方方面面给社会带去严重创伤……他的镜头足够宽广,足以捕捉到整个国家的图景,其中许多人的生活水平日渐下降,大片地区被彻底遗忘。——《华尔街日报》
这本书揭露了一个长久分裂的国家,以及一家有意愿并且有能力将公共政策的失败转变为私人权力的公司。《履单》的每一章都如此动人,故事的细节时而令人折服。如乔治·奥威尔的《通往威根码头之路》或迈克尔·哈灵顿的《另一个美国》,本书向较宽裕的人展示了贫穷者的困境。——《新共和》
一份以人物为导向的调查报告,剖析了亚马逊对美国经济和劳工市场的影响。这项令人信服的广泛研究为人们敲响了警钟。——《出版人周刊》
亚历克·麦吉利斯(Alec MacGillis)
美国知名作家、记者。曾任职于《华盛顿邮报》《巴尔的摩太阳报》《新共和》,作品常见于《纽约客》《大西洋月刊》《纽约时报》,现为知名新闻调查网站ProPublica资深记者。
麦吉利斯被誉为“美国最优秀的记者之一”,曾入围普利策突发新闻报道奖,并获得罗宾·托纳奖最佳政治报导(Toner Prize for Excellence in Political Reporting)、乔治·波尔克新闻奖(George Polk Award)等重要奖项。
·
曾楚媛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博士生,毕业于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和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现任北京大学国际战略研究院研究助理、《国际战略评论》编辑。已出版译作《剧变》。
多年以后,高科技时代经济发展的决定性规则将被概括如下:赢家通吃,富者愈富。互联网本应让我们随心所欲地选择生活和工作的地点,不管在天南或是海北,都能相互连通。互联网本应把我们从格子间和办公园区中解放出来,将机遇撒播到全国各地。然而,事实恰恰相反。科技行业的企业家很快发现,选址变得前所未有地重要。正确的地理位置帮助公司与相似企业形成集聚,更容易吸引雇员一不仅能从对街的公司挖角,行业中心的声誉还会吸引闻声而至的新人才。当前一份工作保不住时,能够就近获得另一份体面工作,这样的地方是符合情理的选择。因此人们感意到行业中心工作,反过来这又能吸引更多雇主入驻。集聚不仅事关人力资源,对创新这项技术精髓也很重要。在某种意义上,这句话总是对的:历史就是对的城市与对的人题合交汇,推动世界向前发展的故事,不管是古代的雅典,文艺复兴时期的佛罗伦萨,还是工业时代的格拉斯哥,皆是如此。“城市实际上是刺激与整合物质和社会之间持续的正反馈动态的机器,二者以乘数级相互增进。”理论物理学家杰弗里·韦斯特在其论述城市与公司增长的专著中说道。但是,新近的数字化经济有些不一样,它运用了这一动力机制,将其作用放大了3倍。
——引自章节:第一章社区超繁荣都市
大衰退以来的十年内西雅图新增22万个岗位。有超过20家《财富》五百强企业决定在此立工程或研发部门,包括硅谷巨头脸书、谷歌和苹果。到了2018年,西雅图都会区人均收人已增长至近75000美元,比几十年前收入持平的密尔沃基、克利夫兰和匹兹堡等城市高出约25%。另一方面,财富增长的分布并不平均:昔日,这座城市以中产阶层的规模著称,鲜见极度贫困或极端富有;到2016年,收入不平等程度之高已与旧金山不相上下。单看2016年,前20%结果,西雅图成了一座养家难度与日俱增的城市:少子化程度仅次于旧金山,拥有孩子的家庭不足五分之一。”尽管如此,城市人口仍在不断增长:截至2015年,它是人口增长速度最快的大城市,绝大多数新增人口属于受过高等教育且薪资较高的年轻群体。据估计,截至2018年,每周有50名软件开发人员迁入西雅图。众多企业一同铸造了西雅图的“超繁荣”景象,但有一家公司的力量最为强大。如今,有45000人在西雅图市区的亚马逊公司工作,城郊还有8000人。21世纪的第二个十年,亚马逊提供了全西雅图30%的新增岗位。公司占据了西雅图五分之一的办公空间一比全美任何一座城市里的任何一家公司占比都要高,超过本地紧随其后的40家最大企业面积之和;在西雅图-塔科马国际机场,达美航空和阿拉斯加航空为亚马逊员工增设了特别登机通道。
——引自章节:第一章社区超繁荣都市
爱潜水的乌贼阅文集团白金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四川省作家协会会员,四川省网络作家协会理事2019阅文原创文学风云盛典•超级风云成就作家2020年被评为联合国可持...
★ “随你的心愿去做吧,但是不要让任何人当你的审判员。”★“美国戏剧的良心”阿瑟•米勒代表作,1953年托尼奖最佳剧本★著名翻译家、阿瑟·米勒译介第一人梅绍武先...
黑格尔(1770-1831),德国著名哲学家,19世纪德国古典哲学的代表之一,他庞大的哲学体系是德国唯心主义哲学发展的顶峰,对后世的哲学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丁甘仁医案 附喉痧症治概要 江南名医医案 内容简介 已故江南名医丁甘仁先生,是孟河医派的重要人物。他生前积累的医案资料十分丰富。1960年,我社已经出版《丁甘仁...
乔治·奥威尔(1903-1950),英国著名小说家、记者和社会评论家。他的代表作《动物农场》和《一九八四》是反极权主义的经典名著。乔治·奥威尔一生短暂,但其以敏...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日本文豪大江健三郎的文学里程碑!经典译本+特别附赠莫言导读手册!·“大江健三郎以诗意的力量创造了一个想象的世界,将现实与虚幻凝结成一副展现当下...
2021年1月6日的美国国会山骚乱有如火山爆发,震惊了美国和世界,让人不断追问“美国何以至此”。在社会学家戈尔斯基和佩里看来,要了解火山为什么会爆发,就需要了解...
《亚洲周刊》2020年十大小说华语文学的惊喜收获王德威×王安忆 倾力推荐 “黎紫书为当代马华文学注入几分少见的温情”《流俗地》以马来西亚锡都,被居民喊作“楼上楼...
中医专家大讲堂 本书特色 本书是由人民政协报的健康周刊与弘医堂联袂主编的一部传播健康知识与养生智慧的科普类图书。全书共有三个部分组成:中医养生之道、健康养生与中...
荒木飞吕彦(1960- ),日本著名漫画家,代表作品有《巴欧来访者》《乔乔的奇妙冒险》等。其中《乔乔的奇妙冒险》系列凭借独特画风、充满个性的角色、让人印象深刻的...
台灣認同問題直到現在仍是甚囂塵上、眾說紛紜、深受政治權力操作的議題。本書精闢分析了殖民地台灣如何在民族主義中國、帝國主義日本,以及殖民地台灣這三角地帶之中,尋找...
詹姆斯·希尔顿20世纪英国著名作家1900年出生于英国兰开夏郡20岁出版小说处女作33岁成为霍桑登文学奖获得者42岁荣膺奥斯卡最佳剧本奖代表作《消失的地平线》及...
日本史学名家佐竹靖彦力作,北京大学辛德勇教授推荐!-----------------------------------史记·汉书·云梦秦简·居延汉简·尹湾汉简...
本书旨在梳理美国与欧洲和美国与亚洲的金融关系背景,它解释了自1971年黄金非货币化之后,美国财政部的债券标准如何为美国提供了一份免费的午餐,为什么不可以预期国际...
いよいよ文化祭!!実行委員の美月もなんとかいい思い出にしたいと奮闘中☆でも無理をしすぎて倒れてしまい、あやちゃんに助けられ
◆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纪德代表作!“背德主义”开山之作!◆ 曾被列为禁书!大胆、前卫地思考了人如何获得真正的自由!◆ 我真正想要的自由,不是随心所欲,而是找到内...
作品目录有2008年5月2版本 上下冊定價64元· · · · · ·
伊莉莎白·皮萨尼(Elizabeth Pisani),通晓印尼语、法语等多国语言,拥有中国古文、医疗人口学、传染流行病学等学位,1988至1991年间担任路透新...
★ 2016 年世界插画大奖(书籍类专业组最高奖)获奖作品★ 国家图书馆少儿馆馆长王志庚倾情翻译★ 属于读书人的唯美图画书,收录20多个关于书和阅读的奇思妙想,...
朱志慧,北京大学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博士,壹心理平台专家委员会顾问、咨询师面试官,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心理治疗和心理咨询专业委员会EMDR创伤心理治疗学组成员,北京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