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心理学》(修订版)讲述了比较有代表性的商人,是乐观主义者。对他来说,未来充满着各种各样的可能,而这些可能昔日从未被实现过。然而,他并非是一位做白日梦者,而是善于运用自己丰富的想像力,规划可让自己立即行动起来的追求。他付诸行动的力量,时常超过他想像的力量,而且他经常惊讶地发现,他的构想甚至在他想都不敢想的短时间内化为现实。在美国,广告人可被归入典型的商人阶层。在大多广告还是粗制滥造,而且发行渠道也十分有限的时候,一些颇有眼光的商人,看到了广告业的远大前景,开始系统地提高整个广告业的水平。艺术家们被聘请到广告行业,帮助提高广告的艺术品位,而且富有经验的印刷专家们以最艺术化的形式,去印刷广告文字。商业体系被用于确定各类广告的发行量以及广告的传播渠道。为便于确定人们对广告的反应程度,广告被加上了索引标号。广告人开始利用其他途径,去发掘每类广告的确切价值以及插有广告的每种媒体的确切价值。这些改进,使广告带来了最乐观者所希望的收益,但仅仅依靠这些改进,却不足以把广告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之上。对人的心理产生影响,是广告的功能之一。如果广告做不到这一点,那么它没有任何用处,而且对于尝试着做广告的公司来说,纯粹是徒劳无益。既然做广告是在和人的心理打交道,那么它惟一的科学基础,就应该是心理学,而这里所说的心理学,则是对广告人努力去影响的那些人的心理进行系统地研究的一门学问。这一事实已经被明智的广告人看到,这类概念10年前就开始见诸报端,而且在广告人的言谈中常常被提及。有时候,特别乐观的人会预言,到了某一天,或许在遥远的未来,广告人将从心理学那儿寻求指导。1895年10月,《印刷界》曾刊登了一则此类预言:“或许将来有一天,我们在得到更多的启蒙之后,广告人会像教师那样,去认认真真地研究心理学。这是因为无论广告人与教师这两种职业,乍一看存在着多么大的差异,但二者却有一个共同的伟大目标:影响人的心理。”
《印刷界》似乎认为,只有等到许多年之后,我们才能“得到更多的启蒙”,因此,我们不要指望能够在不久的将来,就能够看到广告人从心理学那儿寻求指导。在1901年3月发表的《广告宣传》中,我们能够看到给人更多希望的预言。尽管每个人都期望有朝一日能够看到建立在心理学原理基础上的广告,但《广告宣传》一文的作者却希望在不久的将来,就能够看到这一天:“当广告人发现心理学知识无法估量的价值时,让广告建立在心理学原理的基础上,也就指日可待了。”
在这篇文章发表之前,还没有人试图以一种有用的形式,把心理学运用于商业世界。在那时的广告人眼里,心理学讲的纯粹是一些理论上的东西。它收录了大量让人读起来索然无味的技术材料。这种状况让商人们很难从心理学书籍中摘录出他们觉得比较有价值的部分。
几家比较有名气的广告杂志及广告机构,尝试着发起一项运动,通过这项运动,让那些既有知识、又比较务实的广告人,学到对自己颇有用处的心理学课题。他们所进行的尝试获得了成功,几位心理学专家在他们的激励下,开始研究这类心理学课题。一些心理学试验室也开始对广告做各种心理测试。对成功的广告实例,心理学家们着手进行详细调查及认真探讨。心理学家们在从方方面面对广告业进行研究的同时,有丰富知识和成功经验的广告人,则开始把精力花在对心理学的系统研究上。一个国家各个地方、各行各业的调查人员纷纷携起手来,去解决一直困扰那些想让自己的商品得到宣传的商人的问题。没过多久,有人就开始在广告俱乐部举办讲座,而讲座的主题正是广告心理学。美国与欧洲各国的广告杂志,不断刊登有关广告心理学的文章。最近出版的几本有关广告和商业推销的书籍,都或多或少地涉及这一主题。
实际上在过去的5年里,在不同行业的人们不断努力下,连那些乐观者也没有想到,广告业能够取得如此巨大的进步。如同制造业被迫把其注意力转向物理和化学,如同制造商的词汇包括了许多科学家们新近使用的术语,广告界已把其注意力转向心理学课题,而且许多以前只有那些专业心理学家才使用的术语,如今也常常被广告商挂在嘴边。
我们参考一下当今刊登广告的报刊杂志,就可以看出广告界已经转变的态度。在最近出版的一期《印刷界》中,有一篇文章打出了“心理学”这样一个醒目的标题。另一篇文章是由一位著名广告人撰写的,文中讲道:“科学的广告,遵从了心理学定律。成功的广告人,无论是通过个人的努力获得了成功,或者是通过他所在的广告部集体的努力获得了成功,都必须认真研究心理学。他必须懂得人们微妙的心理活动;他必须知道什么让人厌恶反感,而什么又能引人入胜;他必须了解什么能够创造利润,什么会导致产品滞销……他必须认真研究人性,他必须通晓人的心理定律。”尽管在原文中并没有用斜体字,但我在此把“必须”用成斜体字,是想让读者对本文作者强调的重点予以关注。在过去几年见诸报端的此类文章中,所有人都把学习心理学,作为一件将来可能得以付诸实施的事情来谈论。到了今天,作者们开始断言,成功的广告人必须学习心理学,而且必须刻不容缓地去学习它。
虽然广告界的态度已经发生了转变,虽然人们在以一种对广告人有帮助的形式去介绍心理学方面,已经做了不少工作,但商界还很难看到十分适合自己的心理学作品,这主要是因为许多材料不能为商界轻而易举地获得。心理学家们发表的一些与广告有关的文章,大都分散于美国及欧洲出版的众多刊物中。有些打着此类标题的文章,其实并不很重要;而其他一些非常重要的文章,则需要被收集起来,进行细致归纳,以便让最广大的读者群看到。广告心理学这些年来已经大有发展,它的发展应该为人们重新审视。毫无价值的东西应当及时被摈弃,而很有价值的东西,则需要被系统地整理。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广告心理学》(修订版)作者义无反顾地承担起使广告心理学的课题系统化的重任,并以一种对所有关心广告宣传的人来说,都具有实用价值的形式,去讲述这些课题。
《钢琴自学一本通》内容简介:本书是为零基础读者贴身打造的钢琴即兴伴奏、弹唱入门教程。无论你有无音乐基础,都可以将本书作为你
《听历史讲中医》内容简介:本书主要是从史籍中医药文献的整理入手,从医事制度、医学教育、著名医家、中医文献四个方面展现古代中
胜任才是硬道理 本书特色 点击免费阅读更多章节:胜任才是硬道理胜任,是努力为企业创造良好效益,是积极成为领导的左臂右膀,是从来不找借口而是找方法,是不折不扣地执...
经营三十六计 本书特色 本书以秘本兵法《三十六计》为框架背景,以《孙子兵法》为基本原理,以市场经济典型案例为基础,考虑到新世纪、新经济、新战略、加入WTO、我国...
服装探秘,男,大学毕业后,不进行政事业单位,不做国家干部,跑去饲料企业做行销代表。一年之后闯荡深圳,摸爬滚打到现在。从事
《吴昌硕篆书西泠印社记》内容简介:吴昌硕(一八四四—一九二七),初名俊,又名俊卿,字昌硕,号老缶、苦铁等,浙江安吉人。吴昌
怎样喝到健康的水 本书特色 清洁的水,是人的生命之源,又是健康之本;被“弄脏”的水,有可能是很多癌症与怪病的致病之源。所以说水质的好坏跟我们生命和健康质量有直接...
瓶颈理论手册-(共2册) 本书特色 通过这部权威的指南,世界顶级的瓶颈理论专家们揭示了如何实施艾利.m.高德拉特博士开创的突破性管理与改进方法。对于高德拉特博士...
作者在国际广告公司任创意总监的12年,其喜怒哀乐、酸甜苦辣、经验教训,大到做人做事、游戏规则,小到一颦一笑、举手投足,都以
1980年,在一家餐厅的等候区,刚从英特尔公司辞职的40多岁的杰伊•埃利奥特邂逅了25岁的史蒂夫•乔布斯,对方鼓动他加入苹果——一
专业投机 内容简介 本书是作者借鉴美国金融大师索罗斯的“反身性理论”,结合中国证券市场实战,对自己在股票投资中不断追寻并*终获得成功的曲折历程的回顾、总结与经验...
谈判是什么 本书特色 中国入世谈判首席代表龙永图推荐。欧美*经典谈判宝典,众多百万富翁的枕边书,世界著名谈判专家盖温·肯尼迪经典畅销书*新版。商务谈判的成功与否...
劳动关系学-(附:劳动关系学自学考试大纲)(2005年版) 本书特色 《劳动关系学(2005年版)》力图用简明易懂的语言解释劳动关系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制...
《品牌引爆:引爆市场业绩,成就品牌价值的创新案例》内容简介:“品牌引爆”理念是品牌建设的核心武器,包括概念引爆、创意引爆、
他创建了松下电器。他奠定了现代日本商业精神。他被誉为“经营之神”。松下幸之助总结70余年商海心得,从持平心之法、治危局之策
卖轮子-选择最佳营销方式 内容简介 故事中的主人公麦克斯从发明轮子到创立公司,每一阶段的发展都会遇到类似的问题。先知者则带领麦克斯拨开营销的层层迷雾,发现营销的...
人身保险核保核赔 内容简介 全书分为两篇: 核保篇和理赔篇。主要内容包括: 核保基础知识, 核保的风险因素, 核保实务, 理赔概述, 人身保险理赔中的医学知识 ...
当下有两种竞争方式:品牌偏好竞争和品牌相关性竞争。前者更为常见,但是在成熟的竞争市场中,品牌偏好竞争将是一场艰难且无止
曾仕强-赢在中国式管理 本书特色 《赢在中国式管理》:*受欢迎的管理培训大师,*经典、热门培训课程。中国经济的崛起胜在中国式管理曾仕强-赢在中国式管理 内容简介...
2010中国(昆明)运输·物流·物流技术装备国际学术会议论文集 本书特色 《2010·中国(昆明)运输·物流·物流技术装备国际学术会议论文集》由人民交通出版社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