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庭傑
香港中文大學中國語言及文學系哲學博士,現於同系擔任講師。研究興趣包括二十世紀中國文學及文化、跨文化研究、魯迅研究、香港文學等。發表多篇學術論文於《漢學研究》《臺大文史哲學報》《成大中文學報》《東亞觀念史集刊》等學術期刊。
丘庭傑
香港中文大學中國語言及文學系哲學博士,現於同系擔任講師。研究興趣包括二十世紀中國文學及文化、跨文化研究、魯迅研究、香港文學等。發表多篇學術論文於《漢學研究》《臺大文史哲學報》《成大中文學報》《東亞觀念史集刊》等學術期刊。
可見,美育最終極的目標是平衡智育並共同完成德育。此外,蔡元培在〈美育與人生〉進一步闡述了情感(感情)與理智(知識)的輔助功能:「人的一生,不外乎意志的活動,而意志是盲目的,其所恃以為較近之觀照者,是知識,而以供遠照、旁照之用者,是感情。意志之表現為行為。行為之中,以一已之衛生而免死、趨利而避害者為最普通。此種行為,僅僅普通的知識,就可以指導了。進一步的,以眾人的生及眾人的利為目的,而一己的生與利即託於其中。此種行為,一方面由於知識上的計較,知道眾人皆死而一已不能獨生,眾人皆害而一已不能獨利;又一方面,則亦受感情的推動,不忍獨生以坐視眾人的死,不忍專利以坐視眾人的害。更進一步,於必要時,願捨一己的生以救眾人的死,願捨一己的利以去眾人的害,把人我的分別,一己生死利害的關係,統統忘掉了。這種偉大而高尚的行為,是完全發動於感情的。」這裏清晰表明瞭知識與情感可輔助意志進化。保衛自己的行為只需要普通的知識便足夠,而進一步捨棄一己生命與利益而捍衛他人之生命與利益,就非一般意志可推動,知識方面的利他主義或感情方面的不計利害,都可以參與其中,指導意志,成就道德上偉大、高尚的行為。蔡元培認為當時知識正得以普及,但感情未得重視,因此可以藉助美育以達到知識與感情的調和,使人認識人生的價值。
——引自第206页
〈摩羅詩力說〉言:「約翰穆黎[按:JohnStuartMill]曰,近世文明,無不以科學為術,合理為神,功利為鵠。大勢如是,而文章之用益神。所以者何?以能涵養吾人之神思耳。涵養人之神思,即文章之職與用也。」魯迅認為科學、合理(reason)、功利等價值被過分推崇的時候,文藝正能發揮其「不用之用」「涵養人之神思」,啟「人生之誠理」,可見「神思」和文藝有緊密的關係。上文提到「古民神思」能契接萬有,〈破惡聲論〉亦曰:「夫神話之作,本於古民,睹天物之奇觚,則逞神思而施以人化」。「神思」與「理想」「聖覺」義近,和想像力有關,卻具有獨特的傳統意涵。《文心雕龍·神思》:「古人云:『形在江海之上,心存魏闕之下。』神思之謂也。」劉勰藉《莊子》之句以言創作時之思維活動。魯迅從《文心雕龍》裏借用此詞,指陳人類受外物觸動所生的思維和想像。《神思》曰:「神用象通,情變所孕。物以貌求,心以理應。」意思是精神因外物而感通,孕育出變化多端的情思,內心根據情理來回應外物。魯迅有意挪用「神思」一詞,以打開人與外物如何構成情感互動的討論。
——引自第50页
近年來國內最炙手可熱的繪本作家。1998年8月首度出版個人的繪本創作,1999年以《向左走‧向右走》、《聽幾米唱歌》和《月亮忘記了》三部作品,展現出驚人的創作力...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 本书特色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是北京大学王力教授主编的《古代汉语》教材中“通论”的一部分,由王力教授统稿,马汉麟(南开大学)、郭锡良(北京大学...
汉语商贸词汇演变研究 内容简介 商贸活动是国家和□□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记录商贸活动的词汇在整个汉语词汇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对汉语商贸活动类词汇进行历时和共时的全...
鉴湖水系与越地文明 内容简介 王建华的《鉴湖水系与越地文明》一文以个案分析为基础,从鉴湖水系的历史发展沿革中去探究“人们如何与水环境共存并协调发展的历史”,其中...
形而上决定了形而下,创始人思想的深度和广度,决定了所创始企业的高度和未来。——季琦2008年,季琦在纽约上课,正好处在金融危机的暴风眼上,感悟很多,便陆陆续续地...
中国菜肴文化史 本书特色 本书是一本非同寻常的、专业性很强的专门史。主要分为八章,以历史的发展为脉络,介绍了各个朝代的菜肴文化特点与发展情况,对筵席中用到的器皿...
六榕寺 内容简介 岭南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中特色鲜明、灿烂多彩、充满生机活力的地域文化,其开发利用已引起社会的重视。《岭南文化知识书系》采用通俗读物的形式,选题广...
汉字 本书特色 陈治文编著的这本《汉字》是汉语知识丛书之一。全书共包括10章,比较详细地介绍了汉字的形体演变、造字原则、楷书的结构、汉字的读音、字义、整理和简化...
民间大水浒 本书特色 600多年前,参与农民起义失败后的一代文豪施耐庵,漫游了这片神奇的土地。梁山好汉的民间传说,在他的笔下,成就了一部千古名著《水浒传》。60...
从零开始学广东话这本就够 本书特色 《从零开始学广东话这本就够》精心设计的内容,采用图文式自然记忆法,必定能让你的学习轻易而举、如鱼得水。本书特色1:针对从零开...
古谣谚 内容简介 《古谣谚》一百卷,由清杜文澜所辑,共引书达八百六十种,收入了先秦至明代的谣谚三千三百余首,而且逐首引述本事,注明出处,遇有疑难还能加以考解。谣...
计算语言学前瞻 本书特色 本书由六篇文章组成,作者都是计算语言学领域的国际知名学者。这是他们在第19届国际计算语言学学术会议(COLING2002)上发表的特邀...
采参风情 目录 目录一漫话人参(一)神秘的精灵(二)关东三宝之王(三)人参的别名雅号(四)漫漫采参路(五)人参之路的传说二拉帮进山(一)放山先拉帮(二)*苦还是...
格言对联大观 本书特色 格言,自古有之。《宋史·吴玠传》:“玠善读史,凡往事可师者,录置座右,积久,墙牖皆格言也。”可见,格言是古人留下的“可师”的话,是具有普...
冯友兰卷-师道师说 本书特色 弘扬中国文化在世界走向全球化的时刻要有一个观照全球的眼光,我们一方面要坚持自身文化的主体性,另一方面我们也要有吸收和融化其他民族文...
欧洲脸谱 本书特色 欧洲正在走向联合。联合是否意味着同一,联合的代价是否将是欧盟各成员国民族特性的泯灭呢?本书作者长期在欧盟总部教授法语,近距离地观察来自不同成...
汉小学文献语言研究论稿 本书特色 本书是汪启明博士的一批论文的汇编文集,共有24篇,内容包括音韵学、训诂学、语法学和文献学。论文*早写于上个世纪80年代,是启明...
《听余秋雨讲文化》作者余秋雨的独特之处在于,他打破了传统散文的束缚,创造了新的意与思相结合的文化散文,借山水风物、区域历史来寻求中国文化的巨大内涵与意蕴,以及人...
北大门的前世今生 本书特色 《北大门的前世今生(闸北卷)》既展示了上海,让世界了解上海;同时,也让在上海生活的人们进一步认识上海,了解上海。北大门的前世今生 内...
高等国文法 本书特色 《高等国文法》是《马氏文通》之后*重要的古汉语语法著作,在汉语语言学史上有着重要地位。它一经出版,即在国内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抗战前,它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