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东之死

丹东之死

作者:毕希纳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评分:9.2

ISBN:100193050

所属分类:诗歌文集

书刊介绍

内容简介

乔治·毕希纳(1813~1837)

德国剧作家。1813年10月17日生于达姆施塔特附近的戈德劳一医生家庭,1837年2月19日卒于苏黎世。

1831~1833年在施特拉斯堡攻读医学,参加当地民主运动,接触圣西门空想社会主义学说。1834年在达姆施塔特和吉森建立秘密革 命组织“人权协会”,秘密发行政治小册子《黑森信使》,被称为《共产党宣言》之前19世纪最革命的文献。该文采用阶级分析和统计学方法,指出黑森不存在工业无产阶级,农民是革命主力,提出“给茅屋以和平,给王宫以战争”的口号。由于有人告密被通缉。1835年被迫逃往施特拉斯堡,后转往瑞士,任苏黎世大学讲师。

主要剧作有描写法国大革命的《丹东之死》、讽刺喜剧《莱翁采和莱娜》、悲剧《沃伊采克》和中篇小说《棱茨》,另有革命传单《黑森快报》。

除了戏剧创作外,毕希纳还有一些戏剧美学方面的论述。

毕希纳被称为...

()

作者简介

乔治·毕希纳(1813~1837)

德国剧作家。1813年10月17日生于达姆施塔特附近的戈德劳一医生家庭,1837年2月19日卒于苏黎世。

1831~1833年在施特拉斯堡攻读医学,参加当地民主运动,接触圣西门空想社会主义学说。1834年在达姆施塔特和吉森建立秘密革 命组织“人权协会”,秘密发行政治小册子《黑森信使》,被称为《共产党宣言》之前19世纪最革命的文献。该文采用阶级分析和统计学方法,指出黑森不存在工业无产阶级,农民是革命主力,提出“给茅屋以和平,给王宫以战争”的口号。由于有人告密被通缉。1835年被迫逃往施特拉斯堡,后转往瑞士,任苏黎世大学讲师。

主要剧作有描写法国大革命的《丹东之死》、讽刺喜剧《莱翁采和莱娜》、悲剧《沃伊采克》和中篇小说《棱茨》,另有革命传单《黑森快报》。

除了戏剧创作外,毕希纳还有一些戏剧美学方面的论述。

毕希纳被称为...

(展开全部)

精彩摘录

朱丽你相信我吗?丹东这我怎么知道?我们彼此了解得太少了。我们的皮肤生得太厚,每个人都把手伸向对方,可是这只是白费力气,各人摸到的不过是对方粗厚的表皮而已。——我们真是无比的孤独。朱丽你是了解我的,丹东。

——引自第1页


亥劳革命已经到了该重整旗鼓的时候了。——是该让革命停步,让共和国开始的时候了。——在我们国家的基本法典上,权利必须代替义务,安居乐业必须代替德行,自卫必须代替惩罚。每个人都必须有作人的尊严,都必须能发挥自己的个性。一个人明智也好,愚痴也好,有教养也好,没有教养也好,善也好,恶也好,这都不干国家的事。我们大家都是蠢货,谁也没有权利把自己的愚蠢强加在别人头上。——每个人都应该能按照自己所喜欢的方式享受生活,但是他既不许靠着损害别人以求得自己的享受,也不许让别人妨碍自己的享受。

——引自第5页

相关推荐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