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千年文明大变局

三千年文明大变局

作者:许倬云

出版社:九州

出版年:2023年3月

ISBN:9787522515984

所属分类:绘画摄影

书刊介绍

《三千年文明大变局》内容简介

《三千年文明大变局》是当代史学大家许倬云先生基于“全球大历史”史学视角的通俗历史读本,纵深横阔,深入浅出,充满人文关怀。
在《三千年文明大变局》书中,作者从全球大历史的视角,以两条主线分别勾勒出东西方文明发展的路线图:两者长期以来平行发展,也存在各自发展的“峰与谷”及转折点;最终,中国形成大一统国家,欧洲走向了列国并立,直至现代民族国家的形成。明清以来中国一落千丈,欧洲人则发现新大陆,开启了以工业革命为基础的现代文明。从此以后,在世界历史的进程中,中国人只能扮演追随者的角色。本书从地理环境、社会制度、思想文化等方面,以两相对照的方式剖析了两者的成败因缘,并指明了中华文明复兴可能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许倬云,江苏无锡人,1930年生于厦门。美国匹兹保大学荣休讲座教授,中国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1962年获美国芝加哥大学博士学位,先后执教于台湾大学、美国匹兹堡大学。2004年荣获亚洲学会特别贡献奖,2020年荣获第四届“全球华人国学大典”终身成就奖。
学术代表作有《西周史》《汉代农业》等,另有《万古江河》《说中国》《中国文化的精神》等大众史学著作数十种行世,海内外行销百万册。

作品目录

总序
当今世界的文明危机与转型
前言
未来人类的前途,能否殊途同归?
第一章:中西三千年文明之异的根源
亚洲和欧洲人种,都是“现代人种”的一部分
欧亚文化的不同,根源于旧石器时代
中国原始部落的崩溃与蜕变
欧洲古代文化不同的发展轨迹
印欧族群扩张的砝码——马
印欧民族的统治形态和对中、欧的不同影响
商业传统成为中、欧统治形态差异的原因
第二章:中西上古政治制度的比较
“夏后”是部落联盟的领袖
商代的王权更为强大
周人将“天命”观念与祖先崇拜合二为一
雅典和斯巴达制度之间的差异不大
从希腊神话角度看欧洲文明
希腊政治制度基本上还是列国并存
第三章:中西思想文明的分野和演变
西周价值观念崩塌与儒家思想的建立
儒家思想中的“安人”与“安百姓”
儒家出现分歧并受到道家冲击
“感应论”与儒、道、佛的兼容并蓄
地理因素导致两河文化“神魔对立”
以基督教为主轴的西方思想文化的形成
希腊诸多学派与中国先秦思想类似
第四章:中西文化圈的分合与扩展
秦汉帝国复杂而高效的管理系统
秦汉帝国的经济形态与学术思想的发展
秦汉帝国及其以后的外族入侵
隋唐帝国完成中国文化的再次整合
罗马为何能建立如此庞大的帝国
罗马帝国是一个松弛的复合体
军人专政帮助基督教成为罗马国教
蛮族诸国与五胡十六国的差异
第五章:中西中古时代的文化重整
大唐帝国体制复杂的优势与隐患
对外贸易为唐朝带来了经济繁荣
面临佛、道挑战,儒家思想“再出发”
唐代以后生活、文化上的多元融合
罗马帝国的教会势力凌驾一切
欧洲封建制度政治、经济、文化的特色
城市的发展与十字军东征的影响
第六章:中西面对文明变局的关头
唐代中期以后,中国再次陷入长期分裂
农业经济逐步向商业经济转变
儒家思想的正统化使其走向僵固
蒙古帝国的扩张
宋代丰厚的文化资产
欧洲复杂的领土纠纷促成民族国家成形
教会腐败导致基督教分裂出新教系统
阿奎那的“唯理论”
欧洲“自由的城市”为近代文明发展奠定了基础
第七章:中国的封闭与西方的开放
蒙古帝国的开疆扩土与暴力统治
明朝皇权高度集中
明朝政府压制对外贸易导致经济落后
思想封闭使明朝走向覆灭
明亡后知识阶层的反思
大洋航道的开拓与新大陆的发现
美洲的财富促进了西方工业的大发展
英、法共同开发北美,创造惊人的财富
新大陆也引发了滔天的罪恶
第八章:西方文明三百年间的巨变
掩盖在康乾盛世下的忧患
八旗子弟作战能力日渐衰弱
文化禁锢使清朝学风僵化
闭关锁国造成清朝的经济衰退和国防空虚
清末的救亡图存运动
宗教革命后欧洲民族国家的兴起
共同体主权国家的新体制
新兴的消费需求孕育出资本主义萌芽
新兴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
如何解决社会进步伴生的矛盾将是长期的难题
第九章:结论
地理环境的差异对中、欧古代文明的影响
青铜时代中国的“统一”与西方的“多样”
秦汉帝国相较罗马帝国更具统一性和融合功能
“天下国家”体制,相较西方有“超稳定性”
宋代中国文化桎梏,导致统治结构僵化
明清时期的闭关锁国迅速拉大中、欧差距
附录
当今世界的情形和我们未来的方向

相关推荐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