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亚萍女士的【孙氏兵法之兵阴阳】一书的出版,真可谓“十年磨一剑”,她12年探索,12年艰辛,终究中结出了成功之果。应该说,这是她用心血凝成的精神之果!
中国兵学文化源远流长,兵书巨著汗牛充栋。【汉书。艺文志】将其分为四大类,既兵阴阳。兵技巧。兵形势,兵权谋。古往今来,研究“兵权谋”为主流派,研究其他门流派者屈指可数。新中国成立以来,对“兵阴阳”几乎无人问津,甚至一度被视为不能涉足的禁区。其实,作为中国兵学文化的一个门类,它的产生,存在和流传,就说明了有它的合理之处,我们没必要全部否定它,抛弃它,而只能深入地研究它。客观的评价它。才能脱去它神密的外衣,找到合理的内核;丢掉他的时代局限,发现他的时代需要。况且,我们研究“兵权谋”,也不能完全脱离“兵阴阳”。正如【汉书。艺文志】所说:“权谋者,以正守国,以奇用兵,兼形势,包阴阳,用技巧者也。”这里说的“包阴阳”,就是指在“兵权谋”中,包含有“兵阴阳”的合理内容。可见,不研究“兵阴阳”,对“兵权谋”的研究也是不全面的。
冯女士少时师从中医,对中国古代哲学方法论-“阴阳五行学说”有过系统的研究,打下了研究“兵阴阳”的较好的根基。后对【孙子兵法】。【孙膑兵法】反复研读,对齐文化进行了深入考察,对我国古代军事思想研究有一定积累。【孙子兵法】本属“兵权谋”门类,但孙武进行理论创新的方法论则是以“阴阳五行”为代表的系统哲学方法。【孙膑兵法】一般归之为“兵形势”门类,但广为流传的【孙膑六壬金口决】,则属于“兵阴阳”门类。这部“金口决”是否出之孙膑之手,还有待考证。正如【孙子算经】借用孙子之名一样,此书冠之以孙膑之名,起码说明后人评价这位伟大的军事家,确实有“顺时而发,推刑法,随斗击,因五胜,假鬼神而为助”的能力。冯女士通晓【孙膑六壬金口决】,与中医学的子午流注,并发现与【孙膑兵法】的许多内在联系,从而引发她研究“兵阴阳”的初衷。
在本书的创作过程中,作者围绕对“兵阴阳”的研究,涉猎了多方面的知识和理论,给人以宽广的启示,将战争与广袤的宇宙联系在一起考虑,思想内容很丰富,提出了在兵法谋略中,中国剩余定理的数学的运用,用心已经非常到位这毕竟是一次开拓,是对“兵阴阳”研究迈出的**步,况且,这一步是一位不穿军装的女性迈出的,难能可贵,值得庆贺..
解放军军事谋略研究中心主任
解放军报军事部主任编辑
国防大学客座教授
李炳彦
2007年5月23日于北京
兵阴阳是指中国古兵法的一个重要流派,它全面的涵盖了中国古老的传统文化理论,孙氏兵阴阳是这一流派的杰出代表。
兵阴阳义理深奥,积天。地。人整体性`系统性一元论,包含了古代天文学,`古代数学`,古代宇宙物理学,阴阳五行学,`古代心理学,中医学在内的,一种特殊的兵法理论体系。其方向与标准,就是将战争置于广袤的宇宙大背景中去考虑就象中医的辩证施治一样去认识战争与人与大自然的关系,将战争置于宇宙着一大背景中去把握,去认识,在遵循自然规律的前提条件下,充分地利用大自然中万物的各种条件,来进行战争,就叫做孙膑兵法的“扶时而战”。
在时空里物质世界由低级走向高级,在时间里任何东西都在消失又不在消失,我们可以利用时间测量运动,又可以用运动来衡量时空,注重时、天候、地理与战争关系的研究是兵阴阳这一学派的基本特点。
自序
余14岁拜道士出身的老中医为师,师傅赠我的书中有《黄帝内经》、《孙子算经》等,除了学习中医,闲时也常教我“韩信乱点兵”、“韩信分家”、“谁拿招贡”等数学游戏。
一次偶然,我到孙膑的故乡,村支书送我两本书,《孙膑研究》和《孙膑兵法》。当我读了《孙膑兵法•月战》后突发奇想,怎么中医有“抚时而针”,兵法中也有“抚时而战”之说呢?“子午流住”强调运用纳甲法(年周期)和纳支法(日周期),却片偏偏没有“月”,这是为什么呢?带着这个心结,我开始悉心研究“以月来战”的真正含义。
子午流注义理深奥,是很古典的针术,学习者都因学起来茫茫无涯而自弃,兵阴阳更是深奥离奇,而且长时间的大范围的失传,两位孙子的阵图都无一张重见天日,而阵图恰恰是兵阴阳的结晶体,资料的缺乏是可想而知的,我感谢祖上先人们不辞艰辛传下来的三张阵图(南宋前的)。
北京中医学院的单玉堂老前辈,是子午流注界的权威,他在为陈述堂著的《子午流注说奥》序言中写道;“-执简驭繁,提纲挈领,通一毕万,粗守形,上守神,粗守关,上守机,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奇正相生,如循环之无端,其谁能穷之?由于子午流注专业性强,言及此道,不抓纲齐目,就失去了方向和标准。”单老前辈之言让我对中医一句行话“用药如同用兵”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写作此书时,不仅对兵阴阳的活标本子午流注作了较详细的介绍,而且对古代天文学、古代数学、古代历法等古文化也做了相应的介绍,这是因为《孙子兵法》强调算而有《孙子算经》;《孙膑兵法》强调“抚时而战”而有“子午流注”的“抚时而针”和《孙膑大六壬神课金口决》的游都鲁都法,这是巧合还是先秦百家诸子们共认的一种盛行于时的理论在各个领域中的具体运用及操作呢?我认为它就归功于《孙子算经》中闻名于世的中国剩余定理(即孙子定理)。
孙子定理(中国剩余定理)实质上是古历法中推算上元的方法,(如回归年、朔望月、近点月)的推算,“孙子定理”有循环之数,而且在循环之中又有“定数”,(见第十一章),真是“日月有数,大小有定”啊。战争本来充满了突发性,偶然性,它同样是个*难的不定分析研究领域,但也有它的定数,而中国剩余定理就是为此而用的,从而也体现了中国古兵法的不同凡响,三千年前就已将孙子定理用在战争分析领域里,且运用自如。克劳塞维茨的《战争论》的*大弱点是他始终不懂中国古兵法中的数学运算。在三千年后写到:“在军事艺术中,数学上的所谓绝对值根本没有存在的基础-,”读后让人有井底之蛙的感慨!
唐朝时,中国大数学家李淳风奉皇命,成立了“明算科”,《孙子算经》列为**部,子午流注只采运了年周期和日周期,来抚时而针,而《孙膑兵法•月战》只采用了“月周期”来“抚时而战”,这个月周期又是怎么来的呢?[见第十章]。
。。。。。。
冯亚萍,1953年出生于浙江杭州,14岁拜师学医,至今行医四十余年,中华中医学会会员,出版有中医学专著《中华药浴》,2001年获得过中华中医学会颁发的优秀学术著作奖;山西作家协会会员,其散文,小说分别获得过省、市级一、二、三等奖,出版有小说散文集《静夜春雪》;1996年发表了《孙膑军事思想揭秘》一文,引起谋略界有关人士的注意,被吸收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谋略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
年轻时就有“才女”之称,在文学、医学、古兵法等领域都有所建树,被称为“三栖作家”。
中国村干部 本书特色 作者用两年的时间走访了100多个村庄,与中国十佳村干部、大学生村干部、企业家村干部、十九大代表、普通农民对话,倾听村干部心声,洞察村干部职...
美国小民 本书特色 《美国小民》更像是一本游记,用文字和图片来“说话”。作者张斌游历所用的时间不长也不短,为期整整一个月;这双“眼睛”的记录者年龄不大...
政治的浪漫派 内容简介 《政治浪漫派》一书由《政治的浪漫派》和《当今议会制的思想史状况》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主要阐述施米特对德国浪漫主义的基本看法,他从德国知识...
《黄帝内经·上古天真(珍藏版)》内容简介:这是一本足足可以让很多人一辈子都舍不得读完的生命幸福学书,里面讲述了人这一生中如
被冻结的革命:论雅各宾主义:an essay on jacobinism 本书特色 本书是一种历史阐释理论与政治理论的综合,重新审视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持续十三...
君主论(中英文全2册) 本书特色 《君主论》,买中文版赠英文版。西方舆论将本书与《圣经》、《资本论》等十部书一起列为影响人类历史的不朽经典!君主论(中英文全2册...
杰斐逊选集 本书特色 本书是托马斯•杰斐逊所著作品选集。内容包括:托马斯•杰斐逊自传、杂记、旅行日记、论文、名人生平速写、弗吉尼亚笔记、政府...
中国古代社会性贪污成因研究-以明代社会为样本 本书特色 这本由温克著的《中国古代社会性贪污成因研究——以明代社会为样本》主要利用历史文献资料,通过比对文献、厘清...
中国抗日战争战场全景画卷:1937新四军抗战东进新四军影像全纪录 本书特色 黄朝军、沈杨、田崇杰编*的这本《东进新四军(1937新四军抗战影像全纪录)》全方位、...
我们中国这些年 本书特色 《我们中国这些年》是作者偶然翻阅《我们台湾这些年》并受之启发而作,从其出生之时开始写起,其成长的故事娓娓道来,其间又穿插对当时中国所发...
明代奸党罪研究 本书特色 奸党罪指官僚群体朋比为奸、结党营私的共同犯罪,于明代洪武九年(1376)前入律。奸党罪对上承接“十恶”重罪,对...
唐:日落九世纪 本书特色 大唐自安史之乱后逐渐走向衰败,帝国的根基受到日益加剧的藩镇割据、奸臣擅权、阉竖横行的动摇。拯救与衰亡成为九世纪的历史上题。本书以恢宏的...
殖民主义与中国近代社会-国际学术会议论文集 本书特色 《殖民主义与中国近代社会国际学术会议论文集》由人民出版社出版。殖民主义与中国近代社会-国际学术会议论文集 ...
简氏早期经典战机鉴赏指南-典藏版 内容简介 《简氏早期经典战机鉴赏指南(典藏版)》以世界军事信息权威机构英国简氏信息集团提供的权威信息为基础,图文并茂地介绍了5...
《养猫记》内容简介:《养猫记》一书收入了季羡林写动物、植物以及雨雾自然现象等的散文,其中包含名篇《夹竹桃》《马缨花》《清塘
人文译丛—和平的保卫者小卷 内容简介 帕多瓦的马西利乌斯,他的声誉几乎完全仰伏于他作为《和平的保卫者》一书的作者身份。这一著作,从它诞生的那个世纪以来,一直都是...
正义诸理论 本书特色 本书是有关分配的正义的具有艺术表现特质的陈述,也是对于这方面文献的一部分批判性论著。现代博弈论、决策论以及道德哲学和科学哲学的洞见,十分明...
共和主义-从古典到当代 本书特色 这本《共和主义(从古典到当代)》(作者刘训练)是“政治文化与政治思想研究丛书”之一,全书分为新旧概念的混杂使用;“*优良政体”...
书生议政-中国近代史学者看台湾的历史与现实 内容简介 《书生议政(中国近现代史学者看台湾的历史与现实)》作者张海鹏是中国大陆学者,研究中国近现代史。 *近...
正统与华夷: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研究 本书特色 突破断代史的藩篱,敏锐地抓住历代正统论、德运说、华夷观念等涉及中国古代政治文化及思想观念变迁的核心问题,进行长时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