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愿你是你所是

我愿你是你所是

作者:[美]萨曼莎·罗斯·希尔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出版年:2023-7-30

评分:8.6

ISBN:9787521753455

所属分类:行业好书

书刊介绍

内容简介

【内容简介】

阿伦特是重要的哲学思想“平庸之恶”的提出者,她与西蒙娜·波伏瓦、苏珊·桑塔格一起被视为20世纪三大女性思想家。奥古斯丁说:“我爱你——我愿你是你所是。”这也是阿伦特曾反复引用的话。借助档案、采访资料、诗歌手稿和私人书信等资料,以及 33 张珍贵的照片,我们得以认识真实且 隐秘的阿伦特。

从小她就敏感地意识到自己与众不同,是一个外人,一个反叛者,或者像她后来自己说的,一个“局外人”和一个“亡命之徒”,她后来的人生也没有改变这两种身份:诗人兰德尔·贾雷尔说,阿伦特的婚姻是“双王制”.他们相互滋养着对方的心智生命;好友玛丽·麦卡锡说,阿伦特像一个“孤独的旅客,在她思想的火车上”行驶;面对他人的批评,她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回应道,“我讨厌当个刺儿头,但恐怕我确实是个刺儿头”……

在她与海德格尔、本雅明、鲍德温和雅斯贝尔斯等人的交往中,我们也得以窥见思想的海啸扑面而来。

【相关评价】

汉娜•阿伦特作为战后最重要的欧洲思想家……第一个用语言和文字去面对20世纪最深重的创伤即奥斯维辛、种族灭绝、犹太大屠杀,她是这样一个勇敢的伟大的思想者。

——戴锦华 著名学者

我自己阅读阿伦特的作品有近30年了……我一直感到,阿伦特的思想非常令人着迷,也令人困惑,因为她的思考是未完成的、探索性的,从未给出完整的答案。但也许这本身就是一个答案:它要求我们,必须和阿伦特一同思考,必须自己来思考,如同苏格拉底那样,用思考恢复我们作为人的存在本质。

——刘擎 著名学者

阿伦特的伟大之处,在于她敏锐地意识到,一旦我们丧失了思考能力,也就丧失了跟自己的良心对话的能力,成为了别人的精神寄生虫。

——界面文化

作品目录

序言 理解
1.内在的觉醒
2.《阴影》
3.《论奥古斯丁的爱的概念》
4.一个犹太女性的生活
5. 转向政治
6. “我们难民”
7. 拘禁
8. 紧急状态
9. 过渡
10. 友谊
11. 和解
12.《极权主义的起源》
13.《爱这个世界》
14.《在过去与未来之间》
15.《艾希曼在耶路撒冷》
16.《论革命》
17.《黑暗时代的人们》
18.《共和的危机》
19.《心智生命》
20. 讲述故事
注释
主要参考文献
致谢
图片鸣谢
· · · · · ·

作者简介

[美]萨曼莎·罗斯·希尔

Samantha Rose Hill

汉娜·阿伦特政治与人文中心的助理主任,巴德学院政治学客座助理教授,布鲁克林社会研究所副教授。在本书中,“我希望可以向读者描绘一个无比生动的女人的画像,来展示她为何被视为思想和行动上的双重巨人”。

精彩摘录

在写作《艾希曼在耶路撒冷》时,她对自己在《极权主义的起源》中做出的几个论断进行了深人思考。在《极权主义的起源》的末尾,她描述了一种伴随极权主义的崛起而出现的新的“根本的恶”,这种恶的标志就是对集中营的使用,造成了“被遗忘的洞穴”:“我们可以说,根本的恶与一种制度同时出现,在这种制度中,所有人都同样变成了多余的。”在见证了艾希曼的审判后,阿伦特看到“被遗忘的洞穴”并不存在,因为“世界上有太多人让遗忘成为可能”。更重要的是,阿伦特观察到,根本的恶是不存在的。在艾希曼身上,她看到,恶事实上是平庸的。“我认为,恶在任何情况下都只是极端的,而从来不是根本的:它并不具备深度,因此也没有什么恶魔般的色彩。恶可以毁坏整个世界,就像霉菌一样在表面肆意蔓延。只有善才有深度,可以是根本性的。”对阿伦特的《艾希曼在耶路撒冷》有几个常见的误解,她在接下来几年里通过演讲、文章和论文进行了回应。第一个误读是她所谓的恶之平庸性的意思。阿伦特在1964年接受约阿希姆·费斯特的采访时直接回答了这个问题:其中一个误解是,人们认为“平庸”就是“普通”。但我认为……这不是我的意思。我没有一丁点暗示说,我们所有人都可能是艾希曼,人人身上都有艾希曼,其他就只有魔鬼才知道。这扯得太远了!我完全可以想象和一个人谈话,他在跟我说一些我从未听过的事情,这一点也不“普通”。然后我说:“这真是废话。”我所说的“平庸”指的是这个意义。艾希曼并不愚蠢,他知道自己在做什么。阿伦特的观点是,他缺乏可以延展的想象力,即从他人视角想象世界的能力。她用一个农民看待挨饿的故事说明这一点,故事是她在战时从德国作家、军国主义者恩斯特·容格尔那里听来的:一个农民收留了几个刚从集中营出来的俄国战俘,当然他们都饿坏——你知道俄国战俘在里面是怎样被对待的。这个农民跟容格尔说,“你看,他们是亚人类……就像牲口!...

——引自章节:15.《艾希曼在耶路撒冷》

相关推荐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