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三立

陈三立

作者:刘纳 编著

出版社:中国文史出版社

评分:4.8分

ISBN:9787503409035

所属分类:诗歌文集

书刊介绍

陈三立 内容简介

本书分为两部分:陈三立评传、陈三立作品集

陈三立 本书特色

陈三立(1859~1937)字伯严,号散原,江西义宁(今修水县义宁镇桃里竹椴)人,近代同光体诗派重要代表人物。晚清维新派名臣陈宝箴之子,与谭嗣同、徐仁铸、陶菊存并称“维新四公子”,国学大师、历史学家陈寅恪之父,另一子陈衡恪为画家。陈三立被誉为中国*后一位传统诗人。
《围城》里董斜川还说:“当然是陈散原**。这五六百年来,算他*高。”此非董之臆造,而是当时老派人所公认。众名家对散原之诗评点甚多,如:
陈衍:“散原为诗,不肯作一习见语,于当代能诗钜公,尝云某也纱帽气,某也馆阁气,盖其恶熟恶俗者至矣。少时学昌黎,学山谷,后则直逼薛浪语。并与其乡高伯足极相似。然其佳处,可以泣鬼神,诉真宰者,未尝不在文从字顺中也。而荒寒萧索之景,人所不道,写之独觉逼肖。”(《近代诗钞》),“陈散原诗,予所不喜。凡诗必须使人读得、懂得,方能传得。散原之作,数十年后恐渺过问者。早作尚有沉忧孤愤一段意思,而千篇一律,亦自可厌。近作稍平易,盖老去才退,并艰深亦不能为矣。”
张慧剑:“故诗人陈散原先生,为中国诗坛近五百年来之**人。”(《辰子说林》)
汪辟疆奉之为“及时雨宋江”:“见一善,尝挂口,退而视之无所有。江湖上,归恐后,阅世高谈辟户牖。”(《光宣诗坛点将录》),“散原能生,能造境。能生故无陈腐诗,能造境故无犹人语。凿开鸿蒙,手洗日月,杜陵而后,仅有散原。”(《展庵醉后论诗》)。
梁启超:“其诗不用新异之语,而境界自与时流异,醇深俊微,吾谓于唐宋人集中罕见伦比。”(《饮冰室诗话》)
狄葆贤:“(散原诗)奇语突兀,二十字抵人千百。”(《平等阁诗话》)
林庚白:“虽囿于古人之樊篱,犹能屹然自成其一家之诗”(《今诗选自序》),“方面太狭”(《丽白楼诗话》上编),“非学子所宜取径”(《角声集自序》)。

陈三立 目录

目录
评传
*后一位古典诗人
作品选

书感
黄知县过谈嘲以长句
寒花一首
人日
月夜
移居
园居三首
陈次亮户部以去岁五月卒于京师追哭一首
上元夜次申招坐小艇泛秦淮观游
漫兴
园夜听骤雨
(衡儿就沪学)
孟乐大令出示纪愤旧句和答二首
次韵答王义门内翰枉赠一首
次韵再答义门
园居即事次韵答义门
杏花用韩退之韵
次韵和义门感近闻一首
次韵答宾南并示义门
得熊季廉海上寄书言俄约警报用前韵
江上三首
由江入彭蠡次黄鲁直宫亭湖韵
晴庐述哀诗五首
由晴庐寄陈芰潭
(罗须循大令官定兴以受代)
咏阶前两桂树
登楼望西山二首
夜雨
雨晴墓道登望作
别墓绝句
和孟乐城北道中感垂杨之作
次韵黄知县苦雨二首
(孟乐示述意一章)
闵灾(三首选二)
宿涨未消酷热复炽彻夜不寐有作
伏日过李亦元刑部观所藏京师携出精椠本
月夜同次申恪士泛小舟寻秦淮盛涨
辛丑七日登焦山作(六首选二)
北固山阁夜时日本结城琢、中村兼善及李亦元
陶榘林、俞恪士同游
十八夜月上与次申移棹复成桥口占二首
秋日同李亦元刑部、杨彦规、薛次申两观察泛舟玄武
湖作

(丁叔雅户部至白下)
(与纯常相见之明日)
(十月十四夜饮秦淮酒楼)
江行杂感五首
长至抵晴庐上冢
晴庐书所见
月夜步墓上野望
晴庐雨坐
雨中题晴庐壁
晓抵九江作
舟夜口号
舟次安庆遇吴文鹿观察同年
题顾石公松花江踏雪寻诗图卷子
(余寓园经去岁积涨)
黄小鲁观察游西湖归过访携虎跑泉相饷赋此报
园夜
园中蜀葵谚名龙船花杂开甚盛偶赋
(乔茂萲员外树枬戊戌初春到长沙别五年矣)
黄公度京卿由海南人境庐寄书并附近诗感赋
阁夜有作
(肯堂为我录其甲午客天津中秋玩月之作)
(叔海既出锁院)
徐先生宗亮萧先生穆偕过寓庐作
秋旱得雨偶成
夜读郑苏龛同年新刊海藏楼诗卷感题
后园晚步
园馆雨坐感事作
壬寅长至抵晴庐谒墓
除夜
夏剑丞太守见示元旦颂春辞次韵奉酬
次韵伯弢怀范大肯堂之作
(扬州方地山泽山兄弟于去冬过访)
楼望醉吟次韵伯弢
正月十九日园望
(得叔澥安庆邮书称)
饮集吴园作
(近阅邸钞易顺鼎授右江兵备道)
次韵酬李审言详见赠二首
由章江门渡江入西山
清明日墓上
庐夜对德基族弟
晴庐雨夜
雨中望西山
九江夜泊
闰五月十八日入西山谒墓抵晴庐宿
题夏伏雏燕北纪难图册
沪上味莼园晚坐时为七夕
赠别小鲁还武昌
园馆夜集闻俄罗斯日本战事甚亟感赋用前韵
访西观察次韵见治复和酬之
酒集园亭次前韵
入西山睛庐次韵酬梦湘枉赠二首
读侯官严复氏所译英儒穆勒约翰群己权界论偶题
题张季直东游日记后
长至墓下作
十一月十四夜发南昌月江舟行
阻风鸡笼山次答小鲁见寄韵之
舟夜感赋
咏篷底蜘蛛
泊九江怀烟水亭旧游之一
江上杂诗(六首选二)
和肯堂雪夜之作
朱鞠尊观察出示东游阅操日记读讫感题
立春夕对月
次韵答季祠见赠二首之一
大风起池水尽飞园居坐对悄然增感
近感六次前韵
小除后二日闻俄日海战已成作
除夕二首
感春五首
书丹徒李生独诵堂遗稿后
小鲁仍用旧韵见寄兼悼余丧妹次答二首
雨霁
(短歌寄杨叔玫)
春晴步后园晚望(五首选三)
姑塘雨夜
清明前二日阻风南康府城下
墓上
读侯官严氏所译社会通诠讫聊书其后
庐夜风雨雷电交至晨霁倚楼眺西山作
别墓
园居漫兴
寄姚叔节
胡研孙粮储招集适园赏盆兰初花作
纳兰容若小像题词
漫题豫章四贤像榻本
荷亭坐月作
闻熊秉三太史抵沪将为日本之游占此寄之
卧病
秋雨初凉病起作
雨中柬季词
题李梅痴太史所画扇
为濮青士观察丈题山谷老人尺牍卷于
次韵答寄禅上人海上见寄(二首选一)
文芸阁学士同年挽词六首
同次申拏舟至毗卢寺迫暮不得入眺还饮酒楼旁
九日忆去岁与小鲁、伯弢酬唱感赋
侵晨登江船雨望
渡湖望庐山口号
王家渡
送严几道观察游伦敦
(十月二十七日江南派送日本留学生百二十人登
海舶)
腊月二日到晴庐作
二十三夜向晨睡中闻雷起感而有还
雨霁楼望
红树
望梦山
行野观天际群山
庐夜漫兴
雨中去西山二

陈三立 节选

*后一位古典诗人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传来枪炮声。不久,故都北平沦陷。
北平西四姚家胡同3号:诗人陈三立的生命已渐近尾声。
他病卧在床,拒不服药,每每向人问讯战争情况。当听到有人
说“中国终非日本敌,必被征服”时,耄耄之龄、风烛之年的陈三立
愤然斥之:“中国人岂狗彘不若,将终帖然任人屠割耶?”①其忧愤
之心、爱国之情,令人想起死前三呼“过河”的宗泽,又像“但悲不见
九州同”的陆游。亲友们不禁忆起几年前“一·二八”之后,“日寇侵
占上海闸北,沪战遂作,先生居牯岭,日夕不宁,于邮局定阅航空沪
报,每日望报至,至则读,读竟则愀然若有深忧,一夕忽梦中狂呼杀
日本人,全家惊醒,于是宿疾大作。”②
9月10日(阴历八月初十),陈三立病逝。
他活了85岁。
他死了,带走了忧愤交加的悲怀和创巨痛深的家国身世之感,
带走了阅尽世事的人生经验和在这个世间的种种恩怨与牵绊。
他留下了他的诗和他的儿子。
陈三立(1852—1937),字伯严,号散原,江西义宁(今修水)竹
霞里人。
关于陈三立青少年时代的生活,现存资料甚少。他逝世后吴宗
慈应其诸子所请作《陈三立传略》,也只有“少博学,才识通敏,倜傥
有大志”等极为简略的介绍。而陈三立为少年时代朋友朱云翮所作
墓志铭中有这样的回忆:
余年十四、五,始出应州试。其时姻娅朋伍寻逐过从,尤相
得者则云翮朱君也。……尝与君登郭后鸡鸣山寺。方春时,花
树萝竹荫被崖径,紫彩翠光葳蕤荡摩,香蔼四极。两人者徒陟
降以杂哦吟竟日,晚不顾返。君归途复指谓曰:“异日益植桃杏
数千万株,花时望若火山,然吾侪即老惫当续为兹游矣。”
该“墓志”后有“铭”曰:“都试喧喧翘两童,倾襟结佩嗤子公。帘
疏酌清颜颊红,君弥温理侔璜琮,师儒差异朋士从。小山连蜷嬉春
天,形影绚映淑意同。”这是对故友的凭吊,也是对自己少年梦幻的
凭吊。陈三立日后“寤寐时时有所谓儿时鸡鸣山者也”,而我们可以
想见少年陈三立“倜傥有大志”的风发意气。
陈三立20岁时娶妻罗氏,七年后妻子病逝。他在《故妻罗孺人
状》中忆及夫妻相处的情况,也能使我们窥见青年陈三立的性格:
“余尝醉后感时事,讥议得失,辄自负,诋诸公贵人,自以才当出诸
公贵人上。入辄与孺人言之,孺人愀然曰:‘有务为大言对妻子者
耶?’余为面惭,不能答。然酒酣耳热,中郁发愤,复不禁,往往为孺
人言之也。”

相关推荐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