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世纪是物理学的世纪,物理学在二十世纪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改变了世界和人们对世界的认识。《20世纪物理学(第2卷)》就是由英国物理学会、美国物理学会组织发起的,由各个领域的知名学者(有很多是相关领域的奠基者、诺贝尔奖获得者)执笔的。系统总结二十世纪物理学进展的宏篇巨著,其内容涉及了物理学各个分支学科和相关的应用领域。全书共分三卷27节,书末还附有三位物理学大家对二十世纪物理学的综合思考和对新世纪物理学的展望。
编辑及撰稿人名单译校者名单
原书序言
全书所含传略目录
第2卷
第9章 20世纪后半叶的基本粒子物理学
9.1 引言
9.2 序幕(1940年前)
9.3 量子电动力学
9.3.1 理论中的无穷大量
9.3.2 早期的实验发展
9.3.3 重整化登场
9.3.4 高阶修正和实验验证
9.4 迄至20世纪60年代中期所知的物质新形式
9.4.1 20世纪30与40年代:熳覭鸾樽覭K介子
9.4.2 鸾樽拥男灾
9.4.3 反质子
9.4.4 奇异粒子
9.4.5 共振态
9.4.6 么正对称性
9.5 迄至20世纪60年代中期所知的相互作用
9.5.1 弱相互作用和V-A理论
9.5.2 CP破坏
9.5.3 流代数
9.5.4 强相互作用方案
9.6 夸克革命
9.6.1 夸克模型
9.6.2 深度非弹性散射
9.6.3 电子-正电子埋没
9.6.4 寻找自由夸克
9.7 弱电统一
9.7.1 轻子理论
9.7.2 中性流的实验证实
9.7.3 扩展到强子和祭夸克假设
9.7.4 祭夸克的实验证实
9.7.5 W和Z
9.8 量子色动力学
9.8.1 色三重性的早期建议
9.8.2 一个强相互作用规范理论的要求
9.8.3 渐近自由和红外奴役
9.8.4 深度非弹性散射中的标度破坏
9.8.5 喷注和其他一些大横动量(p⊥)现象
9.8.6 其他应用
9.9 三代夸克和轻子
9.9.1 羟嶙
9.9.2 第五种夸克
9.9.3 Cabibbo-小林-益川(CKM)矩阵
9.9.4 寻找顶夸克;观测.7 99.1 0加速器
9.10.1 静电起电器
9.10.2 回旋加速器
9.10.3 相位稳定性和同步回旋加速器
9.10.4 电子同步加速器
9.10.5 电子感应加速器
9.10.6 质子同步加速器
9.10.7 强聚焦
9.10.8 直线加速器
9.10.9 对撞束.
9.10.10 强子对撞机
9.11 探测器:从Rutherford到Charpak
9.11.1 电离探测器
9.11.2 闪烁计数器和Cherenkov计数器
9.11.3 可视技术
9.12 与其他学科的交叉
9.12.1 核物理
9.12.2 原子物理学
9.12.3 凝聚态物质
9.12.4 天文学K天体物理学K引力和宇宙学
9.13 尚未解决的问题和对未来的希望
9.13.1 弱电理论:对称性破缺部分
9.13.2 中微子质量
9.13.3 大统一理论
9.13.4 弦理论
9.13.5 未来的设备
9.14 结语
9.14.1 附加文献
参考文献
第10章 流体力学
10.1 20世纪物理学的又一伟大成就
10.1.1 流体力学上并行的革命
10.1.2 奇异摄动的一个极简单的例子
10.1.3 d’Alembert悖论如何变为d’Alembert定理
10.1.4 激波的物理本质
10.2 边界层和尾流,不稳定性和揣流,传热和传质
10.2.1 最活跃的无量纲参数
10.2.2 涡度的新作用
10.2.3 转换的类型,揣流的类型:(1)1940年前的奋斗
10.2.4 转换的类型,揣流的类型:(2)新的分类学
10.2.5 标量的扩散-对流平衡
10.3 波产生和传播的非线性效应
10.3.1 隐含能量损失的波
10.3.2 来自流动的声音
10.3.3 色散和非线性的竞争
10.3.4 海洋的表面
10.3.5 能量沿波峰传播
10.4 航空和海洋工程对人类生活环境的改变
10.4.1 研究提高飞行效率的流体力学
10.4.2 航空激波
10.4.3 快速船只和安全的海洋平台
10.5 地球流体包层的动力学及其在预报方面的应用
10.5.1 波状流动模式
10.5.2 天气和气候
参考文献
第11章 超流体和超导体
11.1 引言
11.1.1 液氮:早期
11.1.2 1933年以前的超导电性
11.1.3 1945年以前Meissner效应及超导性研究的其他实验进展
11.1.4 液氮:实验革命
11.1.5 理论发展,1933~1945年
11.2 1945~1970年时期
11.2.1 液氮
11.2.2 超导电性-实验和唯象学,1945~1956年
11.2.3 BCS之前的微观理论.
11.2.4 BCS及其后的进展
11.2.5 Josephson效应
11.2.6 超导性与超流性的现代统一图像
11.3 新发展
11.3.1 3He的超流相
11.3.2 各种各样的新进展
11.3.3 高温超导性
11.3.4 进一步的阅读
参考文献
第12章 晶体中的振动与自旋波
12.1 晶格动力学的开端
12.1.1 比热
12.1.2 零点运动
12.1.3 热膨胀
12.1.4 热导率
12.1.5 比热的晶格理论
12.2 新的实验技术
12.2.1 中子散射
12.2.2 Raman散射
12.3 晶格动力学的发展
12.3.1 离子晶体
12.3.2 金属
12.3.3 半导体
12.3.4 非谐效应
12.3.5 玻璃和含缺陷晶体中的声子
12.4 结构相变
12.5 自旋波
12.6 磁性相变
参考文献
第13章 原子分子物理
13.1 引言
13.2 20世纪中期的原子分子物理学
13.2.1 原子尺度和结构
13.2.2 辐射
13.2.3 原子光谱
13.2.4 碰撞
13.2.5 分子键和行为
13.3 辐射作用光谱学的完成
13.3.1 从紫外到X射线——同步辐射光
13.3.2 从近红外到微波区域.
13.3.3 辐射作用谱
13.3.4 电离阙值处谱的连接——求和规则
13.4 激发通道和共振效应
13.4.1 典型现象
13.4.2 量子力学参数
13.4.3 多通道的表述——共振
13.5 原子间或离子间的碰撞
13.5.1 比原子的电子快的入射粒子
13.5.2 比原子的电子慢的入射粒子
13.5.3 与电子速度可比的碰撞速度
13.5.4 高剥离离子
13.6 分子物理学
13.6.1 实验的新途径
13.6.2 分子光谱学
13.6.3 量子化学,理论和计算
13.6.4 反应碰撞
13.7 内壳层现象
13.7.1 X射线研究
13.7.2 Auger发射
13.7.3 屏蔽与反屏蔽
13.8 原子和分子的谱指纹
13.9 原子在计量学和仪器中扮演的角色
13.10 原子系统的光学操纵和利用原子变换光
13.10.1 光泵浦
13.10.2 原子的冷却K操控和囚禁
13.10.3 多光子过程
13.10.4 利用原子转换光
13.11 当前情况概述
13.11.1 一个全面的现象学
13.11.2 超球面方法中的复合体演化的动力学
参考文献
第14章 磁学
14.1 引言
14.1.1 20世纪之前的磁学
14.2 1900~1925年期间
14.2.1 抗磁性
14.2.2 量子概念
14.2.3 顺磁性绝缘体
14.2.4 铁磁性
14.3 1925~1950年时期
14.3.1 离子的量子理论
14.4 顺磁性
14.4.1 绝热退磁
14.4.2 晶体场理论
14.4.3 反铁磁性
14.4.4 弛豫
14.5 导体
14.5.1 正常金属
14.5.2 铁磁性
14.6 1950年以后
14.7 电子顺磁共振
14.7.1 铁族离子
14.7.2 3d离子:自旋Hamilton量和顺磁共振
14.7.3 4f离子:稀土族
14.7.4 交换相互作用
14.7.5 关于晶体场理论的问题
14.7.6 弛豫过程
14.7.7 声学顺磁共振
14.7.8 磁性绝缘体中的合作现象——反铁磁性
14.7.9 Heisenberg-Dirac模型和自旋波
14.8 铁磁性和亚铁磁性
14.8.1 铁磁共振
14.8.2 磁畴
14.8.3 亚铁磁性和铁磁性
14.8.4 晶体结构
14.8.5 磁记录
14.8.6 泡状磁畴
14.8.7 稀土金属及其合金
14.9 变化着的格局
14.9.1 近藤(Kondo)效应
14.9.2 中间价态和重Fermi子
14.9.3 非晶态磁性和薄膜
14.10 核磁性
14.10.1 核磁共振(NMR)
14.10.2 核退磁
14.11 结论
参考文献
第15章 原子核动力学
15.1 背景
15.1.1 核质量与液滴模型
15.2 作为多体问题的核动力学
15.3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15.4 技术进步
15.4.1 1930年的技术
15.4.2 加速器
15.4.3 中子源
15.4.4 测量装置和探测器
15.5 原子核的壳层结构
15.6 原子核中的集体运动
15.6.1 巨共振
15.6.2 低能集体模式
15.6.3 相互作用玻色子模型
15.7 核散射与核反应
15.7.1 复合核
15.7.2 直接反应理论
15.7.3 电子散射
15.8 新同位素和新元素
15.8.1 超铀元素
15.9 元素的产生
参考文献
第16章 单位、标准和常量
16.1 引言
16.2 单位和标准.
16.2.1 质量
16.2.2 长度
16.2.3 时间和频率
16.2.4 温度
16.2.5 光度学
16.2.6 电学单位和标准
16.3 物理常量
16.3.1 常量的类型
16.3.2 光速
16.3.3 引力常量
16.3.4 常量的链接集合
16.3.5 链接测定的若干例子
16.4 应用
参考文献
本卷图片来源确认与致谢
科学争论-科学界鲜为人知的一面 本书特色 本书涵盖了从科学技术的历史到近代早期的科学起步(约1500~1750年),再到现代科学的20多个争论,内容涉及...
科学的未来——中国文库 本书特色 本书汇集了世界一流学者在中国科学院所做有关科学的未来方面的代表性讲座或报告,有利于读者走近当今科学研究、人类与社会发展问题研究...
植物学实验指导 内容简介 本书包括36个实验和6个开放性实验,这些实验较好地涵盖了植物形态解剖基础和系统分类学的基本内容,着重培养学生的基本知识、基本实验技能和...
科学的历程 本书特色 本书将思想史与社会史熔于一炉,系统疏理了世界科学技术史,其间渗透了编史观念和科学观念的全新理解。它们在自然观、方法论上表现出各自的特色;还...
地球科学卷-10000个科学难题 内容简介 本书是《10000个科学难题》系列丛书的地球科学卷,是由我国工作在地球科学研究与教学**线的地球科学专家以及一些海外...
《实验医学研究导论》是商务印书馆出版的,法国的克洛德·贝尔纳编著的,内容简介:论实验的推理、论以察与实验、观察与实验的各
通俗天文学-(权威增补本) 本书特色《通俗天文学》是人类历史上伟大的天文学家、传奇人物西蒙·纽康的天文学巨著,为使读者更有兴趣了解本书、了解天文学,作者刻意回避...
空间推理与渐进式地图综合 内容简介 本书系统地阐述了简单空间关系推理和地理空间结构推理的基本方法,并研究了与此密切相关的渐进式地图综合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章说...
视读时间 本书特色 什么是时间?哲学家圣·奥古斯丁的话闻名遐迩,他说当没有人请教他时,他知道时间是何物。《视读时间》解决了这个问题,并且探讨了一些圣·奥古斯丁没...
物种起源 目录 本书**版刊行前,有关物种起源的见解的发展史略绪论**章 家养状况下的变异第二章 自然状况下的变异第三章 生存斗争第四章 自然选择;即*适者生存...
突厥历法研究 本书特色 路易·巴赞先生的这部名着是他于1972年在巴黎第三大学通过的国家级博士论文《古代和中世纪的突厥历法》一书的修订本。在本书中,路易?巴赞先...
导言我们今天所知道的科学,是人类文明普遍进程中一个比较晚的成果。在近代历史以前,很少有什么不同于哲学家传统,又不同于工匠
著名英籍科学史家李约瑟花费近50年心血撰著的多卷本《中国科学技术史》,通过丰富的史料、深入的分析和大量的东西方比较研究,全
普朗特流体力学基础 本书特色 德国科学家普朗特于1942年出版了其名著《流体力学概论》。随后,其学生奥斯瓦提奇等增补修订出版了该书的第六至第九版。德国流体力学教...
科学之旅--中国文库.科学技术类 内容简介 《科学之旅》回顾和总结了科学技术发展的历史脉络,阐述了科学技术在人类文明中的位置,以及近代科学技术在我国的演变过程;...
大气物理学 本书特色 《普通高等教育“九五”教育部重点教材:大气物理学》是为高等院校大气科学系本科生编写的专业课教材,也可供相关专业的本科生或研究生以及从事大气...
阿基米德羊皮书 内容简介 本书是关于当今现存的*伟大的科学抄本——阿基米德羊皮书的真实故事。这部抄本历经劫难不死,迄今已有一千多年。它写成之后,又被人擦除,重新...
地球系统科学导论 内容简介 全书共13章。第1章至第4章主要介绍了地球系统科学提出的背景和地球系统的全球化;地球系统科学的特征与趋向;地球系统科学的基本概念和研...
植物科属大辞典 本书特色 18世纪的瑞典博物学家林奈编写出版了当时已知的5983种植物的《植物种志》,建立了植物“性”分类系统,提出了东亚一北美地区的间断...
蓝色经济学 本书特色 《蓝色经济学》是山东社会科学院海洋经济研究所科研团队倾力研究的一部有关蓝色经济的著作,它不仅论述了蓝色经济学的概念和基本范畴、发展历程,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