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博拉·利维女性成长三部曲第一部:论女性写作。获2020年法国费米娜外国文学奖。
该怎样面对我们无法承受、我们不想知道的事?——写作,每一次写作都是创造更美好世界的尝试。利维将个人历史、性别政治、哲学与文学理论等融为一体,以女性视角回应乔治·奥威尔的名篇《我为什么写作》,论及写作、爱与失去,结成这部私密、真挚、动人的个人生活记录。在书中,利维努力平衡女性、母亲、写作者的三重身份,同时讲述深刻影响她小说创作的现实生活经历:童年时在南非,她因父亲遭祸而失去语言能力;青少年时在英国的廉价餐厅里,她与建筑工人和巴士司机共处,逐渐成长为作家;五十岁时,她婚姻破裂,临时起意去往西班牙马略卡岛,在他乡回望此前的人生。
************************************
※ 利维的强大力量,在于她思想和表达的独创性。
——珍妮特·温特森
※ 21世纪版《一间自己的房间》。它在今后的许多年里将会被广为引用。
——《爱尔兰观察者报》
※ 在对奥威尔的有力反驳中,利维用自传的启发性时刻回应了奥威尔提出的写作动机——“纯粹的自我中心”“审美方面的热情”“历史方面的冲动”“政治方面的目的”。这是一部发自内心、广受注目的女性生活记录,它给奥威尔的直率论断赋予女性化和个性化。
——《观察家报》
※ 一位将面对世界的愤怒和困惑转变为飞翔的诗意的作家。总能让人感到奇妙的正确。
——《独立报》
※ 利维成功地将历史、政治和个人的线索编织在一起,形成了对她的生活和她为什么写作的细致讲述。她优雅的散文式回忆录强调说,一个女人需要勇敢表达自我。
——《图书馆杂志》
※ 很少有散文家有勇气和才能与乔治·奥威尔正面交锋。德博拉·利维对奥威尔的标志性作品《我为什么写作》的回应,既是对女性主义的呼唤,也是一部由诸多感人片段编织而成的回忆录,更是文学界最勇敢的规则破坏者之一的文学写作指南。
——英国巴诺书店
德博拉·利维,英国小说家、剧作家、诗人,英国皇家文学学会会员。小说曾三次入围布克奖,并入选弗兰克·奥康纳短篇小说奖和BBC国际短篇小说奖。《泰晤士报》评论她是“当代英国小说中最令人兴奋的声音之一”。她为皇家莎士比亚剧团写过多部剧本。
.
译者 | 步朝霞,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文学博士,毕业于南开大学,曾作为富布莱特学者赴美访学,入选北京高等学校“青年英才计划”,并作为高校青年骨干教师于北京大学中文系访学。多年来专注于文学作品的翻译,已完成逾百万字。主要出版译作有《哈里发的神殿:卡萨布兰卡的365天》《世界上第二强壮的人》《木星的卫星》《理智与情感》。
母亲是全世界都极力想象的那个女人。世界对我们活着的意义抱有充满怀旧色彩的想象,几乎没有商量的余地。问题在于,我们自己也怀着各种不切实际的想象,规定了母亲应该是什么样子,且极力想符合那些要求,为此吃尽苦头。我们还没有完全理解,社会系统想象出来的带有政治色彩的“母亲”其实是一种妄想,世界爱这一妄想超过爱母亲本身。尽管如此,揭穿这个妄想还是让我们感到内疚,担心我们为自己和心爱的孩子所造的壁龛,会坍塌在我们沾满泥水的运动鞋旁——这鞋子可能是在遍布全球的血汗工厂里,由可怜的童工缝制的。这情况有些难以理解,因为在我看来,男性世界及其政治格局(从不利于儿童和女性)实际上是在嫉妒我们对婴孩浓厚的爱。和一切与爱有关的事物一样,孩子让我们感到极其幸福;当然,孩子有时也会让我们难过,但从不会像二十一世纪的新男权政治这样让我们备受折磨。它要求我们既被动又有雄心,既有母性的慈爱又要保持旺盛的性欲,既要无私付出又要感到满足——我们要成为无所不能的现代女性,同时还得承受经济和家庭方面的种种羞辱。如果说我们大部分时候都在为这样那样的事而感到内疚,但我们其实并不知道自己到底做错了什么。
——引自第20页
1.我值得被愛,放下成見與包袱曾有機會迎來春天!2.帶你深入淺出了解男性心理,羅列「女神的十大條件」,你就能自然散發女人味!3.給所有不善聊天的小姐,掌握談話要...
本书立足于国际舍勒研究界,首次尝试在伦理思想史的大背景下,结合康德、胡塞尔和当代自身意识理论等思想,系统重构舍勒(Max Scheler, 1874—1928)...
Theroleofthenewsmediaindefiningtheimportantissuesoftheday,alsoknownastheagenda-s...
祈祷君,女,南方人氏,自幼好史。晋江文学城签约作者,晋江文学城金榜常驻作者。自2014年以来,作品常驻月榜、季度榜、年榜、金榜首位,在读者和网站中都有良好的口碑...
《产品思维:创新设计的六条法则》内容简介:本书主要讲述了作者在多年的产品设计工作中积累的6条创意公式,帮助读者获得更多设计灵
亦舒生于上海。曾在《明报》任职记者及担任电影杂志采访记者和编辑。后赴英国留学,任职酒店公关部。进入香港政府新闻处担任新闻官,七年后辞职。现为全职作家及家庭主妇,...
《中国美学精神(修订本)》内容简介:本书以中西美学的比较为背景,对中国美学的理论价值加以阐发、诠释;采用一种特定的叙述方式
史学大师、中国现代历史学家、古典文学研究家、语言学家、诗人,与吕思勉、陈垣、钱穆并称为“史学四大家”,与王国维、梁启超、赵元任同为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四大导师,与...
徐悦佳,知名公众号“阿佳说”创始人、创业赋能会创始人、赋能读书会创始人、Queen时代创始人、国家高级营销师。她是“在行”知名营销专家、自媒体人,曾为腾讯、平安...
《世纪文学经典:曹禺精选集》收入曹禺先生具有代表的三部话剧:《雷雨》《日出》和《原野》。被认为是“中国话剧现实主义的基石”的《雷雨》是曹禺的处女作,被称为中国现...
“医学大神”系列以十四册、九十万字的体量,忠实再现四百年现代医学史,精细描摹十四位业界传奇大神,并穿插解说医学科普知识,是一套集传记、历史、科普于一身的大众读物...
复印机维修 内容简介 本书是“全国信息技术人才培养工程一一硬件工程师职业教育项目”的配套教材。本书针对维修人员和在校学生学习复印机技术的特点和要求,系统全面地介...
罗伯特・斯莱特,赚写企业传记的高手。他曾是惟一能深入到通用电气内部了解实际运作的媒体记者,所写的《杰克・韦尔奇与通用之道》更是名噪一时的畅销书。他为《时代周刊》...
骨科手术图谱脊柱 内容简介 全书共分5章,介绍各类术式100余种,插图1000余幅。前3章按照脊柱的解剖部位介绍了颈、胸、腰段的应用解剖、手术入路及各类手术的具...
The last decade has brought dramatic changes in the way that researchers analyze...
20世纪70年代末,随着新的设计教育方法的不断发展,“设计师式认知”的概念逐渐浮现。1982年,Nigel Cross教授在《Design Studies》期刊...
作品目录激发创作欲望的艺术空间激发创作灵感的办公空间温馨的阳台和充满阳光的办公室创作和心灵的融合纯粹粗犷的艺术设计空间被
余华,1960年出生,浙江海盐人。曾就职于海盐县文化馆和嘉兴市文联,现定居北京从事创作。
基层司法-在探索.实践与争鸣之间 内容简介 2007年春节,我拜读了李广湖院长的力作《基层司法——在探索、实践与争鸣之间》。当看完*后一篇时,我似乎已感受到了中...
葛飞1995年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美术系,1999-2006年就读于北京大学中文系,先后获文学硕士、博士学位。现就职于南京大学文学院,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