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逢春花怒放,又有明月当头,为了梦想和幸福颠沛流离的你啊,是否还记得,曾经摇曳在少年情怀里的那抹幽香,那缕清辉,还有那莫名的伤感与悸动?偶尔,当我们回首来时路径,是否也曾这样惆怅地感叹:“今看花月浑相似,安得情怀似旧时”一杯清茶,一盏灯,请你,在这些温暖的文字里,静静品味那些我们曾共有的美好情怀吧!
错过你错过了爱:
当我们踉踉跄跄地走过一段坎坷曲折的人生旅程,在暮色苍茫的时候,蓦然回首,回顾身后那来时的路,心底里是不是总觉得茫然若有所失呢?是不是总是忍不住长叹一声,为那些我们曾经错过的良辰美景,花朝月夕和曾经轻易就挥别了的爱人?
席慕容曾经在《送别》里说过:
我并不是立意要错过
可是我一直都在这样做
错过那花满枝桠的昨日
又要
错过今朝
在我们长长短短的一生里,我们总是会错过什么,一本很久以来就想读的书,一个很久以来就想看的电影,一个很久以来就想去旅行的地方,一个很久以来就想对之表白爱意的人,一句很久以来都想说出口的对白……
但是,我们总是一再地错过了又错过。
那本书,我们总是将之束之高阁,甚至没有时间翻上一页;
那个电影,我们总是找不到合适的时间和心情去欣赏,就匆匆将它抛诸脑后;
那个地方,我们总是没有足够充裕的时间和精力去踏访,只好在还没有启程的时候就将之放弃;
那个人,我们总是来不及对他说出那三个字,就不得不挥挥手与之别离,从此天各一方,咫尺天涯;
那句话,我们总是反反复复地在心中排练准备了千百万次,却总是没有勇气当面去表白,话还来不及去表白,却突然发现再无出口的机会与必要……
我们总是不由自主地错过了又错过,一再地错过,直到有一天幡然醒悟,想要回过头去重温旧梦,再续前缘,却往往发现一个残酷的现实——旧梦早已了无痕迹,前缘早已烟消云散,一切的一切,并没有因为我们迟来的悔悟而有所改变。
但可悲的是,当年,我们并没有觉察出正在错过什么,直到失去的时候,曾经属于我们的人和事事过境迁的时候,我们才会醍醐灌顶,才会了然于心,究竟,我们错过了什么。
是啊,我们并不是立意要错过,但我们却一直都在这样做。
这些感慨其实都是因为下面的这首诗而起。
题都城南庄
唐?崔护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崔护的这首诗实在是太著名了,就连幼儿园的小不点们都能摇头晃脑地背出来,但这首诗里的苦涩和惆怅,恐怕就不是这些天真烂漫的孩童所能体会的了。
这首诗并不难解,句意也不晦涩,读起来朗朗上口,但细细地揣摩,却总有绵长的怅惘丝丝缕缕地浸润其中,让读过这首诗的人都忍不住陷入某种甜蜜而惘然的回忆之中。
带着希冀,或者也带着某种模糊的喜悦,在这个春风荡漾、桃花盛开的时节,他又一次凭着记忆找到了这个小院,去年,正是这座小院门前的那株灼灼其华的桃树,吸引了他。
那是怎样的一场艳遇啊!
就在那满树繁花、落英缤纷之下,他遇见了她,一个脸若桃花、笑靥胜花的女子。她也许比不上长安城里那些肤若凝脂、脸如银盆的美女,没有她们那样的艳丽芬芳,没有她们那样的热情奔放,其中的差别,就像这云蒸霞蔚的满树桃花,与长安城里那倾国倾城价值千金的牡丹的差距一样。
然而,在这样穷乡僻壤的所在,竟然怒放着这样艳丽的灿烂的桃花,怎么能不让人心驰神往、心花怒放呢?
居然,在这样蓬门寒舍的小院里,也深藏着这样一位温婉如玉温柔可亲的女子,又怎么能不让人赏心悦目、心旌摇荡呢?
她是这陋室里的明娟,只有在他偶然驻足、凝神沉思的时候,才绽放出这令人惊艳的光芒,仿佛所有的美丽,都要在这无边的春色中,在这荡漾的春风里,拨动他的心弦,震撼他的心灵。
一切的美丽,都是为了此时此刻的邂逅吗?
然而,那时,他是不了解他自己的心的,不知道他的心的方向,同样,也不了解他该情归何处。
他只是牢牢地记住了那个温暖的春日的下午,记住了那个倚门微笑着的女子,记住了她那映衬在满树繁花之下格外生动的笑靥,和他转身离去时那漫天的如火如荼的彩霞……
春天又一次如约而至了,在这薰人欲醉的春风里,他的心却总是空荡荡地。
他到处寻找,在长安城的大街小巷里,在灯火通明觥筹交错的酒宴上,在秦楼楚馆形形色色的温柔乡中,他到处寻找,却始终若有所失,满怀惆怅。
站在长安城里踏春的人潮里,他彷徨无依,他落落寡欢,真是“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啊!
突然,就在这一片喧嚣之中,他突然找到了答案,他早已把所有的喜悦和欢乐,都遗忘在了郊外的那棵桃树下,而他的心,也早已遗失在了那女子深沉多情的两湾秋水里!
所以,他来了,来寻找自己的春天,爱情的春天,幸福的春天!
桃花依旧是那样地灿烂,小院依旧是那样地幽静,春风依旧是那样地多情,然而,去年树下的那个女子,却杳无踪迹,遍寻不着。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终,他们还是失之交臂,离散在了这茫茫人海之中,永远地错过了。
也许,人们觉得这个故事太过悲伤,不忍心让这样的悲伤在广大读者心中继续蔓延,就在孟棨的《本事诗》里,给他们安排了另外一个美满的结局:
博陵崔护,资质甚美,而孤洁寡合。举进士下第。清明日,独游都城南。得居人庄,一亩之宫,而花木丛萃,寂若无人。扣门久之。有女子自门隙窥之,问曰:“谁耶?”以姓字对,曰:“寻春独行,酒渴求饮。”女入,以杯水至,开门,设床命坐。独倚小桃斜柯伫立,而意属殊厚,妖姿媚态,绰有余妍。崔以言挑之,不对,彼此目注者久之。崔辞去,送至门,如不胜情而入。崔亦眷盼而归。尔后绝不复至。
Yahoo简介:真夏の夜、寝床を捜して深夜の街を彷徨っていた啓太は、杉浦充という男と出会いセックスを条件に部屋に泊めてもらう。
世界也许充斥着越来越多的暴力,但是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阿马蒂亚·森在这部包罗万象的哲学著作中认为,驱使着这些暴行的,不仅仅
小仓百人一首-日本古典和歌赏析(新版) 内容简介 《小仓百人一首:日本古典和歌赏析》按中国读者的欣赏习惯,将每首原歌翻译成五言诗。除此之外,为了保留日本和歌的原...
作为文学样式之一的词,其鼎盛之时在两宋时期,人们多习惯于将唐诗宋词并举对立,宋词与唐诗、元曲成为我国诗歌史上的三大奇葩。
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 本书特色 《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以1898到1927年的中国小说为主要研究对象,借用某些现代西方的文学研究方法,从西方小说的启迪与中...
六朝骈文形式及其文化意蕴 内容简介 骈文为我国独有之美文,六朝骈文由发生、发展而臻极致,名家辈出,群星璀 璨,构成了中国文化史上的特殊景观。本书探讨了骈文产生的...
被殖民者的精神印记 内容简介 本书从台湾历史的“殖民地处境”切入,探讨日据时期殖民社会与台湾新文学的关系。不但探讨殖民处境下文学写作题材、主题等方面的变异,而且...
20世纪80年代的余华具备了陀斯妥耶夫斯基的那种逼视世界、洞视存在的勇气与锐利、他像陀氏那样俯身向无底的深渊、在黑暗面前坚持
高级家具细部工艺图集 本书特色 《高级家具细部工艺图集(精)》是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家具图集。高级家具细部工艺图集 内容简介 简介《高级家具细部工艺图集(精...
发达资本主义时代的抒情诗人-修订译本 内容简介 本书是《发达资本主义时代的抒情诗人》(作者:本雅明)的修订译本,除了改正了个别明显的误译和误排之外,对行...
现代文学经典:症候式分析 本书特色 《现代文学经典:症候式分析》:在希腊神话中,猫头鹰是智慧女神雅典娜的原型;在黑格尔的词典里,它是哲思的别名;而在鲁迅的生命世...
女性文学的革命-中国当代女性主义文学研究 本书特色 本书是一本有关中国当代女性主义文学研究的著作。全书从文权制文化传统的历史嬗变、女性话语的诞生、母性神话的解构...
金瓶梅诗词文化鉴析-(修订本) 本书特色 《金瓶梅诗词文化鉴析》通过著名“金学”专家陈东有先生对其中的诗词鉴析,读者可以对这部千古奇书有更深层次的了解,可以说,...
本书为“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之一,作者鲍桑葵为英国哲学家、政治理论家和社会学家。本书系统地阐发了作者的政治观点,按他所
中国现代小说研究概览 内容简介 中国现代小说作家作品研究的历史概况与当下动态,讨论热点和争议焦点尽收一册,所涉既有专家权威论著,也有新秀见解独特之作,时间下限至...
林景熙集补注-(全二册) 内容简介 林景熙身后,留下了《白石稿》杂文十卷,《白石樵唱》诗六卷,当时即有文名。其诗文集历代多经传刻,有诸版本传世。这次校理,以鲍刻...
忆来何事最销魂:纳兰容若的词与情 本书特色 孟斜阳所著的《忆来何事*销魂(纳兰容若的词与情)》主要通过意象和用典分析,佐以各类历史资料还原词文之场景,细细品味纳...
余秋雨作为特邀嘉宾,参与了香港凤凰卫视组织的大型跨国采访报道活动——“千禧之旅”,过程中所写的日记及散文在国内外多家报纸
斯特林堡传 内容简介 斯特林堡(1849-1912)是瑞典*杰出的作家,其作品被瑞典人民视为宝贵的民族文化遗产,在世界文学史上他享有天才作家的美誉。但他生前却常...
螳螂自语 本书特色 本书涵纳了作者近年来的学术论文与随笔时评中的精品,并精心择选了其中面向企业家群体,旨在论及知识社会的企业创新和教育困境的作品。 螳螂自语 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