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言 (1)
**章 坎坷求学的少年 (1)
耕读之家 (1)
滴水穿石的座右铭 (5)
兄长如父 (6)
效实的新闻人物 (8)
第二章 如冰似火的青年 (14)
猫鼠实验的启示 (14)
三位老师 (16)
这不是我呆的地方 (23)
从此走上科研路 (29)
爱妻叶毓芬 (31)
赌气留洋 (35)
初露锋芒 (37)
热血青年 (43)
获博士学位 (47)
第三章 国破人流离 (52)
投奔陈铭枢 (52)
北上山大 (54)
抗日学潮 (58)
战火纷飞西迁路 (61)
在中大的日子 (65)
“同济”难同心 (67)
来自李约瑟的敬意 (71)
受聘复旦 (74)
与三青团的较量 (77)
艰难岁月里的科研成果 (80)
反内战、反迫害、反饥饿 (84)
第四章 建设新中国 (90)
冒险回国迎解放 (90)
肝胆相照 (94)
**副校长 (98)
组建海洋研究所 (110)
有关海鞘的后继研究 (120)
文昌鱼 (122)
李森科学派 (132)
首届遗传学座谈会 (148)
第五章 风雨中的坚持 (158)
步履维艰 (158)
五教授案 (161)
四国渔业会议 (169)
克隆先驱 (173)
“文化大革命”风暴 (183)
肿瘤免疫实验 (194)
核质杂种鱼 (198)
第六章 老骥负重在征途 (203)
**次中美科研合作 (203)
童鱼出世 (209)
忍辱负重 (213)
硕果累累 (220)
鸳鸯失偶 (222)
长了平衡器的金鱼 (225)
第七章 重生的喜悦和生命的遗憾 (228)
乔木春华 (228)
良师益友 (234)
科研是靠双手做出来的 (242)
放眼看世界 (245)
筹建发育生物学研究所 (248)
鞠躬尽瘁 (255)
永远的怀念 (258)
童第周大事年表 (261)
参考文献 (272)
后记 (274)
本书致力撷取可信的一手资料,描绘出童第周真实一生的大致线条,显现其独特经历所孕育的丰富个性色彩,并解释为何童第周能在生活清贫的家庭环境中还能成为一代科学名家,正视与正确评价他作为近代科学界偶像的真实文化意义。 本书语言平实,资料翔实,重现了童第周坎坷而又充满传奇色彩的一生,塑造了一位形象饱满可亲的科学巨匠,值得一读。
1976年1月8日,周恩来总理与世长辞,闻此噩耗,童第周夫妇的心情都十分悲痛。叶毓芬的心脏病一直比较严重,但那P222时因为她的级别不够,还不能去北京医院而只能在附近的医院就诊,医生误诊她的背痛是神经痛,让她采用锤打肌肉的松弛疗法,但无效并日益严重。受此噩耗刺激后,更是一蹶不振,于3月11日因心绞痛抢救无效而去世。 风雨相伴40多年,夫妇俩很少分开过,如今一个撒手而去,留下的一个悲痛欲绝。据童第周之子童时中回忆:“母亲的去世给父亲带来沉重的打击、无限的悲痛,常见他坐在那里陷入痛苦的深思,他流着泪对我们说,我对不起她,她这几天不舒服,我没有陪她去看病她工作成绩很出色,但由于我,她却未能升为教授。”20世纪30年代初叶毓芬从中央大学毕业后,一直在高校和科研单位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40余年,有相当的科研成果,论资历,论水平,早就应该被评为教授了。60年代,有个日本代表团到中国访问,拿着一本书指着书上叶毓芬的照片,指名要见这位著名的科学家(当时形势下未能会见),却不知这位他们眼中的著名科学家至死都只是个副研究员。原因就是童第周一直是叶毓芬所在单位的领导,叶毓芬的晋职材料一次次报到他手里,却一次次被卡下了,把名额让给了别人。在山东大学的时候,叶毓芬就有资格提教授了,但童第周当时是校务委员会负责人,把她拿掉了。到北京中科院动物所工作后,副研究员中曾有两个提升研究员的名额,大家都说叶毓芬有那么多论文,这回总该轮到她升了吧,但任所长的童第周又把她给拿掉了,升了别人。 “我要是早点带她到大医院去看看就好了”,这是童第周在叶毓芬去世后常常自责的一句话。因为3月5日那天早上,因病在家休息的叶毓芬听说严绍颐要到广西去出差,生性重情重P223义的叶毓芬就一个人摸到实验室,嘱咐严绍颐代她向在广西水产研究所工作的学生和朋友们问好,严绍颐连忙应承了,见叶毓芬脸色非常不好,行动迟缓,就劝她赶快回家休息,并一直把她送到了动物所的大门口。下午出差前去向童第周告别时,就顺便说了叶毓芬的情况,劝老师早点回去陪陪师母。童第周原来认为他又不是医生,在家陪着也没用,又治不好她的病,但严绍颐认为有亲人陪着,至少病人的心情会好些,童第周被严绍颐说动,答应马上就回家去陪陪叶毓芬。但有些事情是无法弥补的,童第周正准备回家,家里的电话就到了,叶毓芬病危。童第周急忙赶回家,情急之下,靠家中的保姆和一个邻居的帮忙,才七手八脚地把叶毓芬送进了附近的中关村医院。童第周放下所有的实验工作,在医院里守着妻子,看着叶毓芬苍白的面容,他才意识到一向坚强能干的妻子已是一个衰弱的老人。11日,叶毓芬去世。 叶毓芬与童第周在性格上属于互补型,童第周性格内向,不大讲话,一心放在工作上,不考虑生活,出差时都是由叶毓芬为他整理好行装,平日在家则都是叶毓芬给他做饭吃。叶毓芬非常乐观,很健谈,整天有说有笑的,甚至在晚年还会描眉点唇地淡妆一下,把自己打扮得精精神神,很有女人味。P224她一辈子乐呵呵地相夫教子,从没有因繁重的家务影响了自己的科研工作而怨天尤人,几个孩子也培养教育得非常成功,一个个都学有所成。同时,她又是一位勤奋努力,自尊自强,与丈夫在事业上并驾齐驱的女强人。有人统计,夫妇俩合作的科研论文有29篇,占童第周主要论文的60%以上,他俩由此被誉称为中国生物界的“居里夫妇”。童第周对她的评价也非常高:“她工作非常突出,观察仔细,甲是甲、乙是乙,反复观察。统计也非常仔细,她总是反复计算,以求绝对准确。” 现在,实验室里只剩下童第周一个人了,“但他一直保存着叶毓芬使用过的桌椅和实验用具,每天都要仔细地擦拭一遍,像是等待着妻子安详地走来和自己一起做实验似的。”一个女人,*后能得到丈夫这样的尊重和怀念,她是幸福的。P225
本書由「中國近現代思想的演變」學術研討會的會議論文彙編而成,是該會議的兩部論文集之一,收入的十三篇文章可分為以下四個部分
历史的履痕(名人在历史激流中) 本书特色 居天下之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宝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
学生紧急保护一册通 内容简介 本书经过中国教育名家思想库专家委员会的审读。被指定为全国中小学生紧急保护技能竞赛的主要参考书。全书共分五章,主要介绍了身体紧急保护...
永远的男孩女孩(从灰姑娘到哈利·波特) 本书特色 如果你对小熊维尼和小驴依唷还存有温情,或者你要是等不及哈里·波特第五集的出版,那就看看艾莉森&m...
克里斯托夫·安德烈是法国著名心理学家及精神科医生。他乐于在艺术家的作品中寻找帮助病人解脱痛苦的工具以及康复的答案。他的著
青春诗会:永和九年 本书特色 青春诗会融汇三十多年的积累,贡献给中国的是充满青春活力的新诗歌、新诗人。青春诗会为中国新生代诗歌的代表集体,极具价值。从1980年...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史 本书特色 ★ 16开平装,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 由中山大学教授黄修己、刘卫国主编★ 本书是头一部全面记述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历史的学术著作★ 全...
中国文学讲义-老清华讲义 本书特色 《中国文学讲义:老清华讲义》:梁实秋:他走上讲台,打开他的讲稿,眼光向下面一扫,然后是他的极简短的开场白,一共只有两句.头一...
顺康之际广陵词坛研究 目录 总序导言选题缘起研究现状研究方法**章 广陵词坛的形成**节 清初江南词坛格局第二节 顺康之际的社会背景第三节 诗余之地——扬州第四...
论中国现代音乐名家名作 内容简介 本书里面写的多是作者生活中非常熟悉的长者、同事、友人和学生辈,他们已是音乐界大师级或卓念;对生者,除表达敬意外,也有建议或忠告...
言,原名管谟业,中国新一辈极具活力的作家之一。自八十年代中以一系列乡土作品崛起。虽然早期被归类为“寻根派”作家,但其写作
曹雪芹:从太虚幻境到武陵溪 本书特色 《曹雪芹:从太虚幻境到武陵溪》从自然观的角度研究曹雪芹,对《红楼梦》中的物质文化内容、对《废艺斋集稿》的残稿内容进行崭新的...
插图珍藏本 中国文学史《上下》 本书特色 ★ 16开平装,902页,团结出版社出版★ 郑振铎是著名的文学家、史学家、文物考古学家、作家★ 搜罗各文学书里足以表现...
野战之神徐奉洙 内容简介 本书是《名家名局赏析丛书》之一。徐奉洙的棋绝不循规蹈矩,他的棋风凶悍、迅猛,极富攻击性。很少有人能顶得住他的狂轰滥炸,被称之为“野战之...
李傻傻三年文集 本书特色 《李傻傻三年》中*具看点的应是新版《红×》。据李傻傻介绍,新版《红×》改动了四万字,总结起来是三个加强。加强一:“我”父亲杀死情敌、潜...
【文案】一場電影,一部小說,通常只有一個主角。但是卻要千千萬萬個群眾演員。王守寧作為一個匆匆路過的路人甲,自認為還算敬業
《忘记我》内容简介:凡救一人,即救全世界。钱秀玲,一个出身江南望族的女子,在二战期间于纳粹枪口下挽救了110名比利时人质的生命
元曲三百首全解 内容简介 本书收录了:人月圆 卜居外家东园、骤雨打新荷、小桃红、赏花时、干荷叶、喜春来、耍孩儿、一半儿、醉中天等元曲全解。元曲三百首全解 目录 ...
孤绝的旗帜:论鲁迅传统及其资源意义 本书特色 鲁迅不仅是个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一个伟大的思想家和革命家。本书就鲁迅的文学思想及文学主张等作了学术性分析,全书分上...
汉语形象中的现代文人自我-汪曾祺后期小说语言研究 内容简介 本书尝试将小说语言研究和社会学分析结合在一起,以汪曾祺后期小说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小说的汉语形象——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