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主要介绍了刑法的基本概念、犯罪的基本概念、构成要件理论、因果关系与客观归属等内容。
李在祥,首尔(Seoul)大学法学院毕业,第六届司法考试合格,司法研究生院结业(法学硕士),首尔大学研究生院法学博士、德国Friiburg大学进修,陆军法务官、釜山地方检察厅检察官、首尔地方检察厅南部支厅检察官、法务部检察局兼首尔地方检察厅检察官、律师、首尔大学法学院讲师,梨花女子大学法政学院教授、庆熙大学法学教授、司法考试委员 、法务部法务咨询委员、保安处分审议委员、刑事法改正特别审议委员会委员、韩国刑事政策学会会长、韩国刑事法学会会长、刑事判例研究会会长、韩国刑事政策研究院院长,现梨花女子大学院教授。主要著作有:《保安处分研究》、《1978》、《刑事诉讼法》(第6版,2002)、《社会保护法论》(1981)、《刑事诉讼法演习》(增补新版,2002)、《刑法新讲(总论)》(1984)、《刑法各论》(第4版,2000)、《刑法新讲(各论)》(1988)、《刑法学(问题解说)》(第6版,2003,新朝社)、《刑法新讲(各论)》(全订版,1989)、《新稿刑法演习》(第3版,2002新朝社)。
ShurAn舒然插画师、漫画作者热爱绘本、插画、漫画故事创作偏爱铅笔粗糙的质感喜欢彩铅、色粉和水彩的结合曾多次受邀赴法国和比利时参加漫画节曾参与出版《速写时光》...
1959年生まれ。関西大学文学部教授。専門は日本中世史・仏教史。 主な著書・編著に、『日本中世の禅宗と社会』(吉川弘文館、1998年)、『天龍寺文書の研究』(編...
普济方集 内容简介 本书是祖国医学的重要典籍之一, 原文由阿旺·洛桑·丹毕坚赞·巴勒桑布贤者藏文编撰。内容包括赫依病、协日病、巴达干病、宝日病、食不化病、痞块症...
内维尔•艾斯戴尔(Neville Isdell),可口可乐前董事长、首席执行官。他1966年加入可口可乐公司,从装瓶厂一线做起,辗转五大洲145个国家,为可口可...
《简单到不可能放弃的走路健身法》内容简介:走路对于任何人来说都可以轻松开展,因此广受不擅长运动的人青睐。作为有氧运动的代表
村上春树(1949- ),日本小说家。曾在早稻田大学文学部戏剧科就读。1979年,他的第一部小说《听风之歌》问世后,即被搬上了银幕。随后,他的优秀作品《1973...
作者简介林欣浩,自由撰稿人。喜欢读书,相信一切外表高深的知识都要遵守简单的逻辑,希望能用最浅白的话讲清楚最复杂的道理。作
王小峰,现任《三联生活周刊》文化部主笔。著名博客“不许联想”博主(每日点击率三四万),曾入选美国时代周刊年度人物。主编过《欧美流行音乐指南》,写过音乐评论集《不...
2012 建设工程法规及相关知识 历年真题精析与临考预测试卷 内容简介 本书共分三部分,**部分为历年考试命题规律分析,主要从历年考试真题分值统计、命题涉及的主...
中国秘方全书 内容简介 本书共搜集古今名家和民间的秘方3000多条,包括各种疾病的治疗和预防方法,以及美容秘诀,强身健康秘诀,食物药性大览等。每个秘方都有配方、...
InTheRighttoLook,NicholasMirzoeffdevelopsacomparativede-colonialframeworkforvisu...
"刘船洋,笔名“用时间酿酒”,简书人气作者,因文章贴近生活,可操作性强,深受读者喜爱,已出版《丢掉玻璃心:别让坏情绪控制了你》。他的文章重理论,更重实践,从生活...
阿加莎·克里斯蒂被誉为举世公认的侦探推理小说女王。她的著作英文版销售量逾10亿册,而且还被译成百余种文字,销售量亦逾10亿册
保罗·阿斯奎思MIT斯隆管理学院金融学教授,拥有27年任教经历,斯隆管理学院的高级副院长。他的教学领域是金融学,近开设的课程是“公司金融简介”。此外,阿斯奎思教...
郭建龙,旅行者,文字作者,社会观察者,辗转于经济、媒体、探险等各个领域,长期游历于世界各地。曾出版小说《告别香巴拉》和企业史图书《势在人为》,以及“人文旅行”系...
水淼,神秘影视策划人,出版圈影视圈处处留有她的身影,却从来没有人见过她的真身。常在夜晚出没,永远处在青春期的大龄女青年。是一只有爱情洁癖的摩羯。宏玖:从事媒体行...
許子東:香港嶺南大學中文系教授、華東師範大學紫江講座教授,著有《郁達夫新論》《吶喊與流言》《為了忘卻的集體記憶》《張愛玲的文學史意義》《許子東講稿》(三卷)《許...
美国实用工具主义法学 内容简介 20世纪70年代中期当我在牛津大学休假期间,撰写了一篇题为《法律的工具性方面》的长文,在此文的准备过程中并没有参考任何先前的理论...
中华妇产科学-上册-第3版 本书特色 《中华妇产科学(第3版上)(精)》(作者曹泽毅)虽然保持原书风格,各篇章按统一规格编写,但由于各编者对*新观点的介绍重点不...
作品目录序绪论 一 中国现代考古学的学术流派及其演变 二 20世纪上半期中国考古学史研究回顾 三 关于考古学史研究方法论的思考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