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绘画理论

中国绘画理论

作者:傅抱石

出版社:江苏教育出版社

出版年:2005-10-01

评分:5分

ISBN:7534365511

所属分类:绘画摄影

书刊介绍

中国绘画理论 内容简介

中国绘画、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中国绘画理论就是中国绘画精神理想、观念内涵与形式技法等特质的归纳、探究和阐发。本书是我国近代山水画大师、美术史论家傅抱石先生所著的关于中国绘画的一部理论著作。作者师法日本画论和中国古代绘画理论,辑录了历代先贤名家关于中国绘画的精辟论述。全书共三部十六论,包括中国绘画的基础、设计、制作以及运作法则等。本书在中国画界、美术界均曾产生深刻的影响,是一部美术史上的代表性著作。

中国绘画理论 本书特色

本书是“国学书库·书画论丛”系列图书之一,是我国近代山水画大师、美术史论家傅抱石先生的力作。全书采集了历代先贤名家关于中国绘画精辟论述的精华,间以作者师金原省吾关于中国绘画的相关论述。全书共三部十六论,包括中国绘画的基础、设计、制作以及运作法则等。本书对历代绘画理论进行了深刻的总结和分析,是中国美术史上一部代表性著作。

中国绘画理论 目录

叙例
泛论之部
** 一般论
第二 修养论
第三 造意论
第四 神韵论
第五节 俗病论
总论之部
第六 造景论
第七 布置论
第八 笔墨论
第九 设色论
第十 临摹论
第十一 款题论
分论之部
第十二 林木论
第十三 山石论
第十四 皴擦论
第十五 点法论
第十六 装饰论

中国绘画理论 作者简介

傅抱石(1904~1965), 中国现代中国画家、美术史论家。原名长生、瑞麟。1904年10月5日生于江西省南昌市,1965年9月29日卒于江苏省南京市。少时家贫,11岁时在瓷器店学徒,开始自学篆刻、书画。后由街邻资助考入省立第一师范附小。1925年著《国画源流概述》。1926年毕业于一师艺术科,留校任教。1929年著《中国绘画变迁史纲》。1933年得徐悲鸿之助赴日本留学,入东京美术学校研究部,攻读东方美术史及工艺、雕刻。1934年在东京举办个人画展,颇得好评。翌年 7月回国,任教于南京中央大学艺术系。抗日战争时期,在郭沫若主持的政治部三厅任秘书。后定居于四川重庆,继续在中央大学执教。1942年 9月在重庆举办壬午个人画展。1946年返迁南京。1952年任南京师范学院美术系教授。1957年任江苏省国画院院长。历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美协江苏分会主席、江苏书法印章研究会副会长、西泠印社副社长、全国政协委员、第3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等职。 傅抱石的艺术道路大体可分 3个阶段:①30岁以前广泛师法古人,学习传统,尤其推崇石涛,乃至改名为抱石。在日本期间又研究了横山大观、竹内栖凤、小杉放庵等人的绘画,使他在民族传统基础上融合了中外绘画方法。②居四川 8年,其创作发生飞跃。蜀中山川气势磅礴,变化奇谲,云烟迷朦,孕育了他的艺术变革。他作画多用皮纸,劲毫破笔散锋,别具一格,尤善画雨景。此时代表作有《万竿烟雨》、《潇潇暮雨》、《大涤草堂》以及忧国忧民的人物故事画《九歌》、《琵琶行》、《丽人行》等。③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其间 3次远行,推动了创作的三变。1957年率中国美术家代表团访问罗马尼亚、捷克斯洛伐克时,用中国画形式画欧洲风光,此前尚属罕见。1959年与关山月合作,为人民大会堂绘制了巨幅山水画《江山如此多娇》,表现了祖国河山的雄奇壮美,毛泽东亲为题句。翌年秋率江苏中国画工作团赴陕西、四川、湖南、广东等省做长达25000里的旅行写生,激情迸发,思想变化,笔墨随之变化,创作了《待细把江山图画》、《枣园春色》、《西陵峡》、《红岩村》、《黄河清》、《陕北风光》等作品。1961年夏又远游东北3省,北国风情使他纵情挥毫,画风更为豪放。其代表作有《天池飞瀑》、《林海雪原》、《镜泊飞泉》、《啊,长白山》等。 傅抱石的绘画艺术开启了现代金陵山水画派的一代新风,具有强烈的民族特点和时代感,个性突出,气魄雄健,淋漓酣畅,豪放洒脱。 傅抱石一生作画著述甚富,先后出版的画册有:访问罗马尼亚和捷克斯洛伐克写生画选、《韶山》画集、《东北写生集》、自选《傅抱石画集》和新编《傅抱石画集》、《傅抱石速写集》。其著述主要为《中国古代山水画史的研究》、《中国绘画理论》、《人物山水技法》、《中国的人物画和山水画》、《中国美术年表》、《晋顾恺之〈画云台山记〉之研究》、《郑板桥试论》、《石涛上人年谱》、《中国篆刻史述略》、《中国之工艺》、《摹印学》。 傅抱石还善书法、篆刻。其篆书基于汉印,化入秦篆、两周金文,典雅端穆。楷书、行书具晋唐风韵,谨严遒劲,方直险峻。治印初学赵之谦,后融各家之长,自成一格,雅正刚劲,奇崛多姿。

相关推荐

微信二维码