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动物故事

我的动物故事

作者:梁思奇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诗想者

ISBN:9787559827869

所属分类:行业好书

书刊介绍

内容简介

梁思奇,广西作家协会理事。曾在媒体和机关供职。近年来在《广西文学》《作品》《天津文学》《青年文学》《美文》《中国作家》等刊物发表作品,出版有短篇小说集《苦旅》、杂文集《世说“辛”语》。长篇纪实《生于六十年代》2015年获第七届广西文艺创作“铜鼓奖”。

作品目录

001 小序:车流中的小鼠
015 Ade,我的虫豸们!
024 “你在看蜘蛛织网吗?”
031 “深仇大恨”说蜈蚣
036 残忍的泥鳅
043 苍蝇纷飞
056 饭碗虫·菩萨鱼
062 飞“蝗”腾达
069 “哈卵”的蚯蚓
074 “黄蜂尾上针”
083 家有黄犬
091 雷公养的“狗”
098 灵魂出窍的牛
106 蝼蛄曾是儿时宠
112 你好,屎壳郎!
119 青蛙纪事
127 捉蜻蜓
134 人人一颗蝼蚁心
142 少年见雀喜
151 十月蟋蟀入我床下
162 塘角有条鱼
169 螳螂二三事
175 万丈红尘一条蛆
183 蚊声如雷
193 燕归何处?
200 引吭高歌的蝉
206 萤火照乡愁
214 与蛇为伍
225 灶台上的公鸡
233 捉鳝记
· · · · · ·

作者简介

梁思奇,广西作家协会理事。曾在媒体和机关供职。近年来在《广西文学》《作品》《天津文学》《青年文学》《美文》《中国作家》等刊物发表作品,出版有短篇小说集《苦旅》、杂文集《世说“辛”语》。长篇纪实《生于六十年代》2015年获第七届广西文艺创作“铜鼓奖”。

精彩摘录

前几天到郊外玩的时候,我捉了一只蜻蜓。捉一只蜻蜓本来没有什么好说的,但蜻蜓现在越来越稀罕了。你回忆一下,你有多久没有见过蜻蜓了?我捉到的那只蜻蜓很漂亮,身体是红色的,有四片黄色透明的翅膀,它停在路边一朵喇叭花上,看上去一副“相得益彰”、美美与共的样子。我伸手轻轻逮住了它。其实这种红蜻蜓是很不容易逮住的。红蜻蜓是蜻蜓中的狐狸,又骄傲又警觉,往往你刚动了要捉的念头它就飞走了。我不知道这一只为什么这么笨。小时候捉红蜻蜓大费周章,我得先找一根长竹竿,用篾条弯一个圈,套在竹竿前头,在屋檐下到处找蜘蛛网,把它缠到圈上,然后用这个粘捕利器捕捉蜻蜓,我们有时还用它捉拿在高高的树上聒噪不止的知了。蜻蜓有一个俗名叫“塘螭”(“螭”字白话不念“痴”,念“离”),顾名思义,它喜欢出现在池塘上。老家的宗祠前面是一个地坪,地坪外头是一口池塘,那里有很多蜻蜓。它们像赶街一样成群纷飞的时候,大家就知道娘不一定会嫁人,但天快要下雨了。地坪上晒着谷子、木薯或花生,人们注意着蜻蜓的动静。它们一点也不比只会说“局部地区有雨”的气象台预报员逊色。但尽管这样,它们仍成为我们少不更事时的玩物。谁叫蜻蜓那么美丽呢?它被复眼占满的脑袋像宝石一样光滑闪亮,身体纤细,颜色鲜艳,简直就是“多姿多彩”的注脚。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所以美丽的东西总是很容易成为玩物,不管是花、鸟还是一些别的动物,这是世界上颠扑不破的一个真理。我们举着缠有蜘蛛网的长竹竿,像鬼子进村一样在池塘边巡行,伺机捕捉各种各样美丽的蜻蜓。捕捉蜻蜓是一件让人快乐的事情,对于大人来说,做残忍的事情是因为缺德,对于小孩则是因为缺心眼。我们发现蜻蜓停在远离池塘边的某根竹子或树枝上,以前我们可能束手无策,村里有个小孩伸手捉一只蜻蜓,像一只红薯滚到水里,差点没淹死。但有了长竹竿,我们只需把它轻轻伸过去,罩在蜻蜓的...

——引自章节:127 捉蜻蜓

相关推荐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