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哲学新探:道.言.自由与美

庄子哲学新探:道.言.自由与美

作者:徐克谦

出版社:中华书局

出版年:2005-08-01

评分:4.7分

ISBN:7101046770

所属分类:哲学宗教

书刊介绍

庄子哲学新探:道.言.自由与美 目录

内容提要
英文提要

绪论:有关研究方法和文本问题的一些思考
**章庄子哲学产生的学术背景
**节《天下》篇所述先秦学术发展概况
第二节庄子之学与“阴阳”学说
第三节庄子之学与孔子及儒墨之争
第四节庄子之学与“名辩”
第五节庄子之学与老聃等“隐君子”
第二章作为道路与方法的庄子之“道”
**节“道”的语源考察
第二节庄子之“道”的语义分析
第三节“道”论与西方形而上学本体论的联系与区别
第四节作为通往自由之路的庄子之“道”
第三章庄子哲学中的“真”
**节“真”字的出现
第二节“真”与“庄”及其哲学意义
第三节“真人”、“真知”、“真性”
第四节“真”、“真理”、“道”
第四章庄子的语言观及语言怀疑论
**节庄子对语言的怀疑
第二节《齐物论》中的语言观
第三节“公是”与“是非”:“存在”与“此在”
第四节庄子语言怀疑论的意义与失误
第五章道言悖论与庄子的言说方式
**节“道不可言”与道就是方的悖论
第二节庄子对言说方式的改造与创新
第三节“卮言”——自由的言说
第六章人生困境与庄子的自由理想
**节人在现实社会中的困境
第二节人在存在论意义上的困境
第三节《庄子》书中自由观念和自由理想的表达
第四节庄子自由观在现实社会层面上的悖论
第五节庄子自由观的积极意义和价值
第七章“命”的语义分析与庄子对“命”的安顿
**节生命、命运、命名以及三者之关系
第二节“安其性命之情”:庄子对“命”的安顿
第三节死亡问题的解决方案
第八章庄子式的“个人主义”
……
第九章进入审美与艺术境域的庄子哲学
结束语
主要参考资料
后记

庄子哲学新探:道.言.自由与美 内容简介

本书借鉴当代语言哲学和阐释学的某些理论和方法,对《庄子》书中的“道”、“言”、“真”、“命”、“游”、“美”等一系列重要哲学概念作了细致的分析,从而对庄子的道论、语言观、自由观、美学观以及它们相互之间的内在联系进行了具体的考察和研究,试图藉此对庄子哲学的特质从新的角度进行阐释。
绪论部分对本书在研究方法和对《庄子》书文本材料运用方面的考虑作了一些说明。**章对庄子哲学的产生背景作了考察,试图说明庄子的思想渊源及其与其他各家学说之间的联系。第二章通过对“道”字的语源学和语义学的分析,对庄子之“道论”的本质含义作了新的探究。第三章对《庄子》书中“真”这个概念作了分析。第四章讨论了庄子的语言观,特别是他的语言怀疑论。第五章分析了“道不可言”与“道”就是“言”的悖论以及《庄子》文章中独特的言说方式。第六章讨论了庄子关于人的存在的观点以及他的人生哲学、自由理想以及实现个性自由的理论方案。第七章对“命”这个词在中国古代哲学文本中的含义作了语源和语义的分析,并重点讨论了庄子对待“命”的态度。第八章讨论了庄子式的“个人主义”,并且与西方文化传统中的个人主义进行了比较。第九章论述了庄子关于“美”的观念以及庄子哲学在美学意义上的价值。

庄子哲学新探:道.言.自由与美 作者简介

徐克谦,1956年生,江苏江都人。哲学博士,教授。1984年12月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获文学硕士学位;2000年6月毕业于复旦大学哲学系,获哲学博士学位。曾作为访问学者进修于美国科罗拉多大学东方语言文学系两年。1984年12月起执教于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历任讲师、副教授、教授,曾兼任系副主任。2000年6月起兼任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馆长。主要从事与中国哲学、中国古代文学和传统文化有关的教学和研究工作。出版有专著《轴心时代的中国思想》、《先秦儒学及其现代阐释》、《孟子现代版》、《人类文化启示录》等,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发表学术论文数十篇。

相关推荐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