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岛怒潮

渔岛怒潮

作者:姜树茂 著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出版年:1972-02-01

评分:4.5分

ISBN:9787020065042

所属分类:青春文学

书刊介绍

渔岛怒潮 目录

**章 富饶的大海
第二章 旧恨新仇
第三章 地洞的秘密
第四章 知心朋友
第五章 叶大叔来了
第六章 怎么办
第七章 针锋相对
第八章 海上练兵
第九章 真相大白
第十章 山会
第十一章 转移
第十二章 “大皮靴”的下场
第十三章 在牢房里
第十四章 地雷开花
第十五章 地下战斗
第十六章 大闹龙王镇
第十七章 “独立营就是我!”
第十八章 宁死不屈
第十九章 海上遇救
第二十章 复仇的火焰
第二十一章 “美国造”完蛋啦
第二十二章 胜利重逢
尾声

渔岛怒潮 内容简介

新中国成立至一九六六年,是我国长篇小说创作出版的一个高潮期。十余年间,有大批作品问世,其中数十部影响广泛,极一时之盛。这些作品坚持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创作原则,以满腔热忱和质朴的表现方法,讴歌了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及社会主义建设等不同历史时期我国人民艰苦卓绝的奋斗历程和蓬勃向上的精神风貌,代表了那一时期我国长篇小说创作的*高成就,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它们以特有的魅力,影响了几代读者,经历了时间的淘洗,流传至今。为了较完整地展现当代长篇小说发展的源流和那一时期的长篇小说创作面貌,我们特编辑出版“中国当代长篇小说藏本”丛书。
一、丛书以我社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出版的“长篇小说选拔本”和九十年代出版的“红色经典”系列作品为基础,尽可能地集纳更多的优秀作品。
二、丛书作品出版时间,大致在一九四九年至一九六五年之间,个别多卷本作品的出版过程较长,超出了这一时段。
三、由于多种原因,一些作品曾有多种修订本,此次出版,选其较优版本,并参照其他版本进行校勘。
四、谨向对丛书出版给予支持的作者、作者亲属和有关出版单位致以谢忱。

渔岛怒潮 节选

**章 富饶的大海
在波浪汹涌的黄海上,横卧着个舢板形的岛子,自古相传这里曾住过龙王。岛上那鳞甲般的嶙峋山岩,长满了荒草野花,葱茏蜿蜒。远远看去,确实像一条龙,所以远近居民都叫它龙王岛。
据历史记载,龙王岛在五百年前还是个荒凉地方。有一年春天,大陆上有位姓王的渔夫,被官税船租逼得无法生活,在一个黑得伸手不见掌心的夜里,放火烧毁渔霸大院,偷偷驾着一只小舢板船,载着老婆、孩子,在海上漂呀漂的,寻找没有人压迫人的自由土地,经过无数的惊涛骇浪,一天早晨突然发现龙王岛,就登陆上岸了。这渔夫四下一看:岛上到处是古松老林,林中葛藤交织,飞鸟成群,荒草齐腰,野兽结队,真是个富庶的地方。渔夫在大龙山前选择块避风朝阳的地方,盖起栋小石屋,定居下来后,男的下海捕鱼,女的开荒种田。这里皇帝管不着,财主手伸不到,日子便一年一年兴旺起来。这消息不知怎么传到大陆上,一些过不下去的穷苦人,都相继奔来,安家落户,特别是清末年间,胶东海莱一带遭了水淹,无数灾民离乡背井,携儿带女,逃来龙王岛,不久,这里就成了一座有八十余个村庄的渔岛。
但是在那可诅咒的旧社会,万恶的统治者是决不会让什么地方成为受苦人的世外桃源的。官吏、渔霸闻风而来,于是龙王岛也落进他们的魔掌中。直到一九四五年八月日本鬼子投降后,中国共产党解放了龙王岛,这个古老的渔岛才得到了新生。
在岛的东南嘴上,有个村叫龙湾头。村里共有二百多户人家,他们居住的房舍建筑在高低不平的岭区,石墙竹门,用海带草披成的银色房顶,别有一番渔岛风味。这些房舍虽不怎么整齐,但错落别致,高高低低,隐隐约约,绿林山色,互相掩映。尤其现在春天到了,柳树绿了,樱花开了,景色更迷人了。但是,*夺人眼目、动人心弦的还是村前的大海。
一九四七年古历四月初旬的一天早上,天刚刚亮,海雾散了,朝霞在滩头上抹红镀金,万道美丽的晨光把大海照得透明,海鸥在上面转着圈子自由飞翔……就在这时,一个十四五岁、对海还很陌生的孩子,来到海坝上。他望了一眼辽阔的大海,激动地叫起来:“啊,大海,大海……”他跑下坝来,一边喊,一边跑,一边跑,一边喊:“啊,大海,啊,大海这么大……”
是啊,大海太大了,长得看不见头,宽得看不见边儿,它的力量更是没法估量的。现在它刚刚睡醒,像是在舒畅地伸展胳臂,顶着浪头轻轻地、悄悄地过来拍打海岸,拍一下就退回去了,不慌不忙地卷走一些晶莹剔透、花纹斑斓、千奇百怪的贝壳;大概它又不忍心收留孩子们喜爱的贝壳,所以过了一会儿,又把贝壳推上岸来。有节奏的浪涛声像是在低声细语,使人感受到一种莫可名状的温情。
孩子跑了一阵,止住脚步,两只眼睛贪婪地看着美丽如画的海景。歇了一会儿,他又脱下鞋子,光着脚板,踏着松软的沙丘,向潮头走去。他到了潮头,蹲在那儿,双手托着腮巴,让耀眼的波浪冲洗着脚面,凝视着蓝宝石般闪光的海面;这时,在他的眼里,恐怕世界上只有大海是*可爱的了。他看着,看着,忽然有个什么东西爬在他的腿上,吓得他打了个颤颤,忽地站起身来,嗬,原来是个大螃蟹,好极啦!他连忙把它逮住,再一转身,啊!四周那么多的螃蟹都在爬动着,嘿,这比大沽河的螃蟹又多又好,捉回家去放在水缸里养着,该多好,多棒!他一时什么都不顾了,便东一头、西一头地开始捉螃蟹。一会儿捉得手里拿不了啦,螃蟹夹住了他的手,“哼,你还敢反抗!”他这么说着,灵机一动,脱下裤子,用腰带扎紧裤脚,把螃蟹放在里面。接着他忽然又发现撤潮留在滩上的一些小鱼、小虾、贝壳、蛤蜊、海螺,还有在陆地上根本看不到的一些奇形怪状的石松、八角……他捡呀,捡呀,捡也捡不完。咦,住在海边的人真不会过日子,海滩上有这么多的好东西也不来捡,这样扔掉了多可惜!他这么想着,一会儿工夫就捡了满满两裤管。他把裤腰一扎,看着两个鼓得像小碌碡样的裤管,螃蟹在里面爬来爬去直动弹,有几只好像还在“踢头咔嚓”地打架,他心里乐得别提多美啦!要是在人多的地方,他想准会有人夸奖他:“看,他捡那么多的宝贝,真了不起!”“你知道,他就是刚来家的春栓!”……他离开了潮水,走向了滩头,才想坐下喘口气,低头一看,嘿,又是一宝:滩头上有一个顶漂亮的烟卷盒儿,他捡起来翻过来看,转过去瞧:“嘿,岛上人吃烟也不平常,烟卷盒上还有洋码子……”他虽然上过三年学,可上面那些弯弯勾勾的洋码子他一个也不认得。这盒儿挺好看,他觉得稀罕,所以又很仔细地把烟盒装进衣袋里。
太阳升起两竿子高时,潮水来了。高高的波浪一道接着一道,滚滚而来,发出“海——海——”的壮音,它在呼唤渔夫们出海。
捕鱼人见到潮水来了,都争先恐后地开始出海。自从岛上解放后建立起民主政权,经过减租减息、增加工资和土改反霸斗争,贫苦的渔民摆脱了压迫和剥削,有了自己的船,有了自己的网,当了大海的主人,生产积极性空前高涨。尤其现在是土改反霸后的**个春汛,谁都想多打几个满载。汛期一开始,渔救会就向大家提出:早出海,晚割网,观流水,察鱼情,抓风头,追风尾,多多增加产量,以实际行动报答党和毛主席的恩情,支援人民解放战争,早日打倒蒋介石,建立新中国。
今天,*先向海湾子走来的,是中共龙湾头村支部书记兼渔救会长王四江和他的孙子王海生。王四江今年五十多岁,棕黑色的面孔,老长的络腮胡,前额上深深的皱纹,像是用刀子刻成似的。
他的头发已经花白,身子骨可挺结实,那两只炯炯有神的眼睛,比老鹰的眼睛还精神。他从记事起,就在海上转悠,经历过无数风险,知道大海的语言,摸透浪涛的脾气。他熟悉大海,就像熟悉自己的五官四肢一样,躺在舱里,听听潮水的声音,就知船到了哪里;尝尝海水的滋味,就知道这是什么地方。他的水性好,技术高明,海上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再大的风,他捏得住舵把;再黑的天,他能摸得准航道,网撒得半空打旋,橹摇得海里冒烟,一个猛子扎进三四丈深的水下,在寒流刺骨的暗礁丛里钻来窜去,捕捞海参、鲍鱼,手到擒来,如囊中取物。因此,岛上渔人都叫他“老海宝”。
自从民主政权建立后,他被公众推选为领导,大家才叫他老会长了。爷爷是干将,孙子也不孬。海生虽然今年刚满十七岁,可算起来下海也有七年的历史了。他水性好,认潮流,有时不比成年人差。特别引人注意的是,他是岛上赫赫有名的儿童团长。
海生挑着一副箩筐走在前面,箩筐的一头放着钓钩、钓线,一头放着船上的小用具。他一面走着,看了一眼平静的海面,喜上眉梢,回身笑眯眯地对爷爷道:
“爷爷,今天又是个好海,准还能打满舱,真棒!”
“是啊。”爷爷一边应着,一边脱下帆布工作帽,倾心地眺望着绿色的海洋,好似庄稼人站在地头瞧着自己的土地一般。停了一会儿,他问海生:
“带着手榴弹啦?”
海生道:“没有,爷爷。咱带了几次,一次情况也没遇上,他们不敢来捣乱……”
“咦,可不能这么讲。俗语说,韭菜割去根不死,甲鱼剥皮目不闭。敌人怎么会甘心失败?一点都不能麻痹,要不,可要吃大亏……哪,你先走一步,我回去拿来。”
爷爷说着,把手里提的盛吃食的小篓递给了海生,转身回去了。海生的一双褐色脚掌继续在海滩上闪动着,海滩上马上印上他的一串半大脚印。他走过海坝,又看了一眼蓝蓝的天,白白的云,宁静的大海,恣的他又情不自禁地唱起岛上盛行的渔鼓:“咚咚咚,咚咚咚,俺和爷爷钓鱼在海中,破浪涛,驾白帆,撒下了线,钓满了舱,闹的人心喜洋洋……”他唱着,觉得浑身都是劲;才要往停泊在海湾子里的小船上去,抬头一看,碰上那个捡贝壳的孩子。
“哎,小家伙,你在这里干什么?”
捡贝壳的孩子看了看海生那棕色闪光的圆脸蛋、大眼睛和黝黑的皮肤、雪白的牙齿以及一副结实的身架,然后回答:“我?我捡了些……螃蟹、贝壳,还有鱼、虾……”
海生听着,瞧了几眼他那光光的屁股和盛满宝贝的裤管,不以为然地哈哈一笑:
“小家伙,你从来没见过海吧?”
被海生这么一问,他心里有几分不舒服:“你有什么了不起,一口一个小家伙。你顶多比我大个三岁两岁的,还高不出我一个头来,难道就成大家伙啦?”但他正在高兴头上,不愿生气,又一看海生带着渔具,像个下海的,就平静地回答道:
“是啊,我从来没见过海。不过,我是在大沽河边长大的。”
“大沽河?大沽河能打上几船鱼,河怎么能和海比?哎,你叫什么名?”
“我叫春栓。”
“啊,春栓,你就是春栓!……”
春栓本来也是龙湾头村人,在他刚满两岁时,爹因给海主当艄公,被大海夺去了生命;妈被债主逼得没法过下去,便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里,带着春栓,搭了人家的小船,偷偷地到了大陆,然后讨着饭到了大沽河畔,在一个小山村里定居下来。*近接到老会长的信,说老家实行土改,斗倒了渔霸,叫他们回来。因此母子俩昨天夜里就回来了。春栓虽然是从海上回家的,但在昨天那漆黑的夜晚,又被风浪颠簸得昏昏迷迷,没有机会认识这美丽、富饶的大海。
海生放下担子,激动地看着他说:
“春栓,你看咱这海可爱吧?”
“可爱极了!你看我捡的这些宝贝,螃蟹、贝壳,还有……”他想再一次提醒对方,注意他的收获,不要一口一个“小家伙”,可是出乎意外,对方转着狡黠的眼睛,带着轻视的口吻说:
“嘿,宝贝,你这些宝贝都是龙王爷在老海洋里不喜要,用浪头把它顶上来的……”
“啊,是龙王爷不要的?”
“对,龙王爷不喜要,我们打鱼的也不喜要,可是你把它当成宝贝啦。嘻嘻,大海里真正的宝贝比这强百倍啦!”
春栓一早上的兴头,被他三言两语破坏了,他心里非常不痛快,要不是刚回来,准和他大干一场。他朝海生撅着嘴道:“你吹牛……”’
“吹牛?我说你呀,简直是井里的蛤蟆——没见过大世面。”海生说完以后,挑战似的吃吃一笑,才待要挑起担子离开,爷爷就赶来了。爷爷夜里帮助春栓母子安置了半宿,所以春栓认识他,老远就向他打招呼:
“老爷爷,你要到哪儿去?你看看我捡的宝贝,螃蟹、贝壳……”春栓兴高采烈地说着,看了海生一眼,心里想:“你有眼不识货,老爷爷见多识广,一定能夸奖我有能耐。”果然不出所料,老爷爷道:
“哎哟哟,了不起!一来家就捡这么多海货,长大准会像你爹一样,是个好水手。”
老爷爷这么一夸奖,春栓乐了,乐得连嘴都合不上:“老爷爷,你真好,刚才这个吹牛鬼说海里的宝贝比这强百倍,这是龙王爷不要的东西,真气人!”
春栓一口气说完这些话,老爷爷被逗笑了,然后认真地说:“他叫海生,不是吹牛鬼……”
“海生,他就是海生?”
“对。你捡的这些东西是宝贝,他说海里的宝贝比这强百倍,也是实话……”
“是实话?”春栓惊愕得瞪大眼睛,看了一眼站在旁边吃吃笑的海生,又看了一眼老爷爷。老爷爷说:
“是实话。大海里藏的宝贝无穷无尽,给座金库银山都不换。好啦,等得空再讲吧,潮水来了,我们要出海!”
说罢,爷爷和海生就朝海湾子走去。春栓看着他们的后影,急了,急得把盛宝贝的裤管往肩上一抡,撒腿就追。他一边追,一边喊:
“老爷爷,老爷爷,慢点……快带着我出海去吧!”
老爷爷放慢脚步,侧身看了他一眼:
“带你去出海?”
春栓喘吁吁地瞪着老爷爷:“老爷爷,带我去看看大海的宝贝,求求你,快带我去吧!”
海生见他满脸焦急的样子,就替他讲情道:
“爷爷,就带他去吧!”
爷爷考虑片刻,把春栓浑身打量了又打量:“你不怕你妈在家找你?”
春栓顿了一下:“不怕,我知道俺妈的脾气,在大沽河时我也成天在外面跑,她不管我,快带我去吧!”
“好,走吧,今天就带你去探探大海的宝藏!”
小船停泊在海湾子里。海生解开船缆,用橹一撑,又开双腿,亮起身架,手臂一推一拉,腰肢前俯后仰,尖削的船头就切着浪水,轻飘飘地向前驶去了。出了港湾,老会长升起白帆,白帆立刻兜满风,鼓起个大肚子,带动着小船一蹿一蹿的,直朝龙儿寨渔场奔去。
春栓坐在船头上,目视着蓝色的天空和辽阔的海洋,越来越觉得心里甜滋滋的,那一对明亮的眼睛里,闪耀着兴奋的火花,喜得咧着嘴直笑。他做梦也没有想到,今天能同老会长和海生一起,乘坐着小船,驶向向往已久的大海。他摸摸这,抓抓那,两手没处搁。
起初,因为在岸上说人家是吹牛鬼,现在又坐在人家船上,觉得很尴尬。可是,看来海生毫不在意,好像把那事忘了,一会儿为他说船上的规矩,一会儿又给他解释船上的家什名称。说橹,就一面指点着,一面解说哪叫橹棚、橹板、橹鼻、橹网,哪又叫橹嘴、橹引……
说完了橹又讲桅,桅分桅杆、桅墩、桅垫、将军脚……春栓像听老师讲课一样聚精会神,心里想道:“海生真够朋友,不记我仇,还给我讲情,要老爷爷领我出海,怪不得他能当团长。”他想着,摸了摸布袋,把在滩上捡的那个漂亮的烟卷盒掏了出来,递给海生说:“海生哥,你真好,哪,我送个烟卷盒给你!”
海生接过来一看,烟卷盒是硬壳的,外面有层玻璃纸包着,里面有包烟的锡纸,那烟盒中间有个红圈儿,圈里是一些弯弯勾勾的洋码子,他一个也不识。海生虽不会吃烟,但见过若干烟卷牌子,有“胜利牌”、“自由牌”、“幸福牌”,还有“反蒋牌”、“立功牌”、“解放牌”的,就是没见过这样的牌子。在他身旁掌舵的爷爷见了,起初没有在意,当他接过一看时,却吃了一惊:这种烟卷是美国造的“红圈牌”,他在县公安局举办的“肃匪反特”展览会上曾见过……他锁着眉头,轻轻抽着冷气,再三细看,看后接着问春栓:
“春栓,你这是在哪儿弄的?”
“是今早上在海滩上捡的。老爷爷,这烟卷盒挺好玩吧?”
“好玩……”老会长随口回答着,心里却在考虑:除了特务奸细外,渔民是没有吃这种烟的。难道说岛上有潜藏的特务奸细吗?自从去年七月,国民党反动派在美帝国主义支持下,发动了全国规模的反革命战争后,岛上有些不甘心灭亡的阶级敌人,就蠢蠢欲动,暗地造谣破坏,威吓群众,甚至扬言要反攻倒算……因此春栓捡的这个烟卷盒,就不能不引起老会长的特别重视。他沉思片刻,把烟盒还给了海生,并且嘱咐道:
“海生,这是春栓送给你的,你就把它先放在后舱里,好好保存起来吧!”
小船平稳地前进着,随着浪涛的起落,时隐时现。龙王岛早已被抛到后面去了。
春栓坐在船上,脑袋像货郎鼓样,继续左瞅右看,前观后望,兴致勃勃地欣赏着海上的景象。他对于大海的浩瀚辽阔,一望无际,感到又惊又喜。无论你航行多久,始终看不到尽头。在陆地上,无论在多么辽阔广大的地方,他都没有产生过像在海上这样惊愕的感觉。
海水吞没了全部大地,从天涯到海角。
太阳升到东南方向时,他们到达了龙儿寨渔场。这是一个广阔富饶的渔场,水产丰富,无论是小海市、大海市,还是伏汛、秋汛和冬汛,四季都可进行生产。龙王岛人每年在这里捕捞的经济鱼类,有带鱼、黄花鱼、鲐鱼、鲅鱼、(鱼喜)鱼、鳕鱼,还有珍贵的对虾、海参、鲍鱼等等,不下三十多种,所以从惊蛰以后,来作业的渔船格外多。
……

渔岛怒潮 作者简介

姜树茂(1933-1993),山东莱西人。1949年参加工作,曾任山东省崂山县工作队队员、税收员、文书、调研员,《海鸥》杂志编委、主编,青岛市文化局党组副书记、文化局副局长,青岛市文联主席、党组书记等职。l954年开始发表作品。著有长篇小说《渔岛怒潮》《渔港之春》《长乐岛》,儿童故事集《园艺姑娘》,短篇小说集《捕鱼的人》《姜树茂中短篇小说选》等。
《渔岛怒潮》,1965年l2月人民文学出版社初版。

相关推荐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