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小说人论

金庸小说人论

作者:陈墨

出版社:百花洲文艺出版社

出版年:1996年10月

评分:7.5

ISBN:9787805793832

所属分类:青春文学

书刊介绍

作品目录

代序
引言
卷一:侠人与小人――人格论
第一章:儒家之侠
……
卷二:善人与恶人――人性论(上)
第一章:善恶同体
……
卷三:异人与常人――人性论(下)
第一章:皇帝与贫民
……
卷四:奇人与真人――人生论
第一章:人生观
……
卷五:男人与女人――情爱论
……
卷六:超人与凡人――人才论
第一章:名师、智慧、方法论
……
卷七:汉人与夷人――人种论
第一章:汉人与夷人
……
后记
· · · · · ·

精彩摘录

之所以如此,一点也不难理解。武侠小说似乎必须如此。—读者也需要如此。—不是说武侠小说是“成人的童话”么,童话的特点,正是好坏分明。儿童心理的特点,就是要简单地分出黑白好坏。一不然的话,“童话”的成人读者也照样要不高兴,不欢迎。因为不明白,不分明,没有善恶的分明对垒,又怎么爱憎分明地移情投射呢?其实不只武侠小说如此,也不只童话如此,古典的小说、戏曲,传统观念下的“现代文艺”也莫不如此(想想“文革”中的“三突出原则”吧)。当然这是题外话,没必要在这里多说。

——引自章节:第一章:善恶同体


金庸虽是写武侠小说,虽是传奇述异,但他塑造出的理想人格,并没有脱离中国文化传统。而是分别以儒家、道家、佛家等不同的哲学流派的不同的价值观念作为其创造理想人格的参考系的。同时,当然也加入了作者自己的独到见解及其现代人文意识(这是一种新的文化内容)。比如杨过与小龙女的爱情,若是古代作家来写,那一定是一桩罪恶的证据,而在金庸的笔下,却成了种敢于反叛的理想人格的标志。不同的时代有着不同的道德规范,不同的价值准则和不同的行为模式。金庸的选择基本上是厚今薄古,将今人之神融入“古人”之形来加以表现然而无论如何,金庸的目标,总是对准了人性的内容。不仅写出人的本能和欲望,更写出了各种不同的文化人格,金庸小说的突出价值和突出成就正在这里。

——引自章节:第一章:善恶同体

相关推荐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