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 追寻沈括(1)
历史上的笃学之士(1)
“科学家”身份的由来(4)
国外的沈括研究(9)
“文化大革命”时期的“法家”(14)
第二章 学士之初(23)
吴越旧族(23)
随父游宦(31)
杭州见闻(38)
第三章 初入仕途(46)
君子之道与先王之道(46)
《孟子解》(53)
万春圩(60)
第四章 上书论乐(67)
音乐美学理论(67)
音乐史的记述与研究(75)
声学研究(86)
第五章 馆阁雅士(93)
从扬州到开封(93)
馆阁谈诗(100)
语言学上的成就(105)
沈括论画(109)
第六章 提举司天(115)
熙宁新历(115)
观象三议(121)
十二气历(128)
第七章 察访两浙(134)
王安石变法(134)
察访的背景(139)
治理浙西圩田(147)
地理学上的卓越见解(154)
第八章 经营辽务(167)
宋辽恩怨(167)
加强河北边防的主张(172)
判军器监(181)
出使契丹(194)
绘制地图(201)
第九章 总领三司(208)
沈括与王安石(208)
改革盐法的主张(214)
对钱荒的解释(223)
役法之争(230)
第十章 永乐之役(238)
党项的崛起(238)
灵州之役(244)
永乐与乌延之争(253)
兵败永乐(261、
第十一章 梦溪笔谈(269)
梦溪丈人(269)
《梦溪笔谈》(277)
隙积术与会圆术(282)
物理学上的实验与理论(286)
若干化学现象的记载(293)
生物学上的成就(297)
第十二章 良方遗世(304)
一生治方的总结(304)
运气学说(312)
基础医学与临床诊疗研究(315)
药学方面的贡献(319)
第十三章 一生总结(328)
总的印象(328)
治世能臣(332)
科学巨人(340)
沈括大事年表(350)
参考文献(360)
后记(370)
本书内容包括追寻沈括,学士之初,初入仕途,上书论乐,馆阁雅士,提举司天,察访两浙,经营辽务等十三章。
沈括是北宋时期著名的科学家。他的“科学家”身份,在我们今天,无论是学术著作,还是通俗读物中,都是众口一词、无可怀疑的。但中国古代本无“科学”一词,更不用说“科学家”了。那么,沈括“科学家”的身份是怎样确立起来的呢?在他生活的时代里,沈括到底扮演了怎样一个角色?在漫长的历史时代中,人们又是如何评价沈括的呢?且让我们循着历史的轨迹去追寻沈括“科学家”身份的由来。 先让我们看看同时代人对沈括的看法。北宋著名诗人黄庭坚是沈括的一个远房亲戚,他出生于庆历五年(1045),比沈括小十几岁。他在《题王观复所作文后》中评价王观复的文章,说他写信时的语气有点像沈括,将来作文大概也会有沈括的风格气象。但他同时指出,沈括“博极群书”,写文章时引用《左氏春秋传》《汉书》中的材料,取之左右逢源,运用自如,真正称得上是一位“笃学之士”。王观复虽然下笔不凡,就只怕读书太少。①黄庭坚没有再往下说,但言下之意,大概是认为王观复寡学陋闻,所作的文章内容空洞,是没法与沈括相比的。从中也反衬出沈括的文章与博学,是很为当时的人所称颂的。 又如李之仪,是北宋词人。他生于庆历七年(1047),也比沈括小十几岁。据他自己说,他与沈括的关系是“少相师友”。他为自己的亡妻胡文柔作墓志铭,盛称她的博学,说她上至六经,下至司马氏的《史记》,以及其他各种纂集,都博览综识;甚至连佛家的《大藏经》都通读了一遍;作小诗、歌词、禅颂,皆有师法;尤其擅长算数。据说,沈括每有疑问,都要通过李之仪向他的妻子请教。沈括甚至称赞这位女才子说:“得为男子,吾益友也。”②李之仪借沈括来盛赞他的妻子,其中的潜台词便是:连沈括都佩服我的妻子,可见她的博学。从中又反衬出沈括在当时确实是以博学闻名一时的。 又如与黄庭坚同为苏门四学士之一的张耒,出生于至和元年(1054),比沈括小二十几岁,也可算作是沈括同时代的人。他在所著《明道杂志》中说沈括博学多能,对天文、历数、钟律、壬遁,皆极尽其妙,尤其擅长算数。又说沈括非常喜欢下棋,但棋艺不高。据说沈括曾写过一部专著,探讨下棋之法,想用算数之学来研究棋局的变化。张耒觉得沈括的做法是非常迂腐的。③沈括与苏轼是同时代人,苏、沈两人的关系处得不太好,作为苏轼门生的张耒与沈括也没什么亲戚关系,张耒在文中对沈括颇有微词,嘲笑他的迂腐,但也不得不承认沈括的博学。 对沈括博学的评价,到南宋以后越来越成为人们的成识。晁公武著录《梦溪笔谈》,称沈括“高材博学,多技能,音律、星历尤邃”①。《东都事略》是南宋人王称撰写的一部本朝纪传体史书,其《沈括传》称沈括“博览古今,于书无所不通”②。元人修《宋史》,其中《沈括传》称沈括“博学善文,于天文、方志、律历、音乐、医药、卜算,无所不通,皆有所论著” ③。《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在著录《梦溪笔谈》时也说:“括在北宋,学问*为博洽,于当代掌故及天文、算法、钟律尤所究心。”④ 沈括的博学也可从他的著述中得到反映。沈括的著作以《梦溪笔谈》*为出名,除此之外,他还有很多其他的著作。著名的科技史专家胡道静先生在校证《梦溪笔谈》时曾对沈括的著述作了一个统计。从中可以看出,沈括的著作数量极多,而且遍及经、史、子、集各部。⑤他的学识渊博由此也可进一步得到证明。 胡道静先生研究沈括数十年,*后这样评价沈括:⑥ 他是我们历史上,同时也是世界历史上稀有的一位通才。对于文学、艺术、科学、技术和历史、考古,他都有深刻的研究,并且在各方面都有创造性的见解提出来。他有好些重要的创见,至今为举世人称道不衰;他有好些正确的科学论断,远在西方学者数百年之前便明确地提出。不可掩抑的光芒表明了我们勤劳智慧的祖先在知识范畴内曾作出多么巨大的成就,而沈括便是其中*优秀的创造者之一。(P1-4)
萧红传 本书特色 萧红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备受瞩目的作家。与之相关的出版物往往强调其性别、天才的创作、错综的感情经历和悲剧的命运,从而导致了大众对萧红的刻板印象。...
清华三才子 本书特色 《清华三才子》是由谢泳所编著,东方出版社出版发行的。清华三才子 目录 闻一多的命运一、乡绅出身二、清华十年三、校园文化四、思想早熟五、五四...
《蔡骏随笔集》内容简介:随笔集由六个部分组成,“病毒”收录历部代表作品序言;“荒村公寓”为蔡骏对生活住地的日常感悟;影视书
爱因斯坦传 本书特色 爱因斯坦是举世闻名的德裔美国科学家,现代物理学的开创者和奠基人。他的一生都在寻找宇宙的简单法则。他运用大脑、铅笔和纸,发现和论证了...
《从此岸到彼岸》内容简介:本书为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立项课题“从此岸到彼岸:人民币汇率如何实现清洁浮动”的研究成果。汇率是一
蒋介石特工内幕-军统智多星唐纵日记揭秘 本书特色 一部“立身处世之经验库”,近距离看国民党内部军统、cc、警察署斗法;一副时代风云韵缩略图,置身事中剖析二战各国...
《猫大夫医学科普365》内容简介:"猫大夫医学科普”公众号发表的医学科普一直深受普通大众的欢迎,该公众号目前拥有忠实读者35万余
伟人毛泽东丛书-毛泽东家系 本书特色 他 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 政治家 他 是伟大的战略家 军事家 他 是伟大的思想家 诗人 他 是伟大的民族英雄 中华民族精...
中国状元全传 本书特色 武状元共777人。从开科的次数来看,还有相当一批文、武状元的姓名失传。以往的史书对状元虽有一些记载,但是,除极少数名人以外,大都仅仅开列...
我眼中的世界名人--邓伟日记 本书特色 本书是作者亲身经历的真实记录,同时记录了世界名人的儿时教育和成长历程,记录了他们对事业和社会、生活与生命的感悟、记录了他...
牛棚杂忆(典藏版) 本书特色 季羡林著的《牛棚杂忆(典藏版)(精)》是季羡林老先生对其在文革时期的一本回忆录,他以幽默甚至是调侃的笔调讲述自己在“文革”中的不幸...
天崩地解-黄宗羲传 本书特色 黄宗羲是明末清初的思想家、史学家、教育家,与顾炎武、王夫之并称为清初三大儒。他早年多磨难,父亲作为东林党人被魏忠贤等“阉党”迫害致...
顾炎武-心同山河顾炎武传 本书特色 本书是明末清初著名思想家、学者顾炎武的文学传记。顾炎武是明末清初著名的思想家、学者。他青年时期即有报国之志,因明亡而一腔抱负...
1981年,职称仅为讲师的刘道玉被中央任命为武汉大学校长,是当时中国重点大学中最年轻的一位校长。刘道玉曾说:“我本不想做官,
蒋介石麾下八大金刚 本书特色 他们是蒋氏王朝卦中的阳爻八大金刚身居要位,戎马沙场,为蒋委员长补阳,披荆斩棘,当仁不让*终他们一生阳落蒋介石的八大金刚,是指对蒋介...
丘吉尔传 本书特色 温斯顿·丘吉尔,政治家、画家、演说家、作家、记者,1953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两度任英国首相,20世纪重要的政治领袖之一,带领英国获得第二次...
湘潭黎氏-全五册 本书特色 ★ 32开精装,湖南教育出版社出版★ 一个时代的风云缩影,一部家族的历史传奇★ 黎氏八骏——黎锦熙、黎锦晖、黎锦耀、黎锦纾、黎锦炯、...
孤独的猎手卡森麦卡勒斯传 本书特色 卡森·麦卡勒斯被当代美国批评家瓦特·爱伦称为“仅次于福克纳的南方*出色作家”,另一位美国当代作家戈尔·维多称她为“南方*伟大...
《牛人心法》内容简介:如果把人生比作一家公司,那么每个人都是自己人生的CEO。《纽约时报》畅销书作家、1亿美元营收的互联网教育
大家小书:曹雪芹的故事 本书特色 红学泰斗周汝昌,四十五年心血凝结的经典之作!《红楼梦》作者的生平故事!曹雪芹*生动传神的小传!红迷朋友不可错过的经典!大家小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