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夏通史(2009/1)

西夏通史(2009/1)

作者:李范文

出版社:宁夏人民出版社

评分:5分

ISBN:9787227029748

所属分类:历史文化

书刊介绍

西夏通史(2009/1) 目录

序一序二**章 导论**节 引言 第二节 西夏文献资料第三节 西夏考古资料第四节 西夏资料的整理与研究第五节 西夏史研究中的主要学术问题第二章 党项的兴起与迁徒**节 党项的族源及早期社会组织第二节 隋唐时期的党项第三节 党项的迁徒及分布第四节 唐朝统治下的党项第三章 夏州拓跋割据势力的形成和壮大**节 唐末党项拓跋氏的崛起第二节 五代时期拓跋氏割据势力的发展第三节 宋初党项割据势力的削弱与复兴第四节 西夏建国基础的奠定第四章 西夏王朝的建立**节 元昊称帝立国第二节 西夏立国与夏宋关系的演变第三节 西夏与宋、辽的战争第四节 元昊后期西夏的外交与内政第五章 西夏王朝的巩固**节 没藏氏专权及谅祚亲政第二节 秉常朝梁氏专权时期的内政第三节 梁氏专权时期的夏宋关系第六章 西夏王朝的鼎盛**节 母党再度专权与乾顺亲政后的统治措施第二节 联辽抗宋 扩大疆域第三节 仁孝初斯的自然灾害与阶级矛盾第四节 仁孝的治国方针第五节 粉碎任得敬的篡权分国第六节 仁孝附金和宋的外交政策第七节 乾顺、仁孝的功与过第七章 西夏王朝的衰落与灭亡**节 纯祐秉政与蒙古的崛起第二节 安全篡权与蒙古征夏第三节 遵顼即位及附蒙攻金第四节 徳旺执政与联金抗蒙第五节 西夏的灭亡第八章 亡国后的西夏遗民**节 西夏故地的遗民第二节 移居内地的西夏遗民第三节 青藏高源的西夏遗民第四节 移居中亚的西夏遗民第九章 西夏的政治制度**节 中央行政制度第二节 地方行政体制第三节 法律制度第四节 军事制度第十章 西夏的社会经济**节 畜牧业与狩猎业第二节 农业第三节 手工业第四节 商业与贸易第五节 货币与高利贷第六节 生产关系与经济制度第十一章 西夏的文化**节 宗教信仰第二节 语言文字第三节 物质文化与风俗习惯第四节 文学与艺术第十二章 西夏的教育与科技**节 教育与精神文化第二节 天文历法第三节 医药卫生第十三章 西夏的地理**节 疆域第二节 交通附录1 党项西夏世系表附录2 西夏纪年表附录3 西夏与主要朝代纪年对照表附录4 西夏大事年表跋

西夏通史(2009/1) 本书特色

《西夏通史》:公元11~13世纪,中国的北方,群雄并立,民族融合。一个神奇的民族——党项人,崛起于中国的西北。在血与火的争战中生存、发展、进退。公元1038年,一代枭雄李元吴建立了大夏国,史称西夏。西夏立国近200年(1038~1227),先后与宋、辽、金、蒙抗争、并立。西夏极盛时疆域达80多万平方公里。党项人积极吸收先进的汉族文明,创造了独具特色的西夏文化。神秘的西夏文字,寒光闪闪的西夏剑……公元1227年,西夏国在强悍的蒙古军队的攻击下灭亡。从此,西夏被历史的烟尘所覆盖……

西夏通史(2009/1) 节选

《西夏通史》用翔实有力的史实,用马克思主义唯物历史观全面、系统地向世人展现出绚丽多彩的西夏政治、经济、文化风貌,有力地肯定了西夏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和作用。《西夏通史》不仅丰富了中国历史的内容,而且不失为一部向广大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好教材,对于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都将发挥重要作用。《西夏通史》是国家“九五”重点课题,《西夏通史》的完成使我多年来想看的西夏史,终于看到了。通读全书,我深感从前想要说的话书上都已有了,白滨教授没有涉及的地方,李史本人也都写了。从纵的方面看,关于党项羌的来源,党项族北徒建立割据政权,直到西夏国亡,对西夏历代帝国将相的丰功佳绩以及他们的内部权力斗争,都写得一清二楚。关于成吉思汗灭亡西夏后党项民族融合的方向,李范文史经过多年调查研究,提出结论:汉化 、藏化、蒙化、回化,这正如梁任公所说的民族融合是纵的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从横的方面看,书中对西夏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技、地理等都作了全面论述。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导论》部分,除了充分利用了近年来出土的大量考古发掘资料,还利用了黑水 城出土的西夏文献,这是以前的西夏史专家难以想象、望尘莫及的。据了解参加《西周通史》的撰稿人,懂西夏文的就有五人之多,其中有的撰写者学术成就享誉海内外。由这样一批专家学者通力合作完成的高水平的《西夏通史》使人欣赏之余,更催人奋起直追。

西夏通史(2009/1) 相关资料

插图:其二是党项羌拓跋说。持这一观点的学者认为:(1)西夏统治者自认为是元魏鲜卑拓跋氏的后裔,主要是想证明西夏立国的合法性。在宋宝元二年(1039年)元昊上宋朝书中说:“况元昊为众所推,盖循拓跋之远裔,为帝图皇,又何不可?”①宋庆历元年(1041年),范仲淹答元昊书中也说:“

相关推荐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