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介绍了贵州麻山的苗族文化工作者——歌师,解读了他们口述史诗《亚鲁王》的过程。
★ 《亚鲁王》是苗族首部长篇英雄史诗,嵌合婚丧嫁娶、祛病禳灾、祈福祭祀等民俗礼仪,庄严而肃穆、完整而活态,篇幅宏大,是苗族古代社会的大百科全书,因苗人的唱诵而流传了数千年
★本书系以口传史诗《亚鲁王》为主要线索,以史诗整理编译原态、传人访谈记录写实、文化事相叙述白描、图片摄制纪实写真等四条原则进行田野考察、口述访谈和图片拍摄
★本书系梳理探索了史诗古歌、服饰纹样、舞蹈韵律、节庆活动、祭祀葬俗等,把孤立的、平面的、专业的事相叙述,拓展为联系的、立体的、普同的文化叙述,勾勒出色彩斑斓、内容丰富的亚鲁文化图景
★ 新闻出版总署《国家“十二五”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出版规划》项目,贵州省新闻出版局出版企业专项资金资助项目
★ 编委会:
贵州省文化厅
贵州省社会科学院
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贵州省紫云苗族布依族自治县人民政府
友情提示:本书市面稀少,自带函套可能有损坏迹象,但内页完好,介意的读者请慎拍
《亚鲁王》简介
2009年,贵州省紫云县麻山地区发现了苗族英雄史诗《亚鲁王》,这部万余行的“活态人民口头创作”,没有任何文字记载作为依据,全部由歌师凭记忆用苗语唱诵。现在印行的史诗《亚鲁王》文本是由一位兼通苗语和汉语的苗族青年即席口译的手记,是*原始的“原生态”口头创作。史诗《亚鲁王》的整个叙述结构就是如何引导逝者的亡灵返回到这一族群的祖灵所在地——祖奶奶的居所。
《亚鲁王》的叙述以数千年的历史征战、逃亡、迁徙、开拓为经,以几千名古代苗族人物、四百余个古苗语地名、二十余个古战场的壮烈场景为纬,展开了极其波澜壮阔的英雄历史画面,将一个民族和其先祖的创世史、征战史和迁徙史融合成一部宏伟的历史诗篇,而死者的回归则是其整个叙述的主线。死亡不仅是作为开端,而且是整个叙述结构的基本架构。
在整个麻山地区,凡有人离世,就必从头到尾吟唱史诗《亚鲁王》,人们普遍相信,不如此,逝者就无法找到返回祖灵的道路,只能流落成为痛苦的孤魂野鬼,贻害后人。因此在广大麻山地区,凡有人亡故,都必须唱诵史诗《亚鲁王》,由歌师主持整个死亡仪式,歌师是史诗《亚鲁王》的领诵者、传播传承者、天地间的沟通者,也是衔接古今的灵魂的指引人。这部宏伟的人民口头创作正是因他们的唱诵而流传了万载千年。
“亚鲁文化”贯连古今,是苗族特有并为整个族群共享的传统文化,对当今的苗族社会生活还有重要的影响,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
本次团购《亚鲁王书系》简介
这套《亚鲁王书系》是一次围绕苗族宏大口传史诗《亚鲁王》进行的跨学科、综合型、整体性的整理探究实践。它以文化人类学、文化生态学、视觉人类学、口传史诗学、口述历史学、文化传播学、非物质文化遗产整理学等学科理论、观念、方法为指导,对史诗《亚鲁王》做一次多学科、多维度、多视角、多层次、多方式的整理探究,以期探索路径,打开通道,建构一个可以全方位整理展示史诗《亚鲁王》的平台。
《亚鲁王书系》共含《史诗颂译》《歌师秘档》《苗疆解码》三册,分别以史诗本体、史诗的传承人、史诗传承的文化生态等三个角度,搭建起研究“亚鲁文化”的基础框架。
本书系以口传史诗《亚鲁王》为主要线索,以史诗整理编译原态、传人访谈记录写实、文化事相叙述白描、图片摄制纪实写真等四条原则进行田野考察、口述访谈和图片拍摄。梳理寻找苗族口传史诗诵唱、服饰纹样表意、舞步造型展示、节庆活动抒情、祭祀葬俗演绎等五种表意文化事相叙事中,关于亚鲁王故事、迁徙史和创业史等内容的痕迹。
本书系从自然生态、社会生态、文化生态等三个维度,观察史诗《亚鲁王》在传播传承的过程中,三种生态环境对史诗《亚鲁王》的传承影响。以麻山地区的自然生态环境为观察对象,以自然环境与文化传播的关系为主题,探讨在生态环境恶劣、生存条件困难、交通相当不便、社会生活封闭、外界影响屏蔽的自然生态环境下,史诗《亚鲁王》的传播传承得到的保护和受到的限制;以传诵史诗《亚鲁王》的歌师群体为访谈对象,以歌师口述史为重点,探讨社会生态与史诗《亚鲁王》传承及其变异的相互关系;以多种表意文化事相为探究对象,以梳理研究的结果为依托,探讨史诗《亚鲁王》与相关的表意文化事相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浸透、相互融合的关系;用史诗整理编译、田野访谈口述、主题研究探讨、实景图片展示等手段,探索史诗《亚鲁王》的文化生态学研究思路,打造一个文化生态学研究的系统标本。
历史——延续万年的丑闻 内容简介 《意大利,意大利·万子美作品丛书·历史:延续万年的丑闻》将二战的编年史与一位犹太妇女的辛酸史交织在一起。一边是席卷了全世界的势...
文化记忆与身份认同 本书特色在人类历史上,“我”这一独立个体和主体的诞生,是*具创造性也*具解构性的行为,但“成为我”却是一项永远不会停止的身份规划和记忆工程。...
宇宙来客 本书特色 全球*富盛名的神秘文化研究者,踏遍世界上*著名和*鲜为人知的古文明遗址,带你追踪外星人的地球遗迹,系列书全球热销6300万册。宇宙来客 内容...
白话的中国:20世纪人文读本:1 本书特色 引导中学生感情汉语之美,感受正确而自如地用汉语表达自己的快乐,建立与母语的血肉联系,将母语所蕴含的民族文化、民族精神...
钟书国学精粹 笑林广记 内容简介 《钟书国学精粹:笑林广记》版本众多,以清代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署名游戏主人纂辑的刻本备受推崇。此书于明清笑话集中取材,共...
上古音研究 本书特色本书是“中华现代学术名著”系列丛书之一,也是国家出版基金项目。汉语语音史上一般把秦汉及其以前的汉语语音叫做上古音。《上古音研究》是作者李方桂...
世界语言的探险-第二版 内容简介 人类的语言始终是一个引人入胜的话题。世界上究竟有多少种人类语言?语言是如何产生和发展的?各语言之间有哪些共性、差异和亲缘关系?...
民间常用对联3000副 本书特色 本书分为五部分,包括春联、行业联、生活联、致贺联、祭祀联,在各类对联中,又按民俗张贴位置划分成若干小类,在每个小类中,选取若干...
1001夜 本书特色 《1001夜》:像一切那样开始阿齐兹和阿齐扎刺猬和鸽子懒汉穆罕默德水牛和毛驴会飞的乌木马跳蚤和老鼠当法官的男孩印度王子与山中仙女渔夫与魔鬼...
新中国性话语研究 本书特色 《新中国性话语研究》系李银河一项性社会学研究的成果,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得到成果鉴定和较高评价。全书的资料全部来自1949年至2010年...
田边刚,1975年生于东京。2001年凭借《砂吉》 获得Afternoon四季奖评委特别奖,2002年改编自马克西姆·高尔基作品的《二十六个男人与一个少女》 获...
中国谣谚民俗史 本书特色 《中国谣谚民俗史/圣贤堂书系》编著者王凯旋、李阳。在中国历史上,伴随着神话传说而出现的还有一种民间文学形式——谣谚。它源自民间大众的集...
新疆美:服饰之美 本书特色 在许多人的心目中,新疆是谜一样的地方,梦幻般的所在,美如诗画,奇似仙境,荒漠与绿洲并存,险恶和幸运同在。新疆美系列是一套通俗读物,以...
《金瓶梅》与欲 内容简介 本书评述了《金瓶梅》中各色人物的人性,有褒有贬,有分析有论说,对其所涉及的官员任用、科举制度、文化现象,市井百态多作批判。《金瓶梅》与...
笔记 本书特色 也许你读过胜衣君的《书房花木》,顺着作者的行文,行至作者的书房,再沿着花边小径,走到作者的庭院。一般的书话,我们都是从书本到书本,细心的读者也走...
《万象》第四卷(2002年全12期) 本书特色 关于万象"诞生于1940年代的上海,1998年复刊发行,刊载散文、随笔,阐述评介思想,品评琴棋书画,谈论中外电影...
中国传统文化辞典 本书特色 《中华传统文化辞典》是一部关于中华传统文化的中型工具书。中国传统文化辞典 内容简介 一、本辞典正文共收条目4700左右,按内容分为3...
清代《仪礼》文献研究 内容简介 本书的特点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从写作体式上看,该书的研究对象不是《仪礼》原文,而是有清一代以《仪礼》原文为研究对象所产生的一切...
启功给你讲书法-典藏版 本书特色 《启功给你讲书法(典藏版)》是《启功给你讲书法》(中华书局2005年版)一书的升级版,也是为纪念启功先生诞辰一百周年推出的特别...
城市季风-北京和上海的文化精神 本书特色 1994年初版的《城市季风》影响了一代中国人对城市的认知,它突破了“国家”的笼统观念,开启了地域文化和城际文化个性及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