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 仁和之子(1)
第二章 东渡扶桑(18)
第三章 激情“左翼”(一)(39)
第四章 激情“左翼”(二)(93)
第五章 流亡岁月(118)
第六章 重庆鏖战(149)
第七章 迎接共和国(181)
第八章 转折期的迷惑(198)
第九章 浩劫与复出(236)
综论时代之子文化巨匠(261)
夏衍笔名集录(274)
夏衍大事年表(276)
参考文献(292)
后记(294)
本书包括:仁和之子、东渡扶桑、激情“左翼”、流亡岁月、重庆鏖战、迎接共和国、转折期的迷惑、浩劫与复出等内容。勾画出夏衍生平与创作的脉络,展示了他在现代文化史上的特殊地位。
公元1900年10月30日(农历九月初八),浙江杭州庆春门外严家弄(27号) 沈家,一个男婴降生了。这是沈家的第八个孩子(有两个已经夭折),其时父亲沈学诗已年过不惑,他为这个“老来子”取名乃熙,字端轩,这就是日后在现代中国的戏剧、电影和新闻领域都成绩斐然的夏衍。夏衍出生之时,正是中国饱受内忧外患的动荡时期,那一年八国联军一路攻入北京城,给现代中国史重重地抹上了一个耻辱的印记,更令诸多有识之士对清政府彻底绝望。就在这耻辱和绝望中,一股新的、革命的力量正在悄然崛起,它将引导着中国进入一个别样的天地。历史在那样一个灾难之年行进到了它关键的转折点,只是身处其中的人们未必都能意识到这一点。刚刚降临人世的夏衍自不待言,不过生于如此艰难时世,却注定了他与时代、与社会息息相关的命运。 关于夏衍的出生地,据其孙女沈芸介绍应为浙江仁和县,仁和,旧县名,北宋太平兴国四年(979)改名钱江县,在宋、明、清三代都是杭州的发展中心,辛亥革命后上城钱塘、下城仁和合并为杭县。夏衍有一枚收藏章,上面所刻便为“仁和沈氏曾藏”。此印章为原文化部副部长齐燕铭1976年去世前的绝作,原设计的印文是“仁和沈氏珍藏”,夏衍请他将“珍”字改为“ 曾”①,并解释说此字意味那些珍品只“曾”在他的画柜里收藏过,但不会永远归他所有,总有一天会捐献给国家的。 沈家祖籍河南,宋室南渡时移居江南,“经南宋、元、明、清王朝,至清朝末期,已成为相当富裕的中产地主阶级”②,并兼有中层官吏的身份,在当地可以说是很有影响的大户人家。沈家在仁和广置田产,还出资在严家弄西面修建了一个寺庙,名为“月塘寺”。但经太平天国战争后,沈家迅速衰败:城内骆驼桥的房产被焚毁,严家弄的房子则一度被太平军陈玉成部属作为指挥所征用,夏衍祖父沈文远也在混乱中被太平军俘去,因其知书识字而成为陈玉成的记室(秘书)。太平天国失败后,陈玉成派了一个“小把戏” (小鬼)护送沈文远回到杭州,归乡后的沈文远不久也曾考中过举人,但未曾为官。沈文远娶妻余杭章氏,是国学大师章太炎的堂妹。沈文远生有三子三女③,长子沈学诗,次子及一个女儿夭折,所以童年夏衍的记忆中只有大姑母、二姑母和四叔父。大姑母嫁樊家,住在杭州斗富三桥;二姑母嫁李家,安徽人氏。樊、李两家都为官宦人家,夏衍回忆大概是道台、学台或是抚台一类的官员。夏衍12岁时,大姑母过世,但樊家仍与沈家相往来;二姑母死于安徽,姑丈续娶了一位安徽籍的女子,但这位女子对沈家一直颇多照顾,直到夏衍赴日留学,沈、李两家仍交往不绝。四叔父在苏州衙门做事,家境并不宽裕。至于祖母的娘家章氏一族,在夏衍童年时已无直接来往,不过逢婚丧大事互相通知、致送一份礼仪而已。 沈学诗,字雅言(用杭州话来读即为“夏衍”),是一个迂阔而比较恬淡的人,秀才出身,曾去应试而未中举,从此放弃功名,在家中读书自娱。他的书柜中摆满了各类书籍,除经史子集外,还有《七侠五义》、《天雨花》、《再生缘》等杂书,这些杂书顺理成章地成为夏衍的幼年读物,也为他将来走向文学之路铺就了**块基石。沈学诗对医道颇多了解,且收集了许多民间验方,但并未正式行医,只在乡间为熟悉的乡亲治病。也有人请他去坐馆(即当私塾的教师),他婉谢不就,如此坐吃山空,家境没落之势更甚。夏衍不足4岁时,父亲沈学诗于除夕之夜突然中风身亡,终年仅48岁。和现代文学史上的许多作家一样,夏衍也遭受到了幼年丧亲之痛。 沈学诗过世后,家庭的重担便压到了夏衍母亲徐绣笙的肩上。 徐绣笙是德清人氏,夏衍称她为“性格奇特的人”,当然并非指其性格有何怪异之处,而是对其非同一般的坚强表示惊讶。徐绣笙不信佛,也不敬奉耶稣,她以自己的辛勤劳作支撑着七口之家,以直面现实的态度为儿女们提供精神动力,夏衍宽厚而坚忍的个性的形成,与母亲的影响密不可分。徐绣笙是养蚕能手,每年都要养一批“头蚕”和“二蚕”,此外她还种菜、种豆,饲养鸡、鸭以贴补家用。尽管她苦苦支撑,终难维持一家的生计,长子乃雍早已去德清做了学徒,不得已又将三女儿琴轩送给苏州的四叔父抚养,同时仍然还需接受亲戚的周济方可维持。……P1-3
《数据可视化分析》内容简介:本书是一本系统地讲解Tableau Prep和Desktop产品原理与实践应用的书,全书以可视化分析、Tableau计算
毛泽东传奇 内容简介 《毛泽东传奇》采用章回体形式,真实于历史,同时又超脱于历史,取材新颖,笔法巧妙,开创了当代作家撰写历史人物传记的新形式,拓宽了21世纪文学...
邓稼先-温文尔雅的坚守-珍藏版 本书特色 本书以时间为脉络,以事件发展为核心,将邓稼先堪称传奇的一生一一铺展开,以期让读者了解一个立体、真实的邓稼先。邓稼先-温...
本书记录了19位20世纪知识界和政治界的著名人物,比如温斯顿•丘吉尔、富兰克林•罗斯福、哈伊姆•魏茨曼、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弗吉
《窦娥冤:关汉卿选集》内容简介:关汉卿是我国伟大的戏剧家、文学家之一,也是元曲四大家之一。他的作品中非常著名的就是《窦娥冤
林海音传-从城南走来 本书特色 北京,是林海音幼年成长、度过花样年华、结婚生子、直到将近三十岁才离开的地方,也是她毕生怀着切肤之亲的地方。而《林海音传:从城南走...
马背上的水手 本书特色 美国文学巨擘杰克·伦敦是一位传奇人物。他是一个私生子,出身贫穷,当过水手、苦力,当过乞丐、流浪汉,甚至当过“蚝贼”。他靠自学走上了文学的...
鲁迅图传 本书特色 鲁迅原名周树人,是绍兴人,是一位伟大的革命家,思想家。《鲁迅图传(精)》(作者黄乔生)以图文并茂的手法详细叙述了鲁迅先生的成长经历,全书通俗...
皇明月系列:燕京艺人传奇 本书特色 一九二九年的燕京。一个新旧交替的时候,该剧描写了一位大家庭的少爷因喜爱京剧而激怒了兄长,以及兄长与京剧名旦杨洛仙之间的动人的...
《刘秀传》内容简介:少年时代即失去双亲的孤儿刘秀,何以成为东汉的光武皇帝?他是始何在西汉末年的大动荡中脱颖而出?他又是如何治
《中国特色人权理论与实践研究》内容简介:本书以马克思主义人权观为指导,通过汇集多篇文章、发言稿和授课稿,较为系统地阐释了中
《太空步》是迈克尔•杰克逊首次用自己的语言来讲述他自己的故事,记录了他的生活、思想和对一些问题的看法,使读者能够真实地了解
徐志摩 内容简介 徐志摩 (1897—1931),现代诗人、散文家。名章垿,笔名南湖、云中鹤等。生于浙江省海宁县硖石镇人。1915年毕业于杭州一中,与张幼仪结婚...
尼采自传:瞧,这个人 本书特色 尼采既是哲学家,又是诗人。他的诗歌语言优美,诗意浓郁。他的论战文章,思想深邃,文笔犀利。 尼采自传:瞧!这个人是尼采因病神志不清...
新史学宗师:范文澜传 本书特色 浙江是一块人杰地灵的宝地,在这里,它诞生了无数个文化界名流,其中,范文澜就是其中之一。很多人都知道,范文澜是我国老一辈著名的马克...
我的世界:王姬自述 内容简介 本书内容包括:遥远亲切的童年;当兵的日子;走进“人艺”学员班;初到美国;入学序曲;对美国男孩说“不”;在美国过春节;身怀六甲演阿春...
头目哈古 内容简介 台湾卑南族Kasavakan部落第六十九代头目哈古既是一位真正的部族领袖,也是著名的木雕艺术家,还是一个口述历史者。作者以一个社会学家的身份...
路遥 纪事 本书特色 “三四岁你就看清了你在这个世界上的处境,并且明白,你要活下去,就别想指靠别人,一切都得靠自己。” 路遥,陕北现当代文学史乃至中国现当代文学...
《百越论谭——广西文学研究》内容简介:改革开放以来,广西文学得到了有史以来最快速的发展,也具有了有史以来最好的文化空间。一
《巴尔扎克传》内容简介:在本书中,茨威格以小说家笔法记录了文坛巨匠巴尔扎克的一生。茨威格让我们看到一个籍籍无名的外省文学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