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方的魅力》汇编了他的部分讲稿、论文及谈话实录。全书就经书医学的特色与学习研究方法、经方家的学术思想、学术观点及学术经验、中医学的特色与发展等问题,提出了自己的学术见解。全书文笔流畅,视角新颖,具有较高的理论水平和临床实用价值。作者是长期从事中医学教育及临床工作的我国知名学者,在经方医学、中医学术流派等方面颇多研究。
经方的魅力/1 什么是经方/1 《伤寒杂病论》是经方之祖/1 经方与时方有何差 异/2为什么要提倡经方/4 古方能治今病吗/6 经方有毒副反应 吗/7 如何判定经方的疗效/8 经方不流行的原因/9 学习经方的 三大关键/9 学经方还应注意的问题/13虽古犹新的经方——师生关于经方的讨论实录/16 经方与中医现代化/16 方证相应/zo 经方的加减/26 经方的重投 与轻取/27 经方与时方/29 经方的用量/31 经方的剂型/33 经 方疗效的评价/36 经方与中医理论/38 中医教育与经方/40 日本 汉方/44经方研究问答/50 研究的理想模式与突破口/50 研究成果预测/51 误区及原因/52 思想基础/53 欣赏的医家及期望的学生/54 困惑与困难/55论方证相应说/57 方证相应说的源流/57 方证相应说的基本内容/59 倡导方证相应 的意义/61经方的学习与应用/64 经方是中医的根本/64 方证是规范/65药证是基础/67 用经方要 辨“人”/68 重视加减法及煎服法/70医案及验方要研究/71 实 验结果不是临证指南/71 用经方,留住根/72谈经典与用经方/74 类方类药法/74 最简方/75 量效关系/75 加减方/76 经方剂 量/76煎服法/77 方证术语/78 症状量化与方证/79 方药关 系/80经方家医案/80 经方应用/81论《伤寒论》类方研究/84 类方研究的回顾/84 类方研究的理论依据/85 类方研究的意义/87关于药证的思考/90 关于药证/90 关于药证相应/93 关于张仲景药证/95 关于《张仲 景50味药证》的宗旨/98经方杂谈/100 桂枝汤/1OO 麻黄汤/100 小青龙汤/lOl 小柴胡汤/102 大柴胡 汤/107炙甘草汤/109五苓散/111 猪苓汤/113 苓桂术甘 汤/114半夏厚朴汤/115栀子厚朴汤/117 栀子柏皮汤/118 泻 心汤/118 麻黄附子细辛汤/120 芍药甘草汤/121 葛根芩连 汤/122防己黄芪汤/123 葛根汤/124 当归芍药散/125 泽泻 汤/125越婢汤/126 麦门冬汤/127枳术汤/128 白虎汤/130 黄连解毒汤/131 黄连阿胶汤/133 黄芩汤/134 甘草泻心汤/134 大青龙汤/135 麻杏石甘汤/136 小陷胸汤/137 小建中汤/138 大建中汤/139 四逆散/140 柴胡桂枝汤/141 柴胡桂枝干姜 汤/142柴胡加龙骨牡蛎汤/143 桂枝加龙骨牡蛎汤/144 桂枝茯 苓丸/145 桃核承气汤/146 大黄牡丹汤/147 理中汤/148 真武 汤/149 温经汤/150 半夏泻心汤/150 当归四逆汤/151经方家的魅力/183 人格/153 医德/154 著述/155 医案/156 用药/156传承经方的名医群——中国著名经方家简介/158 喻嘉言/158 舒驰远/158 柯韵伯/159 徐灵胎/159 尤在泾/160 陈修园/160 郑钦安/162 余听鸿/162 汪莲石/163 莫枚士/164 曹颖甫/164 范文虎/165 包识生/165 祝味菊/167 徐小圃/167 陆渊雷/167 陈鼎三/168 吴佩衡/169 叶橘泉/169 陈慎吾/170 胡希恕/170 岳美中/170 赵锡武/171 陈达夫/171 范中林/171徐灵胎与吉益东洞——其学术思想的异同点及其原因探讨/173 《伤寒论类方》与《类聚方》/173 《神农本草经百种录》与《药 徵》/176 《医学源流论》与《医断》——关于对医学的总体认 识/180两人异同点的原因分析/185曹颖甫推崇经方的启示/192 他为什么推崇经方/192 推广应用经方的现实意义/195章次公医学思想的现实意义/197 实事求是的治学态度,是中医学研究的灵魂/197 融会新知的创新精 神,是中医学不断发展的动力和源泉/198 严谨求实的科学思维,是 中医现代化的关键/200中医学的魅力/202 “一个萝卜一个坑”——从药证相应谈中医学的严密性/202 1+ 1=?——从药物配伍谈中医学的技术性/204 “人的病”与“病的 人”——从张仲景的辨体用药谈中医学整体性/205 “大黄还是那个 大黄”——从中药谈中医学的自然性/206 孟河名医冠吴中——从师 承授受谈中医学的经验性/207 “随俗为变”——从扁鹊行医谈中医 学的社会性及文化性/208从远古走来的中医学/209 中医学是汉民族的传统医学/209 中医学具有悠久的历史/209 中 医学是中华民族经亲身尝试的经验积累而形成的医学/209 中医学具 有自然的气息/210 中医是以人为本的医学/211 中医是一门临床 技艺/212 中医学是经济安全有效的医学/212 中医学是随俗为变 的医学/213谈中医学的继承与超越/214 继承的内涵/214 继承的态度/215 当代的继承与超越/219百年来中医学发展理论述评/222 中西医汇通论/222 中医科学化论/223 中医改进论/224 中西医 结合论/224 特色论/226 多学科研究论/227 继承创新论/228 结语/229关于中医教育若干问题的思考/231 中医教师临床素质的培养/231 中医基础学科的发展/232 西医基 础课程教学/233 提倡学术个性/234 流派/235 医案教学/236 临床教育/237 人文素质教育/238当前中医研究思路的几个转变/239 从研究“人的病”向研究“病的人”转变/239 从研究“理法证”向 研究“方药证”转变/240 从研究“实质”向研究“实效”转变/241 从“中西医结合”向“中西并重”转变/242谈谈名中医现象/244 名中医的职业特征/244 古代名中医的成长历程/245 名中医与中 医学的发展/245 我国当代名中医的群体临床特征/247 社会的呼 唤与中医界的反省/248中医与烹饪/250 医食同源/250 医食同理/251 医食同技/253我所期待的中医——与《扬子晚报》记者谈中医/255 中医现代化要给百姓以实惠/255 中西医要互补 中医药要规范/260 名中医为何越来越少/264 经典古方为何难普及/269 中医理论有 用吗/270 从医生的角度看病人/273后记/277
《生态战略:企业成功转型的力量》内容简介:本书提出企业核心竞争力是打造生态基石的重要论断,更加突出了打造生态基石在生态战略
以一部《从头到脚说健康》声名远播的曲黎敏,再次推出《从头到脚说健康2》。曲黎敏对健康养生独到、精准的理念,源自于将传统大典
《精油全书》是写给精油的爱好者或研习芳香治疗的专业人士看的,内容不仅包含了芳香药草的历史典故、主治症状、精油的阴阳性,更
《思考力:人生思维课》内容简介:独特的思考能力,决定了你的人生高度。时下信息如洪流般冲入大众视野,如果没有逻辑地思考问题,
《云雀叫了一整天》内容简介:“从前的日色变得慢,车、马、邮件都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木心诗集《云雀叫了一整天》,依据木
(图说生活畅销升级版)汤饮粥膳养生食谱 本书特色 求医不如求食,家常食物是*好的营养保健医药,而汤、粥的做法简单便捷,几种食材、几碗水,控制好火候自行熬煮,即可...
食用菌治百病-第3版 本书特色 陈国良、陈惠编著的《食用菌治百病(第3版)》介绍了17种食用菌在保健、防病、治病等方的一些知识,旨在让广大读者熟悉、了解、掌握食...
《大脑养生书:让大脑更健康的100个习惯》内容简介:如何提高智力,获得并保持快乐的心态,如何防止或逆转因年龄增长或神经系统疾
《成都旧事》内容简介:《成都旧事》属于与《四川旧事》为姐妹篇,也可以说是《四川旧事》的一个续篇。全书用生动的故事讲述了成都
《一万种美白方法》内容简介:《一万种美白方法:适合不同肤质、不同习惯、不同环境的科学美容美白大全》编辑推荐:本书由皮肤博士
《深度营养》内容简介:你是不是被过敏、糖尿病、偏头痛、脂肪肝等慢性疾病困扰,生活质量急剧下降?你有没有发现,现在的儿童经常
营养配餐·江苏篇-中国名菜 本书特色 本书包括江苏名菜谱和三菜优化配餐实例两部分。北京名菜谱介绍了189种名菜的特点、原料组成、营养评估、主要营养成分含量、制作...
《便活》内容简介:你知道吗?超过半数的人上完马桶后,都会不自觉地回头看一眼自己的排泄物。其实,这是一个好习惯。大便就像一面
《神奇的生姜红茶减肥》内容简介:快点加入生姜红茶瘦身计划吧!减肥的秘诀在于体质,只要养成易瘦体质,减肥就是很简单!中医认
《慈禧光绪医方选议》节选了清朝宫廷医案中具有代表性的慈禧、光绪两人的医方,诸如长寿、益补、调经、种子等方剂,概予精选收录
《德国作家让·保尔幽默诗学与幽默叙事研究》内容简介:德国著名叙事大师让·保尔(Jean Paul,1763—1825)被誉为德语文学最幽默的
《幽微的人性》内容简介:本书取材自李玫瑾在电视谈话节目中的访谈内容。她在书中以通俗的语言介绍了犯罪心理画像理论,并通过近年
日本国宝级料理人“高汤之神”辰巳芳子晚年集大成之作长销二十余年 教科级别日本料理之书中文版首次出版110 余道日式家庭料理诠释滋养生命的“四季之味”………………...
《热敏灸实用读本》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图文并茂的方式进行编写,突出实用,着眼普及,不但适用于进农村,进社区,进家庭,让老百
《自我觉察》内容简介:作为领导者的你,指明方向了吗?影响众人了吗?以身作则了吗?以上三点,你给自己打多少分? 本书探讨的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