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我国把建筑师一般称为工程师。在西方,称一位建筑师为工程可能引起对方的抗议。欧洲人说:医师的恢复(人体)秩序,律师维持(社会)秩序,建筑师创造(物质世界)秩序。我国的建筑师职称已恢复,这是十分必要的。
……
在古代的西方,建筑师就不是独一门的工程师。古罗马建筑师兼军事工程师维曲罗维斯(维特鲁威)提出对建筑师的要求,那就是“建筑是由许多种科学产生的一门科学,各门学问的发展丰富了它的内容;建筑科学有助于对其他技术成果的应用做出评价……”
15世纪的大学问家、建筑师和艺术家阿尔培蒂的设计是以人为中心,人的尺度的建筑与城市环境的尺度。他提出了建筑师这样的要求,首先是建筑师对后代人的责任与本人的荣誉,切莫由于无知、粗率、愚蠢而为后世所不齿。“谨慎、明智和有学问的建筑师设计的建筑”应当既能得到富裕者的欣赏而同时又不违背勤俭原则。
建筑师需要对专业的历史与理论做现再评价,需要从综合环境设计去考虑建筑设计,脱离城市总体环境的个体设计思想不应当再保存下去了。他不再以某一个人为服务对象而是整个社会。
……
在我国,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问题是建筑师地位的社会承认。直至今天,建筑师还仅仅是为“甲方”委托工程“画张图看看”。建筑师接受“甲方”在某一已定基地上的设计任务,只能按此要求进行设计甚至还是去迎合“甲方”领导个人的喜爱。对设计人这样的制约,建筑创造性活动是很难进行的。
对今天的大多数人来说,陈占祥是一个陌生的名字。
他,留学英伦,随名师研究都市规划学。
1949年前,他为南京规划了“中共政治区建设的计划大纲”
为上海提出“开发浦东”的建议。
1950年,与梁思成共同提出《关于中央人民政府行政中心位置的建议》,史称“梁陈方案”。1957年被错划为建筑界的“两大右派”之一。
这里有陈占祥本人的亲自讲述,有亲朋友好友的往事回忆,有不堪回首的“历史档案”……
这是一位城市设计(规划)师、建筑师,怀揣着一颗滚烫中国心,丰富、曲折、多舛的人生故事。
陈占祥生平
陈占祥先生1916年6月13日出生于上海,祖籍浙江省奉化县。1929年至1934
年在上海澄衷中学学习;1935年至1937年在上海雷士德工学院建筑构造专业
学习;1938年赴英国留学,1944年获英国利物浦大学建筑学院建筑学士、城
市设计硕士学位;1944年至1945年攻读英国伦敦大学都市规划博士学位。在
英国留学8年,正值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他积极参加反法西斯斗争,向英
国各界宣传中国的抗日战争,参加演讲活动。1944年,他师从英国著名城市
规划学专家“大伦敦计划”主持人阿伯康培爵士,协助和参加完成英国南部
三个城市的区域规划,获得好评,同期成为英国皇家规划师学会会员。
1946年南京政府邀请陈占祥先生回国主持北平城市规划工作,他毅然放
弃国外优越的研究条件和优厚待遇返回祖国。回国后任南京政府内务部营造
司简派正工程师,兼中央大学建筑系和圣约翰大学建筑系教授,主持完成南
京“行政中心”规划方案(与娄道信合作提出《首都政治区建设计划大纲草
案》)。曾任上海都市计划委员会总图组代组长,在1947年即提出开发浦东
新区的建议。同期与陆谦受、王大闳、郑观萱、黄作燊等著名建筑师成立“
五联建筑与计划研究所”。
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后,历任北京市都市计划委员会企划处处长、北京
市建筑设计院副总工程师、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顾问总工程师等职。19
50年,他与梁思成教授共同提出关于“新北京城”建设规划的建议(《关于
中央人民政府行政中心区位置的建议》,即著名的“梁陈方案”),极具远
见卓识。1951年,他和梁思成教授竭力主张人民英雄纪念碑以中国传统“碑
”的方式为主体的设计方案,得到采纳和实施。他先后主持完成北京市建国
门外使馆区等工程设计,其中北京南礼士路社会路(现月坛南街)沿街建筑群
的设计,吸取西洋古建筑手法又融合中国建筑细部,突出建筑群体的节奏感
,具有清新、向上和生机勃勃的独特风格。1954年,陈占祥先生调任北京市
建筑设计院任副总建筑师。1957年被错划为右派,直至“文革”期间,曾遭
受到不公平的待遇。但他始终坚信党和人民,仍兢兢业业做力所能及的信息
研究和实际工作。自1962年起,他翻译了大量包括赖特等现代建筑大师的著
作和大量国外建筑与城市规划技术信息资料,为我国建筑事业作出重要贡献
。改革开放以后,1979年调任国家城建总局城市规划研究所(现中国城市规
划设计研究院),任顾问总工程师,兼任《城市规划》杂志(英文版)主编。
他多次参与深圳特区、上海、杭州、兰州、海口及川北等城市和地区的规划
方案的研究与审议,提出重要的建设性意见。同时,他继续翻译和介绍国外
学术著作和文献资料,如《马丘比丘宪章》、《大不列颠百科全书》“城市
设计”条目等,并多次出访、出席国际重要学术会议,介绍中国城市规划经
验和建设成就。1986年受聘为《中国大百科全书·建筑园林城市规划卷》编
辑委员会委员,并参加编写及审阅部分条目。1987年退休。1988年应邀赴美
国,他先后担任加州伯克利大学“摄政”教授、康乃尔大学和威列寇斯大学
访问教授,堪萨斯大学授予他“埃德加·斯诺教授”称号。1989年回国。19
92年国务院为表彰陈占祥对发展我国工程技术事业做出的突出贡献,特颁发
政府特殊津贴及证书。
陈占祥先生从事城市规划和建筑事业五十余年,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
成自己的学术思想。他十分重视城市规划基本理论的研究和建设,注重研究
国外先进的规划理论和方法,注重“洋为中用”;他强调对历史文化名城的
保护,强调城市规划的区域理念,倡导建筑设计与城市规划的协调统一,以
及注重研究城市土地的开发效益等学术思想,至今仍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他著有《中国建筑理论》 (英文版)、《中国古代都市计划理论的探讨》(
英文版)和《预制混凝土墙板》(译著)等。
陈占祥先生一贯重视教育的普及与提高,先后兼任清华大学建筑系、北
京大学地理系、福建泉州华侨大学等学校教授。他注重培养青年科技人才,
十分关心青年同志的成长,经常为青年无私地传授学术经验和教授英语,积
极为我国城市规划事业培养人才,为促进我国建筑与城市规划教育事业的发
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陈占祥先生曾任北京市人民代表大会**届、第八届、第九届人民代表
;北京市人民政府专家顾问团**、二、三、四、五届顾问;中国国民党革
命委员会第五届中央团结委员会委员,第六、七、八届中央监察委员会委员
,第八届中央四化服务工作委员会副主任、中央祖国统一工作委员会委员,
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北京市第七届委员会委员、第八届常务委员、第十一
届顾问;中国建筑学会第二届理事会候补理事、第五届常务理事,第六、七
、八届名誉理事;英国皇家规划师学会会员。
陈占祥先生1951年12月29日加入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他拥护中国共
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为维护社会安定团结,促进社会民主进步,实现
祖国和平统一大业作出积极贡献。
陈占祥先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关心国是,拥护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以来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他以满腔热忱投身于国家建筑和城市规划事业,
对工作勤勤恳恳,作风正派,为人坦诚;他坚持原则,胸怀坦荡,不计较个
人得失,对于历史上不公正待遇,忍辱负重,坦然面对,无怨无悔,直到生
命的*后时刻。
陈占祥先生在建筑与规划专业理论上有很高的造诣和丰富的实践经验.
在国内外建筑与规划界享有很高的声誉,他把自己的知识和才华完全奉献给
了我国的建筑规划事业,为创建和发展我国城市建筑规划学科发挥了积极的
作用。
2001年3月22日上午10时5分,陈占祥先生在北京逝世,享年85岁。
(据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稿)
P1-3
陈占祥先生1916年6月13日出生于上海,祖籍浙江省奉化县。1929年至1934年在上海澄衷中学学习;1935年至1937年在上海雷士德工学院建筑构造专业学习;1938年赴英国留学,1944年获英国利物浦大学建筑学院建筑学士、城市设计硕士学位;1944年至1945年攻读英国伦敦大学都市规划博士学位。在英国留学8年,正值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他积极参加反法西斯斗争,向英国各界宣传中国的抗日战争,参加演讲活动。1944年,他师从英国著名城市规划学专家“大伦敦规划”主持人阿伯康培爵士,协助和参加完成英国南部三个城市的区域规划,获得好评,同期成为英国皇家规划师学会会员。
1946年南京政府邀请陈占祥先生回国主持北平城市规划工作。1950年,他与梁思成教授共同提出关于“新北京城”建设规划的建议,极具有远见卓识。1951年,他和梁思成教授竭力主张人民英雄世纪碑以中国传统“碑”的方式为主体的设计方案,得到采纳和实施。他先后主持完成北京市建国门外使馆区等工
《预见》内容简介:信息经济高速发展,数字化转型如火如荼。在这样的时代大背景下,信息社会50人论坛组织多位顶级专家学者从变轨:
青山一发:从孙文崛起看大清日落 本书特色 晚清的密云急雨 不读懂青年孙文之崛起 不会明白王纲解纽的微妙博弈雄飞在历史劲流中的鹘在青年孙文眼里,帝国重臣...
百年风雅 本书特色 本书选取陈寅恪、黄炎培、张君劢、费孝通、钱玄同、邓稼先、朱希祖、胡适等八个江南名门望族,讲述百年中国的家国变迁。文化世家的如烟往事,在历史风...
雷锋 本书特色 雷锋,原名雷正兴,因出生在庚辰年(1940年),家人取的乳名“庚伢子”(长沙话)。他在党的阳光沐浴下,由一个孤儿成长为一位平凡而伟大的共产主义战...
能包容伟大艺术家的地方少之又少,其中十九――二十世纪之交的巴黎,就是这样一个宽容的都市。作者通过长达数年的努力,用翔实的
《朱东润文存(全二册)》内容简介:复旦大学中文系已故朱东润教授除已结集出版的专著及传记文学外,还有数量可观的单篇已刊、未刊
《老实人》内容简介:《老实人》是伏尔泰哲理小说代表作。主人公“老实人”最初相信老师邦葛罗斯的乐观主义哲学,即在这个世界上,
父亲:一次发现父爱的旅行 本书特色 送给父亲*好的礼物!美国普利策奖得主巴兹?贝辛格的情感自传,感动美国人的父爱圣经。父亲:一次发现父爱的旅行 内容简介 《父亲...
《高效的无效》内容简介:本书描述了对冲基金的关键交易策略,揭开了主动型投资的神秘面纱。作者将最新的研究成果与现实世界的经典
卿云糺缦--苏步青画传 内容简介 本书借助图文串接的新颖版式,略具系统次展示了著名数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原复旦大学校长苏步青教授为现代中国数学研究与教育事业无...
43位战犯的后半生 本书特色 《43位战犯的后半生》详尽地介绍以蒋介石为首的43位内战头等战犯,败退台湾或流亡海外后的人生之路……蒋介石退居台湾后考虑的*主要问...
《拿破仑传》内容简介:在二十一世纪的当代中国,国民的阅读生活中迫切的事情是什么?我们的回答是:阅读经典!在承担着国民基础知
约翰逊博士传 内容简介 约翰逊是英国18世纪的怪杰,世界上**部像样的英语词典就是他单枪匹马编写的。本书是他的传记。约翰逊博士传 目录 鲍斯威尔的《约翰逊博士传...
陈沆传 本书特色 叶贤恩、周锐的《陈沆传》,可说是以传记文学的形式,对陈沆其人其文其事作了一个集大成的总结,不仅为读者再现了陈沆出生成长之地的山河沃壤与古今文脉...
梅兰芳与京剧在海外 本书特色 本书以梅兰芳与京剧在海外的传播和所到国家的主流观众的接受为题,发掘、整理了12种重要文献,包括梅兰芳的著作《梅兰芳游俄记》、《东游...
一代大师任继愈 内容简介 作为一名传统知识分子,他经历了动荡的20世纪初期,这种巨大的世纪动荡促使他探寻人的价值、社会发展的方向以及中国现代化的轨迹。他以惊人的...
梁漱溟评传-一个现代政治变革者的理想与践行 本书特色 在中国现代史上,粱漱溟先生是一个活动涉及诸多领域,理论与实践并重,且独具个性特色和颇有影响的人物,而且,他...
《三岛由纪夫或空的幻景》是法国著名作家玛格丽特·尤瑟纳尔的代表作之一,此书发表于日本现代作家三岛由纪夫(1925—1970)剖腹自
20世纪哲学史上的几大“倒霉孩子”之——罗素传No.1罗素师父太强,做徒弟的就压力大。这句话,一点也不假,尤其是用在罗素身上。
华盛顿:描写华盛顿传奇的一生(精装版) 本书特色 本书是一本人物传记,乔治·华盛顿(george washington)(1732~1799),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