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里的“动物园”:与占据身体90%的微生物共存

人体里的“动物园”:与占据身体90%的微生物共存

作者:[英]阿兰娜·科伦

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出版年:2023-7

评分:8.2

ISBN:9787559668127

所属分类:行业好书

书刊介绍

内容简介

“粪便移植”有助于身体修复?

过敏是因为免疫系统太尽责?

母乳会根据婴儿的发育需求变化?

看似无用的阑尾,是为微生物而存在?

为什么每日摄入的卡路里,以肠道吸收为准?

……

身体的多数问题,都与占据人体90%的微生物有关。那么人类和微生物,谁才是身体的主人?

我们的身体不仅由肌肉和骨头构成,还有细菌及真菌等。这些微生物不仅影响我们的体重、免疫系统、精神健康、对伴侣的选择,还会导致焦虑、抑郁、强迫症、孤独症等精神健康问题。

伦敦大学学院博士以演化生物学为基础,从“精神控制”——大脑与感觉,到“身体修复”——益生菌,讲述了自古以来微生物是如何“主宰”人体的。

看完这本书,你会了解如何培养、改善我们体内的微生物,并开始爱护住在你体内的微生物——那另外90%的你。

编辑推荐:

这一本关于占据人体90%的微生物,如何主宰人类的健康与快乐的科普书。为增加本书的趣味性以及可读性,书中特别添加了写实风格插图,读者可以更加直观地看到人体内“造型各异”的微生物。

在内容方面,书中包含8大大众关注的话题,如抗生素、肠道微生物、免疫系统等,内容全面,语言通俗易懂,并没有成人科普图书的枯燥乏味之感。

除现在的研究成果外,部分内容也涉及到微生物研究的未来发展,读者可通过阅读微生物的前世与未来,了解人体微生物的发展以及变化。

媒体评价:

作者令人信服地指出,当我们热衷于歼灭身上的微生物时,我们其实正在将自己推进自身免疫性疾病、过敏、肥胖症的陷阱。

——新西兰《聆听者》杂志 2015年度百大选书

从迷人的角度去认识那些和我们终生相伴的微生物“偷渡者”……推荐给所有读者,尤其是那些想更了解自己的人,以及希望为孩子做出ZUI好选择的家长。

——《图书馆杂志》星级评鉴

用简单的方式讲述“提升健康,认识体内益生菌”的科学,告诉你ZUI想知道但不敢问出口的事。

——《科克斯书评》星级评鉴

令人兴奋,引人入胜!用一种全新的方式看待自己的身体。看完本书,你会爱上你的微生物。

——《新闻周刊》

这是一本给初学者的人体微生物指南,在健康生活理念流行的现在,让你重新思考什么是真正健康的身体。

——《费城询问报》

“21世纪疾病”和微生物有什么关系?微生物和我们的健康又有什么关系?作者将会告诉你,谁该对我们的健康负责……

——女性生活情报网

不论是从医学还是生物学的层面,作者都提出了大家ZUI想知道的问题。读这本书让人欲罢不能,所有热爱科学的读者一定都会爱不释手。

——《美国临床肿瘤协会邮报》

我喜欢“自己只有10%是人类”这个想法,它提醒了我,不论人类看似有多么伟大,我们都是这个大环境、大自然、大世界的一分子。

——阅读实践网

作品目录

序曲 占据身体90%的微生物究竟代表什么?
第1章 谜团:不正常的21世纪文明病
第2章 肠道的小秘密:所有疾病都源于肠道
第3章 精神控制:肠道微生物控制大脑与感觉
第4章 自私的微生物:过敏是因为免疫系统太尽责?
第5章 细菌大战:抗生素的故事
第6章 人如“其”食:微生物吃什么,你就“变成”什么
第7章 出生:来自母亲的微生物
第8章 微生物修复:从益生菌到“粪便移植”
终曲 21世纪的健康智慧
后记 100%人类
致谢
参考文献
· · · · · ·

作者简介

阿兰娜·科伦

伦敦大学学院演化生物学博士、帝国理工学院生物学学士及硕士。《星期日泰晤士报》《卫报》《赫芬顿邮报》的撰稿人,曾于英国广播公司的旗下频道录制《科学部落》《周六现场》《火山失落之地》节目。

阿兰娜是一位动物学家,也是研究蝙蝠回声定位的专家,后来成为热带疾病的研究者。她曾经撰写的关于“无法分辨人脸的疾病”的文章,在学界引起很大反响,并以此受到赞赏。

译者简介:

钟季霖

曾于出版社担任执行编辑,后旅居澳大利亚一年,目前兼职翻译。

审订者简介:

张尚麟

分子与细胞生物博士,研究专长为演化遗传学及分子生物学。

精彩摘录

接吻可以看作为了建立关系而交换唾液与细菌,这看起来似乎是一种高风险行为,尤其是与非亲属的人嘴对嘴进行舌头上的接触——天晓得对方可能会有什么病。但或许这才是重点,在你与未来的孩子受到可能的细菌攻击之前,先打探父亲候选人身上带有哪些细菌。不止如此,亲吻也可以带给你对方身上的微生物区系样本,借此“尝”一口对方的基因及免疫力。通过亲吻,我们也在决定是否要信任眼前这个人,不论是情感上还是生物学上。

——引自第108页


传染病时代已经结束,要保持健康取决于拥有更多的微生物,而不是更少,这真是对21世纪健康的巨大讽刺。我们是时候从“卫生假说”过渡到“老朋友假说”了:我们并非缺乏感染,而是缺乏会训练并安抚免疫系统的有益微生物。到底是什么将肥胖症、过敏、自身免疫性疾病和精神疾病这些表面看起来毫不相干的“21世纪文明病”联系在一起的?答案就是:发炎。我们的免疫系统并没有因为传染病不再盛行就度假去了,反而比以前更加活跃。它们面临着永无休止的战争,但并不是因为有更多的敌人入侵,而是一方面我们放松了警惕,向应该成为我们盟友的微生物敞开了防御的边界;另一方面则是我们失去了微生物盟友培养的维和部队。

——引自第155页

相关推荐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