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瑞生著作2册

薛瑞生著作2册

作者:薛瑞生

出版社:三秦出版社

评分:4.9分

ISBN:978123402355

所属分类:人物传记

书刊介绍

薛瑞生著作2册 内容简介

“薛瑞生著作”2册,繁体竖排,包含《柳永别传》与《周邦彦别传》。著名古典文学研究专家薛瑞生经多方考察求证,以严谨治学的态度、平实公允的立论,记录北宋词人柳永与周邦彦的一生。
柳永(约984年—约1053年),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柳永,字耆卿,因排行第七,又称柳七,福建崇安人。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是两宋词坛上创用词调*多的词人。柳永大力创作慢词,将敷陈其事的赋法移植于词,同时充分运用俚词俗语,以适俗的意象、淋漓尽致的铺叙、平淡无华的白描等独特的艺术个性,对宋词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周邦彦(1056—1121),北宋著名词人,字美成,号清真居士,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官历太学正、庐州教授、知溧水县等。宋神宗时曾写《汴都赋》赞扬新法而大获赞赏,徽宗时为徽猷阁待制,提举大晟府(*高音乐机关)。周邦彦精通音律,格律谨严,语言曲丽精雅,长调尤善铺叙。他被尊为婉约派的集大成者和格律派的创始人,开南宋姜夔、吴文英格律词派先河。
柳永与周邦彦皆对词学发展产生了广泛而久远的影响。但是关于他们的生平,虽有零星记载,也互有迥异。例如对周邦彦的生平事迹,往往只有他与李师师、宋徽宗之间的一段风流韵事较为人熟知,或在为数不多的史料中能看到一些只言片语,这不仅对理解他们的创作带来一定困难,也不利于理清楚宋词起始阶段的发展脉络。因此对于柳、周生平行实的考辨,早引起了学者们的重视和探索。作者历经多年考察求证,对于史实资料“正者从之,误者正之,漏者补之”,以严谨治学的态度、平实公允的立论,记录柳永与周邦彦的一生。

薛瑞生著作2册 本书特色

★ 32开平装,三秦出版社出版
★ 著名学者薛瑞生编著
★ 史料翔实,考据严谨,解读深刻,极富学术与历史价值
★ 西北大学科研基金资助项目

薛瑞生著作2册 目录

《柳永别传:柳永生平事迹新证》
出 版 社: 三秦出版社
I S B N : 9787807361442
出版时间: 2008-12-1
作者: 薛瑞生
开本: 32开
页数: 351
定价: 30元
文摘
正如不敏在《乐章集校注,跋尾》中所说,己巳、庚午冬春间,《束坡词编年笺证》粗缀成帙,尚待厘正,而心力不逮,健康欠佳。又逢家人多故,事态纷冗,日日奔波于道涂。体力既已不支,精神又近崩塌。教余公暇,归来呆思,如坐愁城。何以溃围而自解,无法即为有法,于是得八字箴言:闲对弈楸,闷面书林。适舆研究生授宋词,即于《全宋词。乐章集》书眉边周随手划写,竟毕其役。
目录
引论
**章 柳永之家世
**节 柳氏郡望非如王禹罗所说在河东
第二节 柳永之祖父柳崇事迹
第三节 柳永之父柳宜事迹
第四节 柳永之叔宦一、真、棠、察事迹
第五节 柳永之兄三复、三接事迹
第六节 柳永之子况、侄淇、孙彦辅事迹
第二章 柳永前期事迹
**节 柳水生年与其少年事迹
第二节 柳永与前妻之感情裂及前妻之死
第三节 柳永妓女词及其与妓女之阐系
第四节 柳永并非统治阶级之逆子
第五节 柳永为什么科场不济
第三章 柳永之科第、改官舆选人仕履及终官
**节 柳永之科第
第二节 柳永改宫之时闸考辨
第三节 柳永为选人之仕履
第四节 柳永究竟终于何官
第四章 柳永一一年汴京差遣
第五章 苏州舆成都之差遣
第六章 湖南舆陕西之差遣
第七章 晚年再官苏、杭
第八章 柳永何以官大而差遣小
第九章 柳永卒年舆葬地考
第十章 证后余谕
**节 柳词之广泛流播
第二节 柳词之新声
第三节 所谓「屯田蹊径」与「柳氏家法」
附录
附录一 柳永年表
附录二 引用书目
《周邦彦别传:周邦彦生平事迹新证》
出 版 社: 三秦出版社
I S B N : 9787807361459
出版时间: 2008-12-1
作者: 薛瑞生
开本: 32开
页数: 613
定价: 50元
文摘
凡少时读书,大抵如乳儿之待哺,与之者食之,见之者噬之,生吞活剥,未名其所以名之。读小学、中学、大学,在老师所授之外,喜广泛涉猎,然亦「好读书不求甚解气惟味其章句之美,不问其言之所言,至如言外之所欲言而未明言,句外之所欲隐而未能全隐者,更遑论焉。再其后教中学、教大学,由老师之学生变为学生之老师,由己不懂问人变而为人不懂问己,“不求甚解”就常常碰到尴尬。于是便改此陋习,遇有疑难,好求其所以然,以便教给学生然或不然。
目录
引论
**章 出身与家世新证
**节 邦彦出身书香门第
第二节 邦彦之叔周邡事迹
第三节 邦式非邦彦之兄弟行考
第二章 周邦彦生年及少年事迹新证
**节 邦彦生年考
第二节 邦彦是否曾游荆州、长安考
第三节 邦彦少年游荆州长安年月考
第四节 邦彦少年在钱塘诗词考略
第三章 元丰事迹新证
**节 邦彦元丰元年入京师考
第二节 邦彦入大学在元丰五年考
第三节 邦彦在京师行迹与太学生活
第四节 《汴都赋》作于元丰七年三月考
第五节 《汴都赋》旨在颂扬皇朝治绩并非专意颂扬新法
第六节 邦彦归钱塘葬父之行
第四章 元佑事迹新证
**节 邦彦在太学之上官同僚考
第二节 黄隐事件与太学风波
第三节 邦彦赋诗颂扬曲真与邦彦前妻之亡
第四节 邦彦教授庐州乃宋制之常,与新旧党争无关
第五章 周邦彦并未「流落十年」新证
**节 邦彦赴庐州行踪
第二节 邦彦丁母忧考
第三节 邦彦服除后再赴庐州任
第四节 邦彦知溧水事迹
第六章 京师十五年事迹新证
**节 邦彦回朝行踪及改官考
第二节 邦彦在朝之事迹与睦州之行
第三节 邦彦在考功员外郎等职及议礼局检讨之事迹
第四节 邦彦在议礼局检讨任之上官同僚考
第五节 邦彦姑苏之行
第六节 邦彦自姑苏回朝后之事迹
第七章 晚岁十年事迹新证
**节 邦彦出知河中与二次长安之行
第二节 永兴军路铸钱与平之争
第三节 邦彦移知隆德前后事迹
第四节 邦彦写诗为蔡京祝寿并斥范纯粹为「奸臣一考
第五节 《开元夜游图》当作于知隆德时
第六节 邦彦知明州年月及事迹考
第七节 邦彦入拜秘书监之时间与事迹
第八节 邦彦因受刘畏、王窠「谋逆」事件牵连而出知真定考
第九节 邦彦赴真定途中及在真定之作
第十节 离真定赴顺昌
第十一节 邦彦安家明州与旅死知处州途中
第十二节 邦彦卒葬何处?
第八章 提举大晟府及大晟府八十四调与邦彦无关新证
**节 大晟府八十四调与邦彦无关考
第二节 邦彦词中多新声
第三节 邦彦并末提举大晟府考
第九章 周邦彦与李师师事新证
**节 北宋是否只有一个李师师,而无其它以师师为名者?
第二节 晁冲之与李师师关系考
第三节 邦彦妓女词可证其与李师师并非仅止于「听歌」与「应歌」
第四节 邦彦与李师师事迹考
第五节 宋徽宗赵佶与李师师之关系考
第六节 李师师事之小说化
第十章 证后余思
跋尾
附录
附录一 周邦彦年表
附录二 周邦彦交游与上官同官下官表
附录三 引用书目

薛瑞生著作2册 节选


薛瑞生著作2册 作者简介

薛瑞生,1937年生,陕西蒲城人。西北大学文学院教授。1961年毕业於陕西师范大学中文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出版专著《红楼採珠》《乐章集校注》《东坡词编年笺证》《中国古典小说六大名著鉴赏辞典》(副主编并撰稿)《唐宋八大家文钞校注集评》(执行主编并撰稿)等十三部,发表学木论文《给胡适在红学史上以应有地位》《南渡词论略》《苏门苏学和苏体》《周邦彦并未“流落十年”考辨》等近百篇。其中《红楼採珠》获陕西省社科奖,《乐章集校注》获全国夏承燾词学奖,《唐宋八大家文钞校注集评》获全国古籍整理图书奖二等奖等,共荣获省部级奖五项。
主要著作:《红楼采珠》,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86年;《六大名著鉴赏辞典》(副主编),华岳文艺出版社,1987年;《乐章集校注》,中华书局,1994年;《东坡词编年笺证》,三秦出版社,1998年;《红楼梦謭论》,太白文艺出版社,1998年;《唐宋八大家文钞校注集评》(执行主编),三秦出版社,1998年;《柳永别传——柳永生平事蹟新证》,三秦出版社,2008年;《周邦彦别传——周邦彦生平事蹟新证》,三秦出版社,2008年;《诚斋诗集笺证》,三秦出版社,2011年。

相关推荐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