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方的魅力》汇编了他的部分讲稿、论文及谈话实录。全书就经书医学的特色与学习研究方法、经方家的学术思想、学术观点及学术经验、中医学的特色与发展等问题,提出了自己的学术见解。全书文笔流畅,视角新颖,具有较高的理论水平和临床实用价值。作者是长期从事中医学教育及临床工作的我国知名学者,在经方医学、中医学术流派等方面颇多研究。
经方的魅力/1 什么是经方/1 《伤寒杂病论》是经方之祖/1 经方与时方有何差 异/2为什么要提倡经方/4 古方能治今病吗/6 经方有毒副反应 吗/7 如何判定经方的疗效/8 经方不流行的原因/9 学习经方的 三大关键/9 学经方还应注意的问题/13虽古犹新的经方——师生关于经方的讨论实录/16 经方与中医现代化/16 方证相应/zo 经方的加减/26 经方的重投 与轻取/27 经方与时方/29 经方的用量/31 经方的剂型/33 经 方疗效的评价/36 经方与中医理论/38 中医教育与经方/40 日本 汉方/44经方研究问答/50 研究的理想模式与突破口/50 研究成果预测/51 误区及原因/52 思想基础/53 欣赏的医家及期望的学生/54 困惑与困难/55论方证相应说/57 方证相应说的源流/57 方证相应说的基本内容/59 倡导方证相应 的意义/61经方的学习与应用/64 经方是中医的根本/64 方证是规范/65药证是基础/67 用经方要 辨“人”/68 重视加减法及煎服法/70医案及验方要研究/71 实 验结果不是临证指南/71 用经方,留住根/72谈经典与用经方/74 类方类药法/74 最简方/75 量效关系/75 加减方/76 经方剂 量/76煎服法/77 方证术语/78 症状量化与方证/79 方药关 系/80经方家医案/80 经方应用/81论《伤寒论》类方研究/84 类方研究的回顾/84 类方研究的理论依据/85 类方研究的意义/87关于药证的思考/90 关于药证/90 关于药证相应/93 关于张仲景药证/95 关于《张仲 景50味药证》的宗旨/98经方杂谈/100 桂枝汤/1OO 麻黄汤/100 小青龙汤/lOl 小柴胡汤/102 大柴胡 汤/107炙甘草汤/109五苓散/111 猪苓汤/113 苓桂术甘 汤/114半夏厚朴汤/115栀子厚朴汤/117 栀子柏皮汤/118 泻 心汤/118 麻黄附子细辛汤/120 芍药甘草汤/121 葛根芩连 汤/122防己黄芪汤/123 葛根汤/124 当归芍药散/125 泽泻 汤/125越婢汤/126 麦门冬汤/127枳术汤/128 白虎汤/130 黄连解毒汤/131 黄连阿胶汤/133 黄芩汤/134 甘草泻心汤/134 大青龙汤/135 麻杏石甘汤/136 小陷胸汤/137 小建中汤/138 大建中汤/139 四逆散/140 柴胡桂枝汤/141 柴胡桂枝干姜 汤/142柴胡加龙骨牡蛎汤/143 桂枝加龙骨牡蛎汤/144 桂枝茯 苓丸/145 桃核承气汤/146 大黄牡丹汤/147 理中汤/148 真武 汤/149 温经汤/150 半夏泻心汤/150 当归四逆汤/151经方家的魅力/183 人格/153 医德/154 著述/155 医案/156 用药/156传承经方的名医群——中国著名经方家简介/158 喻嘉言/158 舒驰远/158 柯韵伯/159 徐灵胎/159 尤在泾/160 陈修园/160 郑钦安/162 余听鸿/162 汪莲石/163 莫枚士/164 曹颖甫/164 范文虎/165 包识生/165 祝味菊/167 徐小圃/167 陆渊雷/167 陈鼎三/168 吴佩衡/169 叶橘泉/169 陈慎吾/170 胡希恕/170 岳美中/170 赵锡武/171 陈达夫/171 范中林/171徐灵胎与吉益东洞——其学术思想的异同点及其原因探讨/173 《伤寒论类方》与《类聚方》/173 《神农本草经百种录》与《药 徵》/176 《医学源流论》与《医断》——关于对医学的总体认 识/180两人异同点的原因分析/185曹颖甫推崇经方的启示/192 他为什么推崇经方/192 推广应用经方的现实意义/195章次公医学思想的现实意义/197 实事求是的治学态度,是中医学研究的灵魂/197 融会新知的创新精 神,是中医学不断发展的动力和源泉/198 严谨求实的科学思维,是 中医现代化的关键/200中医学的魅力/202 “一个萝卜一个坑”——从药证相应谈中医学的严密性/202 1+ 1=?——从药物配伍谈中医学的技术性/204 “人的病”与“病的 人”——从张仲景的辨体用药谈中医学整体性/205 “大黄还是那个 大黄”——从中药谈中医学的自然性/206 孟河名医冠吴中——从师 承授受谈中医学的经验性/207 “随俗为变”——从扁鹊行医谈中医 学的社会性及文化性/208从远古走来的中医学/209 中医学是汉民族的传统医学/209 中医学具有悠久的历史/209 中 医学是中华民族经亲身尝试的经验积累而形成的医学/209 中医学具 有自然的气息/210 中医是以人为本的医学/211 中医是一门临床 技艺/212 中医学是经济安全有效的医学/212 中医学是随俗为变 的医学/213谈中医学的继承与超越/214 继承的内涵/214 继承的态度/215 当代的继承与超越/219百年来中医学发展理论述评/222 中西医汇通论/222 中医科学化论/223 中医改进论/224 中西医 结合论/224 特色论/226 多学科研究论/227 继承创新论/228 结语/229关于中医教育若干问题的思考/231 中医教师临床素质的培养/231 中医基础学科的发展/232 西医基 础课程教学/233 提倡学术个性/234 流派/235 医案教学/236 临床教育/237 人文素质教育/238当前中医研究思路的几个转变/239 从研究“人的病”向研究“病的人”转变/239 从研究“理法证”向 研究“方药证”转变/240 从研究“实质”向研究“实效”转变/241 从“中西医结合”向“中西并重”转变/242谈谈名中医现象/244 名中医的职业特征/244 古代名中医的成长历程/245 名中医与中 医学的发展/245 我国当代名中医的群体临床特征/247 社会的呼 唤与中医界的反省/248中医与烹饪/250 医食同源/250 医食同理/251 医食同技/253我所期待的中医——与《扬子晚报》记者谈中医/255 中医现代化要给百姓以实惠/255 中西医要互补 中医药要规范/260 名中医为何越来越少/264 经典古方为何难普及/269 中医理论有 用吗/270 从医生的角度看病人/273后记/277
《发现你的职业性格地图》内容简介:本书从职业规划、职业角色定位、职场人际关系处理等多角度进行了阐述,激励广大青年学生在迈向
《长寿的习惯》内容简介:希腊的伊卡利亚岛,意大利的撒丁岛,日本的冲绳岛,哥斯达黎加的尼科亚半岛,美国的加利福尼亚州一直被认
《丹道薪传》,本书内容包括:略论与天争衡的丹道,中国丹道传统高级养生功法的人体工程研究,纵谈丹道柔气功等。作者简介 张义
傅杰英:广州中医药大学教授,针炙专业临床、针炙美容方面硕士研究生导师,广州中医药大学针炙推拿学院中医美容教研室主任,广东省中医药学会中医美容专业委员会主任,《中...
《郭林新气功:治疗功法挖掘功法中高级功法》分上、中、下三篇。分别介绍了治疗功法、挖掘功法、中高级功法。上篇主要内容包括功理
《一本书,解决女人健康问题》讲述很多妇科病,都是由于三十多岁时种下的病根,所以养生要趁早,治病不如防病。九代中医世家养生大
《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检察权保障机制研究》内容简介:本书是一部专门对我国法院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检察院依法独立行使检察权的保
《从实践中学习Windows渗透测试》内容简介:Windows是常用的计算机操作系统之一,是人们在生活、办公、学习中首选的计算机操作系统
◎真心推薦職業婦女/小S生機飲食達人/李秋涼老師佛教慈濟基金會醫療志業執行長/林俊龍中華民國能量醫學學會創會會長/鍾傑博士
用一种或多种花草,泡一杯色、香、味俱全的纯天然茶饮,不但能享受美味,还能保持美丽与健康。本书向您介绍:花草茶的选择、保存
她被媒体称为“花婆婆”、“花仙子”。年近70岁,却容颜未老,步伐矫健。以50年的临床经验传授私房美容之道,回馈亿万观众热点追
《无病到天年:国医大师邓铁涛的百岁养生经》以国医大师邓铁涛教授的养生保健、防病治病的经验为主要内容,全书分为三大部分:《上
《食物是最好的医药》(3补脑直通车):你是否正感觉自己:记忆力衰退、学习能力降低、失眠或一觉醒来仍然疲惫不堪、焦虑、抑郁、更
《小学生满分作文》内容简介:“名师教你写作文·思维导图系列”丛书是一套集思维导图、形象记忆图、趣味漫画为一体的新概念作文辅
应考学生营养菜谱 内容简介 应考学生一般指年龄为13-20岁左右的青少年。这个年龄阶段正值青春期发育阶段,处于人一生生长发育的第二个高峰期,也是*后一个生长期;...
《觅渡觅渡》内容简介:本书收录了著名作家梁衡文学创作以来各个方面具有代表性的五十年来关于阅读与写作的70篇文章。较为全面的阐
《狮子》内容简介:在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里,人们经常见到那些蹲守在宫殿、寺庙、宅第大门两侧的石头狮子。它们有的威严耸立,有的
全周漓:生食料理研究家全周漓曾经服用皮肤过敏药长达10年之久,药物产生了身体无力等副作用,导致她不得不服用更多种药品去治疗
《育“心”:中医心理八法》内容简介:在中国传统医学中蕴含着丰富且系统的调心、养心、疗心的思想、理论和技术。本书编者汇集了多
《五代中医救命养生帖》内容简介:咳嗽咳不停,该怎么办?吃新鲜白萝卜就可以止咳!喉咙失声,讲不出话来怎么办?来一杯蛋清热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