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一段段親子間的交換日記,觸摸你心靈深處的焦慮核心:父母親。
18歲以前,我們被焦慮的父母養大,或許幸福,或許創傷;
18歲以後,我們試著整理這些幸與不幸,不再變成另一個焦慮的身影。
成年孩子與老母親的交換日記,承載了多少過往回憶?
揭秘原生家庭,解放心靈遺憾。
本書領你回到原生家庭,探索焦慮源頭,自我修復創傷。
沒有受過傷的人,不會真正強大。
當你無法理解某些大人的行為時,只要把他們想像成小孩,很多事情你就懂了。
內在小孩,指的就是我們心底最深層的那份焦慮。
如果你曾停下來仔細檢視,就會發現這些焦慮其實通往生命最主要的核心—父母親。
這些人事物及場景,你是否似曾相識?
◆執意把衣服折得一絲不苟的人,什麼原因讓他執著於整潔?
◆不敢上公共廁所的學生,真的只是害怕細菌嗎?
◆不斷開關電燈的年輕人,心裡真正想關掉的是什麼?
◆沒辦法平心靜氣和大主管說話,真的只是因為老闆太機車?
◆沒辦法拒絕強勢的女人,難道不是因為她身上有些似曾相識?
◆堅持不願吃路邊攤,或許和童年的窮酸感有關?
留在過去的遺憾,會變成無法擺脫的宿命,
唯有覺察和表達,不同的可能性才會開啟。
成年人有哪些潛在焦慮?傾聽內在小孩的心裡話:
◆「我不知道怎麼說,也不想說」
──成年人親密關係的療癒力量,就在於「被懂得」,讓我溫柔地代替你說出心裡的焦慮和痛苦吧。
◆「我什麼事都做不好」
──讓親愛的人知道:沒關係的,我就是愛那個有限的你,希望你也愛這個有限的我。
◆「事情會這樣,都是我害的」
──因為過度壓抑,所有的焦慮只得向內扛;但其實內心的那股憤怒是向外的,是對那個你寧願懲罰自己,也不願(不能)責備、惹他傷心難過的人。
◆「一不小心,我就會被別人取代」
──我們都曾幻想取代能力強的人,也害怕被能力強的人取代,又偏偏要幻想被能力強的人給取代。
◆「再這樣下去就完蛋了」
──母親的焦慮和所承受的壓力,影響她能付出多少母愛給孩子;所以悲觀性格也可能與母親個性相關,與母親周圍的環境相關。
◆「這世界上沒有人真的愛我」
──「愛到卡慘死」的當事人,雖然在被控制的痛苦中,卻深知自己愛著對方,因此努力覺察對方控制行為背後的邏輯。
本書特色
◆與原生家庭和解:搜尋象徵童年焦慮的人事物,串連自己與周遭人事物的關係。
◆與焦慮對話共存:透過現在和過去的似曾相識,引導我們表達留在過去的遺憾。
◆接受傷害的勇氣:人之所以覺得不幸福,是因為缺乏「面對現實世界」的勇氣。
摯情推薦
知名作家/張曼娟‧諮商心理師、心理叢書作家 蘇絢慧‧中廣流行網主持人、資深媒體人/蘭萱‧暢銷作家/律師娘(林靜如)‧知名律師、作家/賴芳玉‧知名講師、作家、主持人/謝文憲‧資深媒體人/楊月娥‧親職溝通作家/羅怡君‧人氣DJ/瑪麗‧暖心作家/艾莉
來自藝文界的分享推薦&親子間的貼心話
我是皓宜作品的長期讀者(也榮幸的被邀請推薦多本),但我要這麼說,這一本是皓宜的書中,最令我感動與讀到心坎裡的書,字字句句都是兩代之間的關係呈現,和傷痕化解。在真誠及令人會心一笑的敘說中,我們也能一起走過擁抱自己的內在小孩,及和好再相愛的歷程。──諮商心理師、心理叢書作家 蘇絢慧
讓我們跟著皓宜,探訪自己的內在小孩,將是一趟美好的救贖之旅。──知名作家 張曼娟
或許人生最大目的,不是成就什麼事、成全哪些人,而是好好地花一輩子時間,把自己剝開來看清楚。這是一本最誠摯的心靈邀請,帶著我們一起向內梳整探問、也勇敢伸手向外觸及默默影響我們至深的人;在作者溫柔的引導下,我們一步步面對自己的不安與焦慮,最終發現人必須為自己而活,卻因為別人而存在的意義。──親職溝通作家 羅怡君
我的愛在心裡,沒說的跟您知道的一樣多。──律師娘(林靜如)
母親早逝,告別式後,我整理她的遺物,發現一本她年輕時寫的日記,一本從我出生後一週就開始寫的日記。
裡面記載了對我的期許、父母關係、婆媳關係、妯娌關係……等,我是在忽悲忽喜中看完這整本日記。
其中一段,母親寫下對我的期望,讓我思考許久,潸然淚下,久久不能自已~
給文憲:「我希望你成為社會上有用的人。」
我想送給天上的母親:「今天的我,您看到了嗎?」──知名講師、作家、主持人 謝文憲
我家餐桌上有一本「愛的交代」聯絡簿,原本用來叮囑吃早餐和提醒行程等瑣事,後來變成另類的交流平台,家人們彼此關心鼓勵,更有批評和道歉。皓宜的書提醒我再看一遍這本一家四人的共同著作,承認情緒需要很大的勇氣,寫下來原來比說更美麗。──資深媒體人 楊月娥
我的母親在勸我一定要生孩子的時候,對我說了一段話:「就算不結婚也沒關係,但一定要有孩子,不然妳無聊的時候要找誰麻煩?」
這是我聽過對親子關係最一針見血的解釋了,原來,所謂的親子關係就是不斷找彼此麻煩的、一輩子無法切斷的深刻繫絆。──暖心作家艾莉
母親與小孩,永遠在說兩種不同的語言!感謝宇宙,讓我找到翻譯字典了(先遞給母親)。──人氣DJ瑪麗
〈作者序〉「表達」是解開一切痛苦的根源
〈楔子〉召喚內在小孩
大孩子和老母親的交換日記
天才心理學家,卻當不了好媽媽
第一話 原生家庭:一門學習「認了」的功課
幸福家庭就要「一團和氣」?
為何對家庭感到「失望」?
誰才是維持家庭關係的「好人」?
「認命」就會過得不好嗎?
第二話 人之初,焦慮就成形了
能力有限的焦慮—據說在父母使壞前,創傷就存在了
幻想世界的焦慮—面對充滿焦慮的世界,人學會了「幻想」
攻擊所愛的焦慮—如果幻想成真了怎麼辦?
否認現實的焦慮—拒絕承認失去,也無法真的擁有
A等同B的焦慮—陷入宿命,是為了跳脫宿命?
第三話 內在小孩的心裡話:成年人有哪些潛在焦慮?
「我不知道怎麼說,也不想說」
—有些人,是用「行動」在說話
「我什麼事都做不好」
—太能幹的人和太無能的人,可能有相仿的心情
「事情會這樣,都是我害的」
—壓抑也是一種自我懲罰
「一不小心,我就會被別人取代」
—「想像會輸」又「輸不起」的挫折感
「再這樣下去就完蛋了」
—焦慮只是一種「無法理解」的心情
「這世界上沒有人真的愛我」
—幻想未能和現實做檢核,就形成心魔
「不想讓別人看見我真實的樣子」
—活在別人的問題中,就不用去面對自己
第四話 哀悼失去,自我價值感才能逐漸穩定
請承認自己的疲憊吧
拿掉罪惡感後,「失去」就只是感到可惜而已
通往心靈穩定的「哀悼」之路,需要預備三種勇氣
接受傷害的勇氣
看見別人好處的勇氣
重建心靈世界中夠好的自己
尾聲 心理學家給小孩和內在小孩的話
《我们为何无聊》内容简介:怪趣心理学实验,闻所未闻的数据,颠覆认知的发现,给无聊以解药,给生活以指南。本书是一部突破之作,
日本权威妇科女医师松村圭子专为亚洲女人量身定制的内分泌平衡书,不打针、不吃药、养颜排毒、无需毅力,轻松调理内分泌,带来优
《抑郁症(中文版)》内容简介:抑郁症正日渐渗透我们的生活,给越来越多的人带来痛苦。它绝不是单纯的悲观或抑郁情绪,而是有着复
每天都会用到的趣味心理学 本书特色 选*有味的视角读*好玩的心理心理学隐秘白金法则,FBI每日贴身研读百余个趣味心理学话题,破译内心世界密码一本超好玩的心理学时...
健康养生堂-艾灸温养百病消 目录 Part01健康“艾”中来01应手而愈,初识艾灸家有艾草燃着香,不用医生开药方认识艾草、艾绒和艾条借助工具施灸02自己动手,正...
从头到脚有毛病 本书特色 《从头到脚有毛病:曲黎敏养生书的135个错误》属于养生保健类的图书,这类图书有其独特性,从读者应用的角度考虑,专业的书必须由专业的人来...
超值送《12周打造完美身型》50分钟减肥运动指导视频文件下载!◆一书在手,减肥无忧!风靡中国台湾、韩国的减肥指导圣经!◆胖妞
LivingwithPanicDisorderisacollectionofpoignantshortstorieswrittenbypanicdisorder...
《黄帝内经》和《本草纲目》中的中药养生全典 本书特色 集传统中医养生智慧之大成,深入挖掘中医圣典治病方略,让每一位中国人都从中受益。在现在这个紧张忙碌、节奏紧促...
《郭德纲讲三国》内容简介:郭德纲2022年重磅作品,首度解读三国,更新潮、更易读、更有趣的三国故事。读一页就上瘾,老少咸宜。郭
本书分为39个章节,以通俗易懂的文字,深入浅出、全面细致、详尽地介绍了与糖尿病有关的方方面面的知识、问题和应对方法,包括糖
《情商4》内容简介:为什么领导情商如此重要?什么样的领导更能吸引人才?领导者的情绪如何影响结果?为什么有的企业可以基业长青?
《鲨鱼真的不会得癌症吗:本属谬误的医学常识》内容简介:我们只利用了10%的大脑、阑尾是无用的器官、记忆力退化是衰老的征兆、离
关于脑的谬论、误解,实在多得数不清!你的脑袋会耍些什么诡计?怎样才能完全发挥脑力?本书完整揭露其中的奥妙,让你重新认识你
这样吃饭更健康-吃好每天3顿饭-2-赠送健康吃饭家常菜单 本书特色 本书是国内首创的微博体健康书,于康老师的微博(@临床营养于康)生动幽默并有大量丰富的饮食健康...
图解舌诊-伸伸舌头百病消-修订升级版 本书特色 如果说有一本书能帮助您避免医院的过度检查以及过度医疗,同时还能及时并且准确地发现疾病的萌芽,并给出不伤害身体的有...
养生祛病一碗粥 本书特色 降糖粥;降压降脂粥;防癌抗癌粥;补血养颜粥;排毒瘦身粥……《养生祛病一碗粥》(作者张明)从粥的基础知识入手,谦顾中医,精心挑选百余款粥...
《哲学树(荣格精选集)》内容简介:树,是荣格分析心理学中的重要原型意象,反映着个体潜意识、集体无意识中的重要内容,理解树意
《肥胖与塑身生理学》由吴辅佑所著,全书分四篇:第一篇第一章至第三章为基本知识与观念,包括总论、细胞、三餐与代谢综合征;第
《玫瑰之吻:花的博物学》内容简介:这是一本关于花的植物学博览和知识宝库。花是衡量我们生活质量的一把标尺,一个象征。人人都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