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培刚(1913.7~2011.11),湖北黄安(今红安)人,发展经济学的奠基人,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名誉院长兼经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 中华外国经济学会名誉会长、中美经济合作学术委员会中方主席,中华外国经济学会名誉会长,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名誉院长兼经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美国哈佛大学经济学博士引。2011年11月23日,张培刚教授与世长辞。
四个一学生
张培刚在武汉大学的历史上是著名的“四个一”学生:毕业时成绩全院第一;3年一次的庚款留美考试全国第一;第一个拿到哈佛大学的经济学博士;第一个中国人获得哈佛大学最 张培刚高奖———威尔士论文奖。
1929年张培刚考入武汉大学文预科。学校的档案馆至今还保存着他当年的报名表。这张修业证明显示,张培刚当年只读了一年半的高中跳级考入武大预科。当时国立武汉大学刚刚成立,招生非常严格,当年的文科班只录取了张培刚一个人。
1941年8月张培刚从香港乘船抵达波士顿,进入康桥哈佛大学。他选择了《农业与工业化》为博士论文题目。张培刚在哈佛的图书馆里申请了不足6平方米的空间,他阅读了德文、法文、英文参考书200多本,涉及到的经济学家就不下180余人,包括了当时经济学中有关的主要论著。张培刚用了9个月的时间,1945年10月写下了英文稿的《农业与工业化》。答辩时,张培刚只用了一个小时。答辩顺利通过,几天后,老师让他改名“peterchandler”填在论文封面,参加威尔士奖的竞争。1949年,他的论文由哈佛大学出版,并成为许多大学经济学专业的指定参考书。中国人民大学的高鸿业教授上世纪五十年代在美国伯克利大学攻读硕士学位时,就在老师给他的书单上意外地发现这本惟一一个中国人写的书。
1946年,张培刚从哈佛大学毕业时,张伯伦还曾邀请他在哈佛任教。一心想把理论付诸实践的张培刚还是决定回国,应武汉大学邀请担任武大经济系主任。1948年张培刚在联合国亚洲及远东经济委员会担任顾问,他是委员会中位居第四的高级官员,但他却认为这份美差只是个闲职,为了迎接新中国,在解放前夕,张培刚舍弃了600美元的月薪从曼谷再次回到武大。
发展经济学之父
在“文革”中,张培刚遭受了不公正的待遇,长年与专业无缘,大好年华白白浪费。“文革”结 张培刚束后,张培刚才在华中这所工科院校里开设了经济学专业,张培刚说,自己一直站了30多年,总算有一张凳子可以坐下歇歇脚了。他先后担任华中科技大学社会科学部主任、教授,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院长,经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
1978年5月,张培刚被借调到中国社科院经济所,担任《政治学辞典》、《外国经济史》的主编。随后,他又成为第一批给国家领导主讲“外国经济学”的专家,并与厉以宁合写了《宏观与微观经济学》,最早把西方经济学(即市场经济学)介绍到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他通过著作和讲学,全面介绍了西方经济学、西方管理科学和世界经济的发展。
20世纪八十年代初,他把在抽屉下面藏了30年的英文手稿译成了中文,埋没了半个多世纪的这本书终于开始得到人们的认识。那时张培刚已将近70岁。经济学家胡鞍刚定期要给政府部门编写国情报告,他在文章中就经常引用张培刚的理论。胡鞍钢说:“张培刚先生早在1949年写那本书的时候,就已经讨论过这些问题,他当时讨论的是三大关系,实际上就是最早我们称之为对外开放的理论。就是农业国必须要参与全球化的过程,从全球化过程中和与工业国之间的交往过程中,获得资金、技术及支持,应当说后来中国改革开放就是这样的一个理论,张培刚先生已经都做出了一些铺垫。” 张培刚教授[1]张培刚后被推选为全国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名誉会长、中美经济合作学术委员会中方主席等。1989年他写的《发展经济学往何处去》一文力挽狂澜,拯救发展经济学于垂危之际。那时学术界认为发展经济学走向衰落,张老不仅为发展经济学正名,而且扩大了发展经济学的研究范围。
1990年清华大学的梁小民教授把当年刘易斯获得诺贝尔奖的《经济增长理论》翻译成中文,相比之下张培刚的理论远在刘易斯之上,刘易斯主张通过工业化来实现经济发展,那是牺牲农业来发展工业。但是张老的书是把农业作为产业的一个部分,他所要求的不是牺牲农业发展工业,而是把农业和工业作为整体来发展。后来刘易斯也作了反思,刘易斯说,“过去我太重视工业了,牺牲农业发展工业,看来这是错误的。” 张培刚教授[2]世界银行的经济专家钱纳里来华讲学时说:“发展经济学的创始人是你们中国人,是张培刚先生。这是中国人的骄傲。”1986年,西北大学教授何练成访美后说,哈佛大学一教授在座谈会上说,张培刚才真正是发展经济学的创始人,刘易斯、舒尔茨的理论比他提出的要晚好些年,因此他更有资格获得诺贝尔奖。
1998年,张培刚教授的博士点批准下来,研究领域是发展经济学、西方经济学、农业经济学和工商管理学。这些学科目前在全国处于领先水平。
《形成中的现代世界》内容简介:《上帝与黄金》是一部令人豁然开朗的著作,内容是创造了近现代世界的全球政治和经济体系的诞生和崛
农村公社.改革与革命-村社传统与俄国现代化之路 本书特色 ·当克里姆林宫上空飘扬了74年的锤镰星红旗黯然降下,作为20世纪象征的社会主义事业,在占全世界1/6的...
《新零售,谁将被革命?》内容简介:现在这个时代,数以万计的创业者凭着满腔热情投入创业,成功的却寥寥无几。即使明知前路坎坷,
公司财政史 内容简介 本书从公司财政制度发展的历史解度,就大企业的资 金筹措问题进行了研究.所研究的实例是美第奇银行(Medici Bank),东印度公司(Ea...
社会科学中的数学和其他论文-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奖者学术精品自选集 本书特色 据我所知,此套丛书是首次尝试系统地出版所有获奖者的重要著低等。丛书的出版本身就具有重大...
企业为了寻求持久的、获利性的增长,往往与其对手针锋相对地竞争。它们为竞争优势而战,为市场份额而战,为实现差异化而战。然而
《精准投资:管清友的投资思维课》内容简介:投资是动人生的支点。我们身处一个财富巨变的时代,选择永远比努力重要;一个靠谱的投资
《大数字时代》内容简介:本书从数字经济时代的崛起讲起,以宏大的视角给读者描绘了一幅数据科学、智慧文化的全景图,阐述了数字经
《管理经济学:企业经营的理论、方法和应用》内容简介:本书根据高科技企业和网络经济时代的特点,按照经济学理论的研究思路和分析
《诗的艺术(增补本)》内容简介:本书以诗歌的形式论述各种文学体裁的特性,以古希腊、罗马杰作为楷模,批评流行的低劣作品,因此
《曹操:一个柔情万丈的诗人,一个内心孤独的枭雄》内容简介:曹操一生经历大小六十余战,十次死里逃生,三次遭遇兵变,两次差点被
《翻译之镜:文字的辨认与寻绎》内容简介:镜子是人类认识世界、识别自我的重要工具,也是用以理解翻译的一个重要隐喻。理想的翻译
《块数据4.0》内容简介:海量数据,博杂纷乱。人类对未来的把握和胜算,就在于数据被有效存储的同时又在一旦的需要中迅速激活。小数
《学习学习:快速变强四步法》内容简介:新东方优秀高管王专,基于近15年的亲身实践,总结出一套知识输入、分类管理、构建体系、系
《政府首席信息官制度理论与实践研究》内容简介:数据资源是政府治国理政的重要资源,对于政府海量数据资源的规划、管理和深度开发
《彼得·林奇投资精要》内容简介:如果说有人登上了投资界奥林匹斯山的峰顶,其中一位就是彼得·林奇。他仅用13年的时间,就把麦哲
《轻管理》内容简介:本书是一本关于新生代轻管理方法论,意在帮助管理者解决90后等新生代员工难管理的问题,从90后的性格特点、工
《表达力:人生情商课》内容简介:自信地表达、顺畅地沟通,是一种人生智慧。可喜的是,这种人生智慧可以通过后天的努力得到提升。
《我讲个笑话,你可别哭啊(新版)》内容简介:一本适合在除葬礼以外的任何场合阅读的随笔集。全书包含三个部分,从作者身边所识、
《股票大作手回忆录(丁圣元注疏版)》内容简介:本书原著由埃德温·勒菲弗对华尔街知名的股票交易家杰西·劳雷斯顿·利弗莫尔的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