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外谈禅

门外谈禅

作者:葛兆光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出版年:2005-09-01

评分:5分

ISBN:7020052622

所属分类:哲学宗教

书刊介绍

门外谈禅 内容简介

仙峰寺沉思
夏天游峨眉,中途遇雨,宿九老洞仙峰寺。仙峰寺在半山,蒙蒙雨中,抬头望去,山间林密处墨绿,林疏处碧绿,错错
落落,分不清是细雨还是浓雾,把这一层层一片片的绿色断开,随着乳白色的雨雾缓缓地浮动,不禁让人想起欧阳修的词句
“山色有无中”。寺前高低不平地有一块旷地,连接着两端上山下山的石板路。旷地上匆匆忙忙来往的游客,大多顶一件山
上出售的透明的塑料雨披,也有的顶一块粉红的雨布,或者撑一把花伞,在一片茫茫的绿色中跳动着点点明亮的光彩。人来
来往往虽然很多,但在这空谷和烟雨中,声音却很小,似乎全被这一片朦朦山色溶化,只是偶尔飞起一两声尖笑,一会儿便
又沉下去了。寺檐下,躲雨的游人拧着衣服看着天,小声地叽咕着,在寺堂内飘出的烟雾中为走与不走而踌躇不决。
我时间宽裕,便住下了。放好行囊,换了干衣服,一身轻松,便踱出来与坐在殿内值班的和尚闲聊。闲聊中,有人来叩
首跪拜,和尚便忙忙地敲一下钟,好像真正虔诚的信男善女并不多,对山色的兴趣远远超过了对佛陀的敬畏,所以……

门外谈禅 本书特色

这本谈禅的小书,收了长短不一的若干篇随笔,是从三部十几年前的旧作中抽取拼合而成的。这本小册子中所收入的十来篇文章,是作者平时读禅宗典籍时的“随笔”与“杂感”,禅宗的思想本来无法用“理性”去规范,它很活泼,也很奇诡,缺乏一种明确的“可理解性”,却充满了含蓄朦胧、匪夷所思的“模糊性”与“歧义性”,因此读它的时候,只能透过语言表层,在心灵中得到一种豁然透脱的感受,却很难把这种感受按某种条条款款清晰地表述出来,所以,作者在这里随手写下的,往往是零乱的感受,甚至是自相矛盾的想法。
禅宗是我二十年前特别有兴趣的课题,它一方面是学术研究,一方面却关系个人兴趣,于是在写严肃的论著之外,也随着遐想和感悟,写了一些随笔,这些随笔大多收在了这本《门外谈禅》里面,虽然多是感生的文字,却有当年理性的经历。——葛兆光

门外谈禅 目录

小序
仙峰寺沉思
钻他故纸,驴年去!
禅家语言
不可名状
天籁无声
寻找不见了的“我”
烦恼
超越生死的体验
僧璨:至道无难
道信:快乐无忧
弘忍:念佛净心
惠能:本来无一物
荷泽神会:立无念为宗
南岳怀让:说似一物即不中
青原行思:庐陵米作么价?
石头希迁:阿谁缚汝?
丹霞天然:既无舍利更取两尊烧
南泉普愿:平常心是道
药山惟俨:非思量
云门文偃:春来草自青
茶禅闲语
一小引
二说茶之“清”
三文人吃茶
四泡茶
五僧人饮茶
六和尚家风
七吃茶去
禅语经解
禅话别解
什么是道?庄子的“无心”与禅宗的“平常心”
读叔本华与铃木大拙
附录
《门外谈禅》后记
《佛影道踪》后记

门外谈禅 作者简介

葛兆光,原籍福建,1950年生于上海,1984年北京大学中文系古典文献专业研究生毕业,1992年起,任清华大学教授。主要著作有《禅宗与中国文化》、《道教与中国文化》、《汉字的魔方——中国古典诗歌语言学札记》、《唐诗选注》、《中国经典十种》、《中国禅思想史——从6世纪到9世纪》、《葛兆光自选集》、《中国思起史》(二卷)、《屈服史及其他:六朝隋唐道教的思想史研究》等。译有《通向禅学之道》(日本铃木大拙原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另有学术性的随笔和评论结集出版的有《门外谈禅》、《考槃在涧》、《佛影道踪》、《作壁上观——葛兆光书话》、《并不遥远的历史》和《在异乡听雨看云》等。

相关推荐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