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儒学思想史

中国儒学思想史

作者:张岂之

出版社:中华书局

出版年:2023年3月

ISBN:9787101161199

所属分类:人文社科

书刊介绍

《中国儒学思想史》内容简介

本书共十五章,约34万字,以时代为经,以大量翔实可靠的资料为基础,简明扼要地梳理了中国儒学思想的发展脉络,阐明各时代儒学思想的内涵、特点及转化动力,并特别分析了各时代儒学思想与科学技术之间的辩证关系,具有资料丰富、脉络清晰、论证有力等特点。
正如作者所说:“我们的研究点有三:一,对中国儒学思想的代表人物力求进行实事求是的分析;二,重点研究中国儒学思想发展的历史进程;三,开始研究儒学思想与中国古代自然科学。”“这部专著里将探索中国儒学的演变轨迹,把儒学与中国古代自然科学的复杂的、多方位的关系作为研究的重点。”
张岂之,1927年生,江苏南通人,曾任西北大学中国思想文化研究所所长、西北大学校长。50-60年代,协助侯外庐先生整理《中国思想通史》,后同侯外庐、邱汉生共同主编《宋明理学史》。80年代中期以来,主编有《中国思想史》《中国思想学说史》《中国儒学思想史》以及高校教材《中国历史》(六卷本)等。自著有《顾炎武》《儒学、理学、实学、新学》《中华人文精神》等。主编《华夏文化》杂志。2016年,荣获“国学终身成就奖”。

作品目录


绪论
第一章:儒家学派的创立者孔子及其思想
第一节
儒学思想产生的历史文化积累
第二节
孔子创立儒家学派
第三节
早期儒学即人学
第四节
人学的两重性
第五节
人学与辩证思维
第六节
儒家学派的分化与人学
第二章:孟子思想与人学
第一节
仁政学说
第二节
民本主义
第三节
“人”的初步发现
第四节
性善论
第五节
辩证思维
第三章:荀子关于人学的理论
第一节
发现了自觉的“人”
第二节
人“最为天下贵”
第三节
性恶论
第四节
人的认识能力
第五节
朴素的辩证思维
第四章:《大学》、《中庸》在儒学史上的地位
第一节
《大学》、《中庸》的著作时代和基本内容
第二节
修身为本的政治伦理观
第三节
中庸之道之剖析
第五章:汉代的易学与儒学
第一节
汉代易学概况
第二节
孟喜和京房的易学
第三节
《易纬》的象数学
第四节
荀爽、虞翻的卦变说
第六章:汉代儒学概述
第一节
汉代儒学的两重性
第二节
儒学的理性主义与自然科学
第三节
儒学的独断主义与自然科学
第七章:魏晋南北朝时期儒学的变化
第一节
儒家经学的沉沦与玄学的兴起
第二节
儒学在南北朝发展的两种趋势
第八章: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儒学与自然科学
第一节
自然科学发展的理论化倾向
第二节
儒学与自然科学的相互结合
第九章:隋唐时期的儒学
第一节
儒学思想演变的倾向
第二节
儒、佛、道的合流趋势
第三节
唐中叶儒学与佛学的结合
第十章:唐代儒学与自然科学
第一节
唐代自然科学发展的开放性特点
第二节
唐代儒学演变与自然科学的关系
第十一章:宋明儒学的表现形态——理学
第一节
儒学哲学化过程
第二节
佛学与道教之渗透
第三节
理学的两重性
第十二章:宋元明时期自然科学的发展与转折
第一节
自然科学发展概况
第二节
明代自然科学的转折
第十三章:理学与自然科学的多层次关系
第一节
自然科学之发展与理学
第二节
理学对自然科学的桎梏
第十四章:清代儒学的特色
第一节
实学的兴起
第二节
理学的沉沦
第三节
汉学的盛衰
第十五章:清代儒学与自然科学
第一节
理学与自然科学
第二节
实学与自然科学
第三节
中学与西学之争的序幕
后记
新版后记

相关推荐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