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事件协同治理

突发事件协同治理

作者:赖先进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

出版年:2023年6月

ISBN:9787300313238

所属分类:科普读物

书刊介绍

《突发事件协同治理》内容简介

党的二十大提出要建立大安全大应急框架,完善公共安全体系,推动公共安全治理模式向事前预防转型。要在这一框架下推进我国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迫切需要加强应急协同治理,推动部门之间、地区之间、政企之间、政社之间乃至军地之间的协同合作,共同防范、处置和应对突发事件。
本书书论证了应急管理是国家治理重要组成部分的基本逻辑,并从制度、主体、过程、价值、工具五个方面阐明了应急管理现代化的理论内涵。在此基础上,基于大量调研数据,对突发事件中的“非协同现象”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和探讨。全书运用协同治理理论,结合国内外发生的典型突发事件及其应对实践,系统阐述了突发事件协同治理的路径与策略,旨在以突发事件应对与管理的协同效应,对冲和破解突发事件所带来的风险和挑战,降低其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赖先进,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公共管理教研部教授,北京大学国家治理研究院兼职研究员,曾任浙江省龙港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挂职)。主要研究方向为风险与应急管理、行政改革与国家治理现代化。为中央党校中青一班、县委书记班、厅局级干部专题研修班等班次学员讲授应急管理专题课。在《中国行政管理》《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等学术期刊以及报纸上发表中英文论文100余篇;著有《规模与国家治理现代化:从最优机构规模到适应治理规模》《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跨部门协同机制研究》《论政府跨部门协同治理》等著作多部。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等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7项。获得全国MPA优秀教师、中央党校第一届“优秀青年”等荣誉称号,以及中央党校青年教师教学创新优秀奖、科研创新优秀奖等教学和科研奖项。

作品目录

序言
第一章:应急管理是国家治理重要组成部分的基本逻辑
第一节
价值逻辑
第二节
历史逻辑
第三节
现实逻辑
第四节
理论逻辑
第二章:突破单向度:应急管理现代化的多重向度
第一节
制度向度:机制优化、执行力提升
第二节
主体向度:强化内外协同治理
第三节
过程向度:强化事前主动防治
第四节
价值向度: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第五节
工具向度:运用互联网、数字技术
第三章:“非协同现象”:常规应急的一个问题与挑战
第一节
纵向条块联动低效:风险认知层层减码与响应迟钝
第二节
横向部门间分割:风险防控分割与应对推诿
第三节
平行跨区域协同乏力:风险外推与阻滞低效
第四节
政府与社会内外协同不畅:风险共治乏力
第四章:走向协同治理:理论方案与实现路径
第一节
协同治理理论概述
第二节
治理现代化场景下的复合型协同治理
第三节
公共事务协同治理的理论框架与实现路径
第五章:打造价值目标共同体,强化自驱性协同
第一节
强化公共价值目标导向
第二节
提高治理主体间的信任度
第三节
强化风险意识和知识整合
第六章:构建相容性激励机制,增强自发性协同
第一节
构建正向相容性激励机制,推动风险防治协同
第二节
健全正向相容性激励机制,促进应急处置协同
第三节
优化负向相容性激励机制,推动风险防治协同
第四节
优化负向相容性激励机制,促进应急处置协同
第七章:发展复合型协调机制,导入权威型协同
第一节
优化行政指导性协调机制
第二节
发展治理主体自发性协调机制
第三节
推进协调机制扁平化、制度化、法治化
第四节
着力加强应急指挥体系建设
第八章:培育协同治理行为,提高自主性协同
第一节
构建协同型领导
第二节
强化公共冲突管理
第三节
加强信息沟通与舆论引导
第九章:推进政社应急协同,促进社会化协同
第一节
社会端:强化社会应急协同行为
第二节
政府端:推进应急辅助性职能向社会转移
第十章:运用数字技术,实现自动型协同
第一节
建设、运营多方协同的应急系统与平台
第二节
运用人工智能技术,推进协同应急智能化
第十一章:推进公共卫生风险协同治理
第一节
坚持底线思维,防范化解重大风险
第二节
我国重大公共卫生风险治理的制度优势
第三节
推进公共卫生风险协同治理:多重、多任务委托代理的视角
第四节
优化公共卫生风险协同治理机制设计
第十二章:加强区域环境社会风险协同治理
第一节
环境社会风险及其区域差异
第二节
环境社会风险的理论研究进展
第三节
实证研究结果与政策启示
附录
突发事件协同治理访谈提纲
后记

相关推荐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