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媒体艺术史》是《数字媒体艺术概论》的姊妹篇,是一本通过全新视角论述当代数字媒体艺术发展史的教材,也是一本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当代数字媒体艺术发展规律的学术性和普及性读物。《数字媒体艺术史》从媒体发展史、美学、科学史和现代艺术史等宏观角度,对数字媒体艺术的起源和演化进行了系统的阐述和总结,并着重分析了现代美学、大众文化和西方后现代主义艺术对数字艺术发展的影响。《数字媒体艺术史》通过案例分析,深入浅出地阐明了数字媒体艺术和新媒体艺术的来龙去脉和发展现状,有助于人们加深对数字艺术、数字媒体和信息设计本质的了解。全书共分5章,分别是: 媒体发展史与数字媒体基础、数字媒体艺术本体论、数字媒体艺术美学论、科技与艺术结合的历史和数字媒体艺术发展历史。
《数字媒体艺术史》内容丰富,图文并茂,可以作为高等院校“数字媒体艺术概论”、“数字媒体艺术史”、“多媒体艺术设计概论”和“数字艺术导论”等数字媒体艺术基础课或专业基础课的教材,适合于艺术、设计、动画、媒体和广告等专业的本专科生或研究生学习,也可以作为数字媒体艺术爱好者的自学用书。《数字媒体艺术史》附配套的DVD 多媒体教学光盘一张,其内容包括: (1)20世纪早期媒体科技史的多媒体教学课件;(2)20世纪90年代经典CG电影的数字特效剪辑资料; (3)数字媒体艺术教学电子课件和相关图像资料等。该DVD 光盘内容丰富,资料实用,可作为读者自学或相关专业教学参考。
前言: 028034-01.txt
《数字媒体艺术史》是作者编著的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数字媒体艺术概论》(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6年版)的姊妹篇。随着我国数字技术的突飞猛进,数字媒体和文化产业的发展这两年来可以说是“日新月异”, 《数字媒体艺术史》就是在这种环境下推出的对数字媒体艺术进行深入的史学研究的一《数字媒体艺术史》。在这里笔者想简单阐明三点: 一是为什么要学习数字媒体艺术发展史?二是数字媒体艺术发展史有哪些特点?三是《数字媒体艺术史》和《数字媒体艺术概论》的关系。
我们知道,任何一门学问都可以由史、论、方法三部分组成。史是学问的基础,论是学问的精髓,方法是学问的研究指针。作为数字媒体或新媒体艺术专业的学生,学习传播媒介的发生和发展,学习和考证数字媒体艺术和西方现代美学、现代艺术间的渊源和联系,深入理解科技对艺术的关系无疑是一项最为基本的功课。数字媒体艺术和计算机一样,同属于西方的“舶来品”,其美学观念、设计理论、表现形式和操作方法都必须通过考察数字艺术的发展历史,或者从更广义的范围,考察和研究现代西方的艺术思潮、科技文化、大众传媒和美学观念的来龙去脉,才能更好地掌握其精髓。同样,掌握了数字媒体艺术的发展史,也为后面更加深入地学习软件技术、艺术语言、表现方法等课程打下良好的基础。学习数字媒体艺术发展史,一方面可以丰富学生的媒介、传播、数字媒体和相关“技术的艺术”的知识,另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研究问题的技能,同时也在这一过程中使同学们养成科学、严谨、规范、务实和追求真理的良好学术习惯。在学习过程中,也期望读者能够动脑动手,利用工具书、图书馆、数据库和互联网络等手段,采取规范的学术范式,循序渐进地独立完成对历史环节的考察和探究,并形成自己的学术观点。
我们所学习的数字媒体艺术发展史有哪些特点呢? 这里首先必须明确: 数字媒体不仅是一种技术、一种新媒介,同时也是一种文化和艺术形态。因此,数字媒体艺术的研究就必须包含艺术学、社会学、技术学、美学和大众文化的内容。同样,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其艺术表现力和发展潜力已远远超越了电影和电视),数字媒体艺术和当代艺术与后现代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并和西方科技史、现代艺术发展史的脉搏息息相关。基于以上现状,我们不得不把史学研究的范围扩大,从历史的横向和纵向两个方向将视野拓宽,从媒体传播史、美学史、科技艺术史和计算机文化等角度深入探索数字媒体艺术的来龙去脉,探索数字艺术和新媒体艺术的美学价值。 需说明的是,笔者编著《数字媒体艺术概论》的初衷是期望从一个宏观的角度来探索数字媒体艺术的本质、表现形式和应用范畴等不同方面的内容。《数字媒体艺术概论》虽然也涉及一些《数字媒体艺术史》中探索的问题,如科技艺术史和数字媒体艺术发展历程等内容,但是限于时间和篇幅,对数字媒体艺术发展的史料整理得还远不够翔实充分,特别是对数字媒体艺术涉及的媒体传播、美学观念以及新媒体艺术研究等重要课题阐述得不够深入完整,而《数字媒体艺术史》则期望弥补上述缺陷并从一个更细致的史学研究的角度来考察数字媒体艺术。因此,《数字媒体艺术史》定位于《数字媒体艺术概论》的姊妹篇,由此构成数字媒体艺术学科研究的史、论、方法中的重要一环,这也是《数字媒体艺术史》的价值和意义所在。最后,为了帮助读者宏观把握《数字媒体艺术史》的内容和章节构成,下面将《数字媒体艺术史》的重点内容通过图示的方式进行展示,期望读者能够从整体理解和把握《数字媒体艺术史》的结构和叙述脉络。《数字媒体艺术史》在写作过程中还得到北京服装学院优秀教材建设立项的资助,此外,也特别感谢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鲁晓波教授的指导并予作序。
《数字媒体艺术史》章节结构和核心内容图示如下页图。
《看图学八卦掌(视频学习版)》内容简介:本书首先对八卦掌的由来、特点、练习要点和动作进行了介绍,接着对包括掌法、步法、桩功
"DreamweaverCS4DigitalClassroom"islikehavingapersonalinstructorguidingreadersthr...
AntonA.Chuvakin博士是日志管理、SIEM和PCIDSS依从性领域公认的安全专家,他参与撰写了《SecurityWarrior》(ISBN:978-...
《博物馆窜行记》内容简介:本书收录了28篇腾讯·大家专栏作家顺受牵猴在欧美各博物馆窜行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本书可以说是另类
本书内容上覆盖了用Android开发的大部分场景,从Android基础介绍、环境搭建、SDK介绍、Market使用,到应用剖析、组件介绍、实例演
《本草通串证图(纯手绘版)》内容简介:《本草通串证图》是一部从未在国内出版过的本草图册,原作成书于日本江户时代末期,由日本
Thelatestinstalmentintherenowned"PamphletArchitectureseries"featuresthetechnolog...
《自然与人工系统中的适应:理论分析及其在生物控制和人工智能中的应用》是遗传算法开山之作,以适应性为主题,贯穿生物、经济、人
《女人开心药典》内容简介:几乎没有一种疾病是纯粹身体的、生理的,都多多少少地与情绪、精神有关系,都是“身心与共”的。“肝郁
《Scratch 3.0少儿游戏趣味编程2》内容简介:本书详细介绍使用Scratch 3.0开发15款精彩的趣味游戏,帮助读者掌握程序设计的基本思维
《黄帝内经·望诊奇术》内容简介:★来自《黄帝内经》中数十种望诊智慧,不仅知面,更能知身体五脏六腑的盛衰 人的命、运,往往会反
电波传播的特性是研究移动通信系统首先要遇到问题,称动传播环境的特性不仅是所有移动通信理论研究的基础,也更直接关系到工程设
在这本新书《实现模式》里面,KentBeck将自己多年形成的编程习惯以及阅读既有代码的体验凝练成了编程中的价值观、原则和77种实现
应用Ajax可以得到更好的用户体验,并能减轻服务器和带宽的负担,因此Ajax技术得到了诸如GoogleMaps、oogleSuggest、Flickt等网站
《黑客免杀攻防》国内首部关于黑客免杀技术的专著,旨在为反病毒工程师剖析各种恶意软件和应对各种安全威胁提供全面指导。不仅从
《李小龙信札:功夫、表演和生命》内容简介:这本信札集记载了李小龙从赴美国求学到在香港逝世之间的十五年珍贵时光。在这些寄给家
《给孩子的幸福力1》内容简介:在孩子成长的道路上,我们给予他们太多的关注和爱,却常常忘了告诉他们,成长是一件多么美好的事情;
属性拓扑理论及其应用 本书特色 本书以属性拓扑理论及其应用为主线,系统地介绍了属性拓扑基本理论及其应用的*研究成果. 全书分为基础知识、概念计算、关联分析、记忆...
《每天一段话 写出好作文》内容简介:每天一段话,打下写作基本功,用成语、对话、描述、背景、顺序和节奏写出好作文。本书通过小琪
《异构无线网络融合理论与技术实现》反映了当前异构无线网络融合领域最新的研究成果,全面系统阐述了异构无线网络融合理论、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