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研究》创刊于195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早创办的哲学社会科学刊物之一。半个世纪以来,《历史研究》共发表文章约4000篇,集中代表和反映了新中国几代史学工作者的成果结晶,作者涵括从郭沫若等20世纪中叶即已名扬天下的史学巨匠,直至新世纪方始崭露头角的学界新秀,体现了五十年来中国历史学研究发展的*高水平及演进路向。因此,从学术史发展与演变的意义来讲,《历史研究》的五十年,也即是新中国史学发展的缩影。为此,我们选编了这套丛书,以纪念《历史研究》创刊五十周年。
《历史研究》是中共中央“中国历史问题委员会”倡议创办的历史学专业刊物、1954年2月在北京创刊。毛泽东同志就创办《历史研究》首次提出以“百家争鸣”为方针研究历史。郭沫若直接领导了编委会和编辑部的组建工作。**届编委会成员有郭沫若、尹达、白寿彝、向达、吕振羽、杜国痒、吴晗、季羡林、侯外庐、胡绳、范文澜、陈垣、陈寅恪、夏鼐、嵇文甫、汤用彤、刘大年、翦伯赞。历任主编有尹达、黎澍、庞朴、徐宗勉、田居俭、宋德金、李新达、张亦工等。
《历史研究》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主办。双月刊。主要栏目:专题研究、理论与方法、史家与史学、讨论与评议、书评、读史札记、学术述评、国外新书评介、读者来信等。
《历史研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权威历史专业期刊,在国内外享有较高声誉,部分论文由《中国社会科学》翻译介绍到国外。
学术书评是学术研究的成果,直接或间接影响着学术研究的规则和水平。学术期刊发表学术书评,旨在繁荣学术,促进学术研究的发展,提高学术研究的水平。1954年《历史研究》创刊号的“征稿简约”即将“国内外史学界重要论著的评论或介绍”作为五项主要“本刊内容”之一。五十年来,共发表各类书评340篇,占文章总数的8.5%。书评一直是这份刊物的重要内容之一。1953年8月,范文澜著《中国通史简编》(修订本)**册面世,引起史学界乃至整个社会的关注。北京大学历史系中国古代史教研室召开座谈会,对范著的各个方面展开了讨论。讨论成果以座谈会记录形式发表于《历史研究》1954年第2期。这可视为《历史研究》发表的**篇书评。该书评本着“开展学术上的批评与自我批评为提高科学水平的必要条件”的精神,首先肯定了“范著修订本比起旧本有了很大的提高;旧本某些不符合于历史唯物主义的论点已加改正;对某些重要的历史人物作了新的估量;对社会历史生活的各个方面的相互关系有了较为全面的阐述和一些具体的分析”。然后笔锋一转,“但是,由于中国上古史存在的问题很多,且史料的复杂,本书的某些论证和征引,也还有可商榷的地方。”随即从“有关理论的一些问题”、“史料的运用和解释问题”、“体例及其他问题”三个方面,对范著提出了不同意见。尽管这篇书评不免时代印痕,如认为应将“美帝国主义学者所复原”的北京猿人模型的插图换成“苏联学者”的复原图片,但纵观全文,这是一篇具有相当水准的学术性书评,全文毫无溢美之词,在阐述不同见解时,论述平实。五十年后的今天,我们仍可以从这篇书评中呼吸到那个时代健康正常的学术空气。遗憾的是,这种有利于学术发展的氛围未能长久延续,不断受到各种非学术因素的干扰,“政治正确”成为包括书评在内的一切学术论著的**原则,“文革”时期更发展到极致,学术成了政治的婢女;书评也成了无情打击和无聊吹捧的工具。1978年以后,中国历史学起死回生,但不良学风也潜滋暗长,庸俗化书评即是显例之一。学术含量低、采用八股程式、形同劣质广告的书评大行其道,助长了文化垃圾的泛滥,污染了学术空气。学界同仁一再呼吁史学杂志改进书评工作,希望由此人手,进而逐步恢复中国历史学的良好学风和优良传统。1996年春,在中国史学会东方研究中心主任沈志华先生的倡议及支持下,在张亦工先生的主持下,《历史研究》等北京六家史学杂志,合作成立了史学图书评论联合工作小组,旨在通过相互沟通,相互观摩,共同促进史学杂志书评工作的学术化和规范化。在这种学术合作框架下,《历史研究》编辑部精心组织编发了具有较高学术品质的书评,其中一些严肃的批评性书评在史学界乃至整个学术界引起强烈反响,为净化学术空气、促进学术研究的健康发展作出了贡献。五十年来,《历史研究》发表了大量高水平的学术书评,限于篇幅,这套论文选收入的仅仅是其中一部分。创刊初期的书评,传递了那个时代学术水平、学术环境的综合信息,然其对很多学界青年朋友来说,可能已经有些陌生,我们有意多选编了一些,却也不得不无奈地有所割爱。1996年至1998年一些书评已经收入社科文献出版社2001年出版的《史学新书评》,其中多数这次就不再收入了。回顾五十年《历史研究》书评工作的历史,有很多经验教训,其中重要的一点就是,撰写书评需要很高的专业学术水准,绝非雕虫小技。学术含量高的书评,品质优秀的书评,信息准确的书评,权威的书评,一定只有专家才能撰写得出来。我们曾经发表过专家撰写的高水平书评;我们希望有更多的专家撰写高质量书评;我们愿意秉持“百家争鸣”的方针,继续发表更多更好的专家撰写的优秀书评。
缀石轩论诗杂著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诗歌使人心灵不死——略谈诗教;国诗答疑录;士先器识而后文艺——徐晋如访谈录;满分“古诗”作文与流氓精神的胜利等。缀石...
基督教与西方文学 本书特色 本书较为系统而全面地介绍了犹太教与基督教产生发展的基本轮廓、教义的精神实质和文化品格。对中世纪及其后西方文学中宗教形态突出或表现宗教...
《文学,是诗意的历险》内容简介:2008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勒克莱齐奥及其作品中文版的主要译者、当代中国最著名的翻译家、法语文学
闲堂诗学 本书特色 本书收录作者对古典诗歌等的评论文章30余篇,作者所作的近百首格律诗作。此外,附有名家与作者的诗学书信、序跋、评论。闲堂诗学 内容简介 是程千...
精忠旗笺证稿 本书特色《精忠旗笺证稿》是冯其庸先生对明代李梅实和冯梦龙所写《精忠旗》作的笺证。作者从历史剧创作的角度,搜罗有关岳飞的史实,把与这部历史剧的情节有...
世界名著之旅-双城记 本书特色 《双城记》(1859)是狄更斯后期创作的重要作品之一,是根据法国大革命部分史实(即攻陷巴士底狱,及一七九二至九三年间的大屠杀等情...
因《廣島之戀》與《情人》而享譽全世界的情慾教母被愛淹沒的殉道者──莒哈絲永遠的情人、20世紀最富魅力的法國作家──莒哈絲,
《警犬汉克历险记(套装共14册)》讲述:这份棘手的工作总得有人来做对于牧场治安长官汉克而言,胆识、荣誉、危险和牺牲构成了每天
宋老大进城 目录 宝云家庄的故事在前进的路上终身大事纠纷-个年轻人麦收宋老大进城盖马棚行医事件母亲的晚年姑娘的秘密王仁厚和他的亲家女婿两涧之间灯芯绒一头骡子的故...
从边缘到主流-美国犹太经典作家研究 本书特色 本书择取了十三位重要的美国犹太作家,既包括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的索尔·贝娄与辛格,也包括尚未引起学界关注的玛丽·安亭...
学生实用成语词典-最新版 本书特色 《学生实用成语词典(*新版)》是由内蒙古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学生实用成语词典-最新版 目录 A aai哀唉爱碍an安按暗黯an...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第二卷·魏晋南北朝隋隋唐五代卷) 内容简介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第2卷·魏晋南北朝隋)》是教育部“九五”规划教材,同时转入教育部“面向21...
解析陈寅恪 内容简介 本书全面收集了介绍和论述世称“义宁之学”的文章,深入地探讨了陈氏所涉猎的史学、文学、敦煌学、突厥学、藏学、蒙古学等诸多领域,全面展示了陈氏...
屈赋通笺-附笺屈馀义 内容简介 《屈赋通笺》是刘永济先生多年的研究成果,对屈原的每篇作品都作出解题、正名、审音、通训和评论,并提出自已的见解。如以《九辩》为屈原...
圣诞节前夕,电影《地下铁》将于全国首次公映,与此同时,辽宁教育出版社推出的《地下铁电影珍藏纪事》也将同步上市。《地下铁》
2010-项目决策分析与评价 本书特色 《2010项目决策分析与评价》:2010全国注册咨询工程师(投资)执业资格考试六年考题六次模拟。2010-项目决策分析与...
在中亚工作的中国工人受到恐BU分子袭击,死伤惨重,世界震惊。银翼猎手奉命前往金新月,秘密逮捕恐BU分子头子赛甫拉。金新月地区
序:史载,剑师光一,天赋迥异,少而成名。弱冠之际熔青铜为刃,精光芒动,薄如蝉翼;而立之年铸玄铁重剑,开山辟石,其利断金;
中国市民文学史 内容简介 中国市民文学产生于公元十一世纪中期,它是在封建社会后期市民阶层兴起之后流行于都市的、通俗的、表现市民社会的文学。此著探讨了中国市民社会...
改变你一生的怪诞行为心理学 本书特色 《改变你一生的怪诞行为心理学》:为什么有些事情看似合理实则不合理,看似理性实则不理性,看似平常实则不平常?为什么有些事情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